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由 文珍說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10-24
簡介而他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協助曹丕得到世子地位,所以,司馬懿在魏國曹丕時期迎來了第一次發揮才華的機遇,他提出的五路討伐西蜀的戰略構想得到實施,雖然沒有動搖西蜀的實力,可是,由於川南的孟獲反叛,牽制了西蜀的力量,就此也延緩了諸葛亮北伐的時間

韜光隱跡什麼意思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作為真正的天下英雄,都坐穩了三分之一的江山,他們在用人的眼光上絕對是當世一流,為君者,在於用人,他們都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而曹操更是早有名言:“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可就這兩個大英雄大豪傑,在臨死之前,也心照不宣的提到一個人,如果他們的後世提防,或許歷史的走向就會改變。而提到的這兩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首先是曹操,對於他後世十分的熟悉“亂世之梟雄”先說曹操的遺言,曹操在臨死前就看出了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他曾對曹丕說,司馬懿此人能用則用之,不能用則殺之,但是當時的曹丕與司馬懿正是親密,無論如何,當時的曹都不會殺了司馬懿,而這也為曹魏留下了一個隱患,而曹操讓曹丕提防司馬懿是有原因的。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在史料上也有這樣的記載,司馬懿是狼顧之相,意思是有反心的面相,這就使他在成為魏軍都督之前的生活裡,處於一種被防範的物件,同時,也是被疏遠的謀士,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出師北伐,那麼,他必將在寂寞中坐一輩子冷板凳,正是因為西蜀的不斷進攻,同時,打敗了現有的曹魏體系的軍事將領,這才給了這位軍事家發揮才能的平臺和機遇。

司馬懿十分隱忍,並且司馬懿不遜諸葛亮,在曹操時代馬懿是韜光隱跡,其表現並不突出,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曹操欲率兵伐之,司馬懿建議聯吳擊蜀,使吳奪荊襄並擒殺關羽,造成吳蜀之間矛盾,司馬懿獲得曹操信任。而之後馬上避其鋒芒,“裝病”這樣雖然是被防範的物件,卻總能不被認為是一種威脅。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而他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協助曹丕得到世子地位,所以,司馬懿在魏國曹丕時期迎來了第一次發揮才華的機遇,他提出的五路討伐西蜀的戰略構想得到實施,雖然沒有動搖西蜀的實力,可是,由於川南的孟獲反叛,牽制了西蜀的力量,就此也延緩了諸葛亮北伐的時間。這是的司馬懿已經逐漸走上了政治的中心,,輕易一般人無法將其扳倒,加上朝中無人能抵抗諸葛亮,司馬懿的地位愈加穩固。

到了魏明帝曹睿時期,司馬懿的機遇期結束,再次被邊緣化,回家養病,期待一個再次出山的機遇。諸葛亮的北伐的直接結果就是削弱了曹氏家族門閥的軍事實力,在這種威脅日益加強的情況下,司馬懿真正展示才華的機遇姍姍來到。上庸戰役和街亭戰役,這裡充分刻畫出司馬懿嚴謹的性格特徵,展示出了一定的軍事素養,也暗示諸葛亮將遇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正是因為諸葛亮的不斷北伐,而且多次打敗曹真和司馬懿,使得魏明帝曹睿不得不依賴司馬氏門閥的軍事力量來阻擋西蜀的進攻,從而取得曹氏門閥勢力,逐步奠定了西晉創立的早期基礎。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司馬懿一身處事很低調,幾乎所以的魏國將領都能與之處事,在戰役中也不張揚,沒有聽過司馬懿嘲笑對手,而是,一貫沉靜不語,不願誇誇其談。司馬懿一生權勢起伏不定,履敗履戰,能忍人所不能忍,另外他的命也夠長,歷經四位主上,最終大權在握。而曹魏最終被巔峰,皆是因為曹丕沒有聽從曹操的臨終遺言,最終被司馬懿奪了曹魏的江山。

劉備和曹操開始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不冷不淡,像朋友又不像朋友。後來兩個人就是敵人,再到最後就是死敵了。但是在臨終之前他與曹操一樣做了相同的事情,劉備早就看出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是諸葛亮卻認為劉備的看法並不正確,後來將馬謖升任為參軍,常常召見一起談論,從白天一直說到深夜。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馬謖這人從小就刻苦研究兵法,對兵法的理解十分透徹。馬謖所熟悉的正是諸葛亮的弱勢,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諸葛亮對馬謖青睞有加,而馬謖確實也有一點能力,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馬謖送行數十里。諸葛亮說:“雖然我們一起謀劃此事多年,今天請你再一次提出好計劃。”馬謖說:“如果將他們全部殺光以除後患,既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用兵作戰的原則,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歸服。”諸葛亮便採納了馬謖的建議。果然在南方不敢再次反叛。也正是因為這次的成功,讓諸葛亮更加的信任馬謖,也為失街亭埋下了伏筆。

街亭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一個必爭之地,誰搶到誰受益,諸葛亮的前鋒馬謖搶先到達了街亭。因為這個地方易守難攻,理論上就是:先到者先得,後到者不得。街亭之戰前夕,曹睿坐鎮長安,司馬懿親自帶兵,而這邊馬謖急於立功,便立下軍令狀,諸葛亮同意馬謖前往,馬謖39歲第一次榮膺方面大任,獨當一面,便遇上了最強勁的對手,號稱曹魏“五虎大將”之一的張遼。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最糟糕的是馬謖讀過《孫子兵法》,豈止是讀過,而且是讀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所以,當面臨與勁敵一決生死的緊要關頭,他便免不了心動手癢,躍躍欲試,總想盡平生之所學與對手周旋一番。但是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兵法運用自然也應當是不拘一格,他的招術其實也挺簡單,就是把主力部隊統統集中起來,開進到街亭一側的山頭上安營紮寨,以逸待勞。

但是張遼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張遼揮舞帥旗,一聲令下,三下五除二,便把馬謖屯兵的土山圍成鐵桶一般,水洩不通,再把水源切斷,這一下,馬謖便什麼招都玩完了,不但沒有出現他所預期的“憑高視下,勢如劈竹”的場面,反而是自己一方陣腳大亂,潰不成軍。就這樣讓張遼輕鬆佔領了戰略要地街亭。諸葛亮“進無所據”,無可奈何,只好“退軍還漢中”,他慘淡經營許多年才好不容易搞起來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虎頭蛇尾、無疾而終了。而這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劉備和曹操臨終都提到一人,一個奪了魏國江山,一個讓蜀國滅亡!

綜觀街亭之戰,馬謖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他有好的選擇卻不用,這就叫“讓賽”,凡讓賽,必吃虧。單單隻看街亭這個小範圍內的爭奪,完全是馬謖自以為是造成的,馬謖該負全責。若是諸葛亮肯聽劉備的話,也不會這樣吧?甚至有可能早早統一北方,歷史或將因此改寫。蜀漢也不會那麼快滅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