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探營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手造,與泉城一同奔流

由 大眾網 發表于 人文2022-10-22
簡介9月15日-1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在濟南召開,為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推介中國傳統工藝品牌,讓中國手造之美煥發新的時代光彩,特推出《玩轉文旅·手造》系列專題報道,以文化“兩創”為著力點,以文旅融合為原動力,

錚錚有聲的錚是什麼意思

編者按:

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之火燃燒至今。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裡,有著厚重人文底蘊的傳統工藝被代代相傳。這些工藝可謂門類繁多,並且個個光彩奪目,既是蘊涵人類文明之始的造物藝術,也是傳統民間手藝人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物質載體。9月15日-1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在濟南召開,為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推介中國傳統工藝品牌,讓中國手造之美煥發新的時代光彩,特推出《玩轉文旅·手造》系列專題報道,以文化“兩創”為著力點,以文旅融合為原動力,推動“手造技藝”全面起勢,展現中華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技術與新希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濟水之南、泰山之北,是為濟南;

活態傳承,精工巧思,是為手造……

當注重“材美”“工巧”“器雅”的中國傳統手工藝與歷史文化名城濟南相遇,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9月15日-1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在濟南開展,屆時,一場屬於濟南與手造的邂逅將在此上演,讓濟南這座有文化、有溫度的城市持續釋放獨特魅力。

手造之美,千年技藝的延續

夜闌人靜,燈自帷幕後亮起;鑼震鼓喧,影從十指間舞動。一揮手,上演千古奇事;一張口,就是千秋怪談。

隨著一聲鑼鼓聲響,濟南皮影女團的古戲臺瞬間熱鬧起來,一塊幕布逐漸亮了起來,劇目名《猴王借扇》緩緩上升,皮影戲正式開始。

幕布前,劇中人物依次出場,展示出百般變化;幕布後,皮影“女掌門”李娟手舞足蹈,調動各種道具。近20分鐘的表演,李娟非常投入,謝幕時,她已滿頭大汗。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牛皮製作,高度一尺有餘,色澤古拙,風格質樸粗獷。這些精心雕刻成的喜劇人物、動物和自然景物,根據劇情、人物唱腔、音樂節奏配上動作,在光影間跳動。這就是李娟手中的影人形象。

昏暗的燈光下,不到十平方米的工作室掛滿了木工老物件,濟南“橋氏木作”的第五代傳承人喬一兵坐在桌前,用那雙佈滿傷痕的手反覆打磨著手裡的木料。不一會兒,用一整塊木頭,透過鑿、鋸、錘等工具設計製作成的魯班枕最終成型。

據喬一兵介紹,魯班枕最初在他們家被稱作“一塊料”傢俱,因為它是由一整塊木板製作而成,後來他透過查詢資料瞭解到,“一塊料”傢俱恰好與魯班枕結構相符合,是中國傳統技藝之中的一種比較特殊的表現。

“小小的木器,達到了木工技藝的最高境界。”喬一兵說,“整個製作過程中,結構是靈魂。一旦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塊木料就廢了。即使像我現在做得非常熟練了,光做結構也需要9個小時,製作完成一個滿意的魯班枕需要3天。但是當你學會做魯班枕了,其他啥木工活兒也都會做了。”

近年來,濟南大力推廣特色“手造”,從以“黑、亮、薄”而著稱的龍山黑陶,到歷經千錘百煉的章丘鐵鍋;從如夢似幻的真絲扎染技藝,到山東快書、單絃、古彩戲法等傳統曲藝……可以說,濟南一直在探索非遺和其他傳統手工藝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生存之道”,從而為“山東手造”不斷積蓄濟南力量。在即將開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頗具特色和形式多元的濟南手造品牌將集中亮相,讓濟南這座有文化、有溫度的城市持續釋放獨特魅力。

探營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手造,與泉城一同奔流

李娟供圖

各有門道,“創”出濟南文化新品牌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手造資源燦若星河。

在剛剛完成評審並進行公示的“山東手造·優選100”遴選活動中,濟南市8家單位進入入選名單,8家單位獲得提名,並在雕刻工藝類、燒製鍛造類、織造印染類等專案上表現突出,真正做到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事實上,有賴於諸多獨具創新與開拓性工作,手造在濟南找到了正確的開啟方式,不斷煥發時代活力、奏響創新樂章,成為助力文旅產業發展的有力引擎,也成為泉城濟南一張響噹噹的城市名片。

