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資治通鑑》188:要注意別人有道理的“話”與可實操執行的差距

由 花言大帥 發表于 人文2022-10-22
簡介“梁冀雖然恃權專擅,虐流天下,但是以罪誅殺他的時候,不過就是主人扼殺一個家奴罷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皇帝殺梁冀只不過就像殺只雞一樣的簡單皇帝對這句話怎麼都接受不了,隨便換個人都接受不了想想看從被梁太后,梁冀推翻眾人迎立為皇帝,一直到現在,皇

面從腹非是什麼意思

《資治通鑑》188:要注意別人有道理的“話”與可實操執行的差距

學習內容:卷第五十四,漢紀四十六(公元157年—163年,共7年)

主要歷史事件:

蝗災頻發,百姓困頓

南匈奴叛變,進犯邊境

梁冀把持朝政,肆意誅殺政敵

桓帝不滿梁冀,借宦官勢力剷除,有功宦官受封為侯,世稱“五侯”

宦官勢力坐大,傾動朝野內外

皇甫規出任泰山太守,平寇降羌

馮緄率軍平寇,要求宦官監軍,桓帝不納

尚書朱穆數次彈劾宦官,桓帝不納

【原文華譯】

11皇帝誅殺梁冀之後,故舊恩私,多受封爵。追贈皇后父親鄧香為車騎將軍,封安陽侯;改封皇后的母親宣為昆陽君,皇后哥哥的兒子鄧康、鄧秉皆為列侯,宗族皆為列校、郎將,賞賜以鉅萬計。中常侍侯覽呈現綢緞五千匹,皇帝賜爵為關內侯,又說他曾經參與謀劃誅殺梁冀,晉封為高鄉侯。又封小黃門劉普、趙忠等八人為鄉侯,從此權勢就集中在宦官手裡了。五侯貪縱,傾動內外。

當時災異數見,白馬縣縣令、甘陵人李雲露布上書,奏書不封口,並以副本抄送三公,說:“梁冀雖然恃權專擅,虐流天下,但是以罪誅殺他的時候,不過就是主人扼殺一個家奴罷了。而竟然因此封參與的謀臣萬戶以上,高祖如果知道了,能贊同嗎?西北列將知道了,豈不離心解體?孔子說:‘帝者,諦也。’(《康熙字典》:‘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於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於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帝就是諦,能詳細審察的意思),如今官位錯亂,小人讒進,財貨公行,政化日損,詔策為小人拜用,不經過陛下省察,那是帝欲不諦了嗎?”

皇帝得書震怒,下令有司逮捕李雲,又下詔讓尚書都護持劍戟將李雲押送到黃門北寺獄,派中常侍管霸與御史、廷尉拷問他。當時弘農五官掾杜眾,同情悲傷,認為李雲因為忠諫而獲罪,上書說:“願與李雲同日而死。”皇帝更加憤怒,將杜眾一起下到廷尉監獄。

大鴻臚陳蕃上書說:“李雲所言,雖然不識禁忌,幹上逆旨,但他的意圖終歸是忠於國家而已。當年周昌將高祖比作桀紂之君,高祖也忍了。成帝要斬朱雲,朱雲抱著欄杆賴著不走,把欄杆都拉斷了,成帝還是赦免了他。今天如果殺了李雲,臣恐怕這一行為要與商紂王對比於施行的剖心酷刑作比了。”

太常楊秉、洛陽市長沐茂、郎中上官資也一併上書為李雲求情。皇帝非常憤怒,有司奏以為大不敬,下詔切責陳蕃、楊秉等,罷官歸田。沐茂、上官資貶官二級。

當時皇帝在濯龍池,管霸上奏李雲等人的事,跪下說:“李雲草澤愚儒,杜眾郡中小吏,出於狂傻魯莽,不足以加罪。”皇帝對管霸說:“‘帝欲不諦’,這是什麼話?常侍你還準備原諒他們嗎?”轉頭告訴小黃門宦官,批准死刑判決。李雲、杜眾都死在獄中。

