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民間傳說“天理良心的故事”,是否受到心學影響?

由 古今意不意外雜談 發表于 人文2022-10-06
簡介北宋大儒程顥提出天理學說之後,“天理”漸漸成為中國人心中的信仰

天理良心是成語嗎

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以言其交用則同也。——湛若水

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王陽明

下邊是一則流傳在廣東梅州地區的民間故事,讓筆者想起了心學。這則故事是否受到王湛心學的影響還有待探究。不過,民間傳說無疑反映老百姓心中的信仰是肯定的。

民間傳說“天理良心的故事”,是否受到心學影響?

二程像。

北宋大儒程顥提出天理學說之後,“天理”漸漸成為中國人心中的信仰。明代大儒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學說,也是影響深遠。由於陽明心學的興盛,“良知、良心”,在民間也流行起來,加上王湛兩家的討論讓“天理良知”的關係更加緊密,天理良知並提,使“良知即天理”、“心即理”成為全民共識。

民間傳說“天理良心的故事”,是否受到心學影響?

王陽明像。

話說從前在客家某地方有個人名叫天理。有一天,天理上山砍柴發現一棵樹的一根樹枝是金條。走進細看,樹枝一端寫著“天理”,另一端寫著“良心”,中間還劃了一天直線。天理驚喜萬分的同時,想到上天可能讓自己與一個叫良心的人平分金條。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天理還真是找到一個叫良心的人,恰巧,他們都是窮苦而老實的人。良心的母親這時還有重病,正愁沒錢醫治。

民間傳說“天理良心的故事”,是否受到心學影響?

天理良心時刻。

兩人皆大歡喜,然而把金條平分的時候,金條不見了!良心認為是上天暗示地下就有金子,於是兩人找來工具挖掘,挖出一缸金子來,於是高興地平分了。

故事傳出去,人們評論說:如果天理被貪慾矇蔽,金條會消失,良心也永遠不能發現金子,所以做人就該光明磊落,不被私慾矇蔽。

久而久之,“天理良心”成為客家地區用以勸誡人們的口頭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