“歷經12道工序,18遍火候,36000錘鍛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鐵鍋。”隨著《舌尖3》的開播,章丘鐵鍋也從原本的默默無聞,搖身一變成為如今章丘一張響亮的名片,火遍了大江南北。

章丘鐵鍋的爆火併不是偶然的,其背後所隱藏的獨特技藝和無數鐵匠長久以來的堅持,才是它成功出圈的關鍵。

章丘鐵匠始於春秋,興於漢,鼎盛於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傳承人牛祺聖,也就是“魚鱗紋鍋”的創造者,從業至今已經有60餘年的時間,他曾提到:“在打的過程當中,你不能打歪了錘,再一個整個鍋形你得打圓了它,用手工打圓它,就是一錘壓半錘的把這個鐵板來打光滑、打平,叫它密度增高了以後,這鍋就算挺好了。”章丘鐵鍋製作工藝之繁瑣、流程之嚴謹、成品之精美,令人拍案叫絕。其“鍛打三萬六千錘,勺底鋥明顏色白”的美譽,可謂實至名歸。

同樣是出自於高溫的淬鍊,龍山黑陶所呈現出的又是另一番獨特風味。

“黑如漆,亮如鏡,薄如殼,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這是對龍山黑陶最恰當的描述。相比於普通陶瓷製品,黑陶以造型制勝,不施彩繪,經過1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才可燒製而成。龍山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的優秀品種,是誕生於距今4000多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龍山武源河和鉅野河流域特殊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決定了其獨特的品質。

記者瞭解到,龍山黑陶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劉德功透過深入挖掘龍山文化,創立了“龍山德功黑陶”這一品牌,他以龍山武源河紅膠泥為原料,將傳統的雕、鏤、塑、陰陽刻等藝術技法與石雕、木雕、剪紙等藝術之精華相結合,靈活運用到黑陶藝術創作之中,並首創“手工描金”“手工影雕刻陶”等工藝,令這項傳統黑陶技藝得到很好的發揚和傳承。

探營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手造,與泉城一同奔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拍攝

文旅融合,博覽會綻放泉城力量

博覽中華手造,共享文旅盛會。

9月15日-1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在濟南召開。屆時,穿越歷史煙塵、經過歲月洗禮的濟南傳統手工藝品將一一亮相,在一針一線、一瓦一瓷之間,傳遞出古典精緻的手工藝之美。

事實上,這已不是濟南手造首次在文旅博覽會中大放異彩。

2021年,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現場,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打造的濟南“手造集市”吸引著一波又一波遊客駐足。木雕、石雕、陶瓷、刺繡、首飾、玻璃、剪紙……“集市”中匯聚了雕塑、首飾、皮具、陶瓷、花藝創意產品、數字產品以及文創衍生品設計等眾多門類。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特色,施展專業技能,將藝術與產品相結合,用傳統元素點綴當下多元的時尚。

與上屆展會不同的是,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還在“山東手造”(濟南)展示體驗中心設立了主會場,充分利用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新發展手造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全面助推傳統產業升級。

據悉,在“山東手造”(濟南)展示體驗中心,博覽會將透過打造融合線上線下展銷平臺,集合全國手造引領品牌,集中展現高水平手造經典作品,精心孵化手造文化企業,健全手造產業鏈條等手段,全面建成集手造研發、孵化、推廣、銷售、研學、體驗為一體的山東手造產業新標杆和聚集地。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主會場一層將以手造全國精品展銷為主,集合沿黃手造、故宮文創、上海手造街、山東工藝美院等全國著名手造品牌;二層以山東16市展示營銷視窗為主,在80年代經典記憶的場景中,呈現16市手造精品;三層設定手造主題會展區、山東工藝美院研發中心、元宇宙數字展廳和大師工坊等重要板塊;四層打造山東手造研學基地、國內外手造學術交流基地,使儒學文化和手造傳承完美融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屆時,一場關於“手造”的盛宴將在泉城濟南與觀眾邂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