於是皇帝身邊的嬖寵之臣,更加驕橫。黃瓊自度力不能制,於是稱病不起,上疏說:

“陛下即位以來,沒有什麼勝過前朝的政事,梁氏家族一度秉持政權,然後又是宦官充滿朝廷高位。李固、杜喬因為忠言被殺,李雲、杜眾又以直道受誅,海內傷懼,怨恨鬱結,朝野之人,都以忠於國家為必須避免的危險之事。

尚書周永,一向侍奉梁冀,狐假虎威,一朝看見梁氏將衰,馬上搖身一變,詆譭梁氏來效忠,奸計得逞,竟然也得以封侯。又,黃門宦官,挾持邪心,群輩相黨,在梁冀興盛之時,和他腹背相親,共構奸軌。等到梁冀被誅,又翻臉不認人,指控梁冀來要爵賞。皇上不能分辨清濁,審別真偽,讓他們與忠臣一起獲得顯耀的封賞,粉墨雜糅,金玉混同於砂礫,珪壁塗上了汙泥,四方聞之,無不憤慨嘆息。臣世荷國恩,身輕位重,敢以生命垂絕之日,陳說不再避諱之言。”

奏書遞上去,皇帝不理睬。

12冬,十月初五,皇帝行幸長安。

13中常侍單超疾病。十月壬寅日(十月疑無此日),任命單超為車騎將軍。

【學以致用】

01,不要逆人性,否則,後果很嚴重

歷史在迴圈反覆的過程中,背後總有一股“力量”在推動

從漢安帝到漢恆帝(漢安帝、漢順帝、漢衝帝2歲、漢質帝2年、漢恆帝),外戚與宦官之間,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心驚膽戰的就是中間的皇帝,而且都是在童年時候經歷,造成了不可磨面的陰影

李雲奏書上講得有沒有道理?

有一些道理,但是不全

什麼意思?

他說宦官專權不好,但是外戚專權對皇帝威脅更大,比如剛剛清理掉的梁冀,再遠一點比如王莽。。。

“梁冀雖然恃權專擅,虐流天下,但是以罪誅殺他的時候,不過就是主人扼殺一個家奴罷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皇帝殺梁冀只不過就像殺只雞一樣的簡單

皇帝對這句話怎麼都接受不了,隨便換個人都接受不了

想想看

從被梁太后,梁冀推翻眾人迎立為皇帝,一直到現在,皇帝的力量就像嬰幼兒一樣,一不小心就得被他們給推翻,就跟漢質帝一樣被毒殺

要不是宦官單超等人提著腦袋跟著皇帝幹,皇帝怎麼可能有今天, 在這之前也不見李雲上這樣的奏摺,估計上了也沒用,力量沒起來,皇帝也不敢隨意動手

所以,漢恆帝怎麼也接受不了李雲的“帝欲不諦”這句話,並且因為這個詞語想起了過去那些年“帝不能諦”的日子

因此,李雲這些人,不管如何講,只要皇帝沒有突破自己的人性特色,怎麼講都沒有用的,

他讓在單超做車騎將軍,這也是個先例,但本質是漢恆帝要趕在單超死前再報答一下他

或許,這也是經歷過陰影,壓抑的皇帝為什麼對前面出現的歷史現象視而不見的原因

這就是背後的那種看不見的“力量”

不要小看這種“力量”,想想看,為什麼家裡的小孩性格怪樣?偏激?可能要從小時候找原因

02,警惕語言背後的邏輯

李雲的話,從某個層面看是有道理的,所以有其他的人在為他說話

但這句話的背後,與實際情況是有偏差的

實際情況就是漢恆帝力量不夠、當梁冀專權的時候,滿朝官員有哪個是站在皇帝這邊而堅定反對梁冀的?

