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史紅霞:走進法門寺

由 渭南文藝 發表于 人文2022-10-24
簡介”法門寺的塔倒是這世界上最壯觀,最攝人魂魄的一次坍塌,不僅引來了關愛和修葺之資,而且重修使寂寞沉睡塵封了千年的塔基地宮的珍寶重見天日

殘垣危立什麼意思

史紅霞:走進法門寺

走進法門寺

文/史紅霞

在凝聚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文化的陝西寶雞周原黃天厚土上,矗立著一座蜚聲中外的古剎法門寺。五月初夏,我再次走進法門寺。

仰望巍巍寺塔,蕩蕩寺院,煌煌藏寶閣,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盛況空前。法門寺之所以享譽中外,家喻戶曉,不僅是寺塔本身的歷史悠久,也因為發現了數千件國寶和佛指舍利的橫空出世。法門寺因為有塔,又因塔的坍塌,而裸露了無數奇珍異寶而名聲大噪。

遙想法門寺的殘垣危塔歲月,眾媒體求救聲一片,我才方識此塔之淵源。為搖搖欲墜的斜塔,人們一直呼喊了多少年?記不清了。有一件事卻至今記憶猶新,那是被報刊一幅塌了半個塔身的照片感召,使我怕塔倒,再也看不到其身影了,所以不顧路途奔波之苦而來到寺塔。面對改作小學校的破舊寺院,面對在學子喧鬧聲中,堅持誦經的幾位愁鎖心頭的僧人,使我痛楚之情難以言表。修行和尚的生活很清苦,面帶菜色,高挑的眉骨下,凹陷的眼神流露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奈。與一老僧人話別,他深情地說:“難得施主關心,佛講因果,有就是無,無便是有。如今此塔倒得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史紅霞:走進法門寺

法門寺的塔倒是這世界上最壯觀,最攝人魂魄的一次坍塌,不僅引來了關愛和修葺之資,而且重修使寂寞沉睡塵封了千年的塔基地宮的珍寶重見天日。塔基地宮所藏,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秘藏之豐,蘊涵之廣,令人驚歎。在一件件羅列的國寶面前,一切的溢美之詞都失去了光澤。

法門寺塔之倒塌,適逢國運昌盛,不僅袒裸之佛指舍利能得到恰當的呵護,禮佛自在,信徒無慮,高山仰止。而且供奉的大唐曠世稀珍得以展示,物華天寶,照顧有加,光宗耀祖,億眾同輝。凡此種種,為錦繡中華濃墨重彩、力透紙背地塗抹瞭如椽的一筆。

法門寺名聲遠播了,於是撥款捐款多了,廣種福田的多了,皈依佛門的弟子多了,中外觀瞻的遊客多了。……法門寺漸入佳境,好風光無限。

塔倒的好。不然哪會有佛指舍利和唐皇供奉的重大發現呢?哪會有像我一樣遊了多少次,至今仍心往神馳的人呢?哪會有不遠千萬裡跋涉而來一睹佛寶的人來呢?

人無長生不老之軀,物無永恆不變之理。世事無常,風雲多變,飽蘸千年滄桑的法門寺是因禍得福的。法門寺塔自建立之日起,便是走向毀滅之始,幾歷幾朝幾代幾輪迴,幾落幾起幾修葺?法門寺胸襟似海,浩瀚無疆,歷史的得失功過,榮衰成敗,凡是緣皆包容。“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南無阿彌陀佛,菩薩心腸,有容乃大,令人參悟醒悟覺悟。

靜心凝望,佛塔那巍峨重現的身影兒,榮辱不驚地屹立在藍天白雲之間。

作者簡介

】史紅霞,陝西人,文學碩士,陝西作協會員。作品,曾在《人民日報》《南方日報》《新民晚報》《陝西日報》《人民文學》《星星詩刊》等發表作品100多篇,現為《絲路情》雜誌主編。

*配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編輯刪除*

◆◆

主 辦:渭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 編:趙粉絨

本期編輯:李佳沂

聯絡電話:0913-2126170

地 址:渭南市朝陽路東段21號

投稿郵箱:huashanwenxue@aliyun。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