“堅定”這個行為的背後,很大可能就是殺頭,比如,李固、杜喬,他們是站在國家立場的,站在國家立場就等於站在皇帝立場,然後呢,被梁冀迫害了

所以,講得有道理的話,與真正能夠落地實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這二者之間是有很大偏差的,這個偏差就是風險,是生命風險

誰來承擔這個風險呢?誰又敢承擔風險呢?能承擔的了嗎?

所以,我們要警惕任何人,尤其是權威專家的話,如果是實幹家,最起碼可信度要高一點,留點空間是因為時代變化太快,怕過去的經驗對未來的發展有侷限(需要更先進的理論來指導更進一步的實踐)

可信度高,就是實幹興邦,國外人的經驗是經驗,自己人血與火躺過來的經驗更是寶貴的經驗,可能更適合自己的屬性

因此,相對於純理論家(不管什麼領域)而言,可信度要放低一點,畢竟如不能承擔大的責任來束縛,那麼有的理論就能搞死人,美國不就製造一個概念,把蘇聯給帶解散了嗎

所以,不管是哪一邊的,我們自己要沿著他們所講的方向,所舉得例子,去追蹤,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去驗證

在古代,有一種“忠臣”,從來不能為國家解決實際問題,找問題很牛,但解決方案沒有,不能為大領導分憂,他就喜歡死諫求名,讓史書能夠記錄一筆,自己名垂青史,皇帝遺臭萬年。很多腐儒喜歡幹這種事情

這種人對社會欺騙性很強,但與國、與社會、於家沒用(當今社會或許對TA個人家裡有利,畢竟有人給錢嘛,其他人也看不到)

當下社會,也要警惕另外一種,以“為國家辦事”,以大家有好處的方式(或形象)存在,但是呢,因為欺騙性很強,把大部分人裹挾在對方的人設裡面,在背後為其做支援,TA本人卻做對不起國家和老百姓的事情

這些人為什麼會被裹挾呢?

為什麼會看不清呢?

這就好像一個老闆進入一家機構學習,當你進入那一刻開始,連續三天,8-9個老師給你講課,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觸控到的,甚至想象到的,都有這個產品有關,

那麼這個時候,你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來跳出對方的理論框架,語言框架來思考自己本身嗎?

一般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真正的有清醒認知的人,一次課聽10來分鐘就決定要不要合作,以及怎麼合作的問題,因為,他選擇的理由是這個產品能夠完善自己企業哪個地方的不足,然後怎麼實踐的問題,而不是花大量時間停留在對方的理論裡面

所以,當一個靠賣假貨(客戶群還是孕婦)賺錢的人,怎麼有資格用“良心”這個詞去質疑別人呢?

然後還有人跟風,跟進

但凡有獨立思考的人,都會看清楚這一點。

選擇誰(賣家買家)是我做主,而不是對方的話,優惠券(活動、福利)做主。

有個很好的學習工具,得到APP

我從接觸到現在用了快一年了,經常使用,於是拿到了50多塊“獎章”,基本上每個獎章都是優惠券,但我基本上全部過期,沒用一個

因為,我是按照自己的結構體系去看我所要看的書籍,在這個體系的步驟還沒有走好的時候,我不去看其他的課程,以及內容,尤其是聽書,我喜歡自己進入原材料裡面去感知,如同當年喬布斯與蓋茨都在施樂裡面獲得“靈感”一樣,看原著的好處也在這裡

最後總結

不要逆人性去做事,當你理解對方的人性特色,你就知道怎麼行動

要注意對方的語言(理論)框架,凡是打比方的東西,要謹慎對待(第173篇筆記有提到),要習慣自己去追根溯源,用科學的方法,先假設他講的是對的,然後去驗證,切換不同角度去思考

有的時候看,好像對個人,對區域性有利,但是,你放在全域性層面,整體層面,公司層面,國家層面,未來層面,它可能就是致命的,甚至是公司發展的自廢武功行為,我們得保持獨立思考,多實事求是,多驗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