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由 九門提督章魚哥 發表于 人文2022-10-05
簡介李紳處理吳湘可不是為了百姓,而是出於政治目的,李紳的上司是李德裕,而吳湘和李德裕之間有仇恨,吳湘的叔父吳武陵得罪過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

何為朱唇皓齒

還記得我們小學課本里面的詩句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這種句子但凡是吃過生活的苦,都會有所感觸,讓人不僅會感慨到底是如此慈悲心腸的人物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來呢,他一個是個愛民如子,才高八斗,風度翩翩……不,其實他是一個貪官。

他的名字叫做李紳。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李紳是趙郡李氏,中唐時期的人物。他的祖父做過武則天的宰相,而父親李晤當時正在湖州烏城做縣令的時候他也剛好出生了。

當時的大唐北方藩鎮割據十分嚴重,戰亂不斷,但是湖州地方卻比較平靜,所以百姓可以安下心來耕作,大量的文人義士都聚集於此,吟詩作對好不歡樂,成為當時的一段佳話。李晤本人也是才華橫溢,李紳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就對文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也是因為在接觸文學過程中發現了上層人物的尋歡作樂和下層人物的苦苦掙扎,他才寫出了憫農這種千古詩詞。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之後李晤調任晉陵縣令,李紳也離開了烏城跟著父親前往任地,定居在無錫梅里,這裡依舊是文化興盛,氛圍十分不錯的地方。但是好景不長,當時六歲的李紳還不怎麼懂事就要面對“亡父”的局面,

“六歲丁晉陵府君憂,孺慕號踴,如成人禮。九歲終制,孝養上谷太夫人,年雖幼,承順無違,家雖貧,甘旨無闕。侍親之疾,冠帶不解者三載,餘可知也;執親之喪,水漿不入口者五日,餘可知也。

於是李紳為了重振門庭只能透過科舉考試這條路來實現,在母親的安排下李紳開始嚴格學習,之後又去惠山繼續讀書。在二十歲那年李紳自己開始四處遊歷,一直到貞元十七年秋再次回到長安,準備參加第二年春天的進士考試,而當時的他已經是個聲名遠播的才子。

但是這次李紳落選了。

李紳很失望,但是還是在第二年繼續來到長安準備考試。天公不作美,這年的長安雪下得非常大,李紳無奈,但是在這時候卻認識了同在長安的元稹,又介紹他認識了白居易,三人成為好友。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終於在元和元年,三十四歲的李紳登第。有意思的是,李紳和白居易他們告別之後經過潤州,卻被當時鎮海節度使李琦給強行留在自己麾下,想讓他給自己效力。但是李紳誓死不從,他知道李琦這人很早就想造反了,自己如果跟了他不會有好下場,之後被李琦抓進大牢差點被打死,好在李琦被打敗了,李紳也保住了性命。

朝廷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就覺得這人可以,不畏強權,對朝廷忠心耿耿啊!就想要表彰他,李紳趕忙擺手表示,我只是忠心朝廷,不是為了得到表揚的,你們太客氣了,於是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直到長慶元年,開始進入權力中心,到了二年的他已經成為翰林學士承旨,家道中落的他似乎能夠重振家族的風光,成為官場一人之下的人物。

此時的李紳剛接觸官場,滿心抱負想要得到施展,想要成為一個揭露真相、和腐敗做鬥陣的人,而他也是這麼做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李紳也被官場的人同化,成為了一個“自己人”。不僅官風十足,還寫了大量的媚上詩句。

因為李紳和李德裕交好,是他黨羽中重要的一員(當然這也是他以後再次平步青雲的原因),自然很容易被攻擊陷害。朝廷的牛李黨爭導致了他被李逢吉等人看不慣,而敬宗也聽信他們的讒言直接貶了李紳,他只得離開長安,貶到最遠的端州,這可是很嚴厲的懲罰了。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本來李紳都要心灰意冷了,到了端州自己再次起步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沒想到在寶曆元年的時候朝廷大赦天下,李紳也得到了免除。

之後李紳輾轉各地為官,雖然職務都不高但是他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李德裕上臺。開成五年李德裕以淮南節度使為宰相,李紳繼任節度使,會昌二年李紳進入京城權力中心成為中書侍郎,協助李德裕處理政務,會昌四年李紳大病,於六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但是為什麼說李紳是個貪汙違心之人?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第一是他在當官之後失掉本心,開始講究排場,拉幫結派,比如李紳在發跡後,以前和自己交好的一個朋友稱呼自己為叔叔,但是李紳並不高興,直到對方稱呼自己為孫子,李紳才接受。

第二是當時李紳有個同科進士的同窗有一次路過李紳的地界前去拜訪他,但是家僕和當地百姓發生口角,李紳就問對方是誰家的,家僕說是宣州館驛的崔巡官。李紳二話不說把發生口角的兩人都處以極刑,又把崔巡官抓起來,說我們既然是相識,你到了怎麼不來拜見我?對方磕頭謝罪,但是還是被李紳打了二十棍。

第三就是在李紳擔任淮南節度使時,為官暴虐,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層出不窮,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逃離家鄉。大量百姓逃離使得當地出現人口空虛,下面的官員十分苦惱地向他彙報。李紳擺擺手說這些都無所謂,以後這種小事不要告訴我了。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並且在擔任節度使的時候,已經七十四歲的李紳說百姓舉報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於是把這個案子上報朝廷,朝廷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揚州複查。但是最後發現吳湘貪贓屬實,但款項不多,強娶民女更是子虛烏有,這件事算下來吳湘是不需要被處死的。但李紳卻一意孤行,強行將吳湘送上了斷頭臺。

李紳處理吳湘可不是為了百姓,而是出於政治目的,李紳的上司是李德裕,而吳湘和李德裕之間有仇恨,吳湘的叔父吳武陵得罪過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於是李德裕當上宰相後,吳武陵被貶為潘州司戶參軍鬱鬱而終。李紳為了取悅李德裕,也處死吳湘。

之後唐宣宗上位,李黨全部被貶去崖州。吳湘的哥哥吳汝納亮劍請求朝廷複查吳湘案,吳湘才得到平反。而李紳的後人則是被朝廷懲戒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

再來就是李紳此人在嚐到甜頭後喜歡奢侈浪費,他喜歡愛吃雞舌頭,所以常常一頓飯就要殺上百隻雞。並且他家裡的家妓很多,

司空見慣

這個成語就跟李紳有關。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錢財,家道中落的他錢從哪裡來,只能從百姓身上搜刮。當時劉禹錫任蘇州刺史,李紳作為好友當然要請他吃飯。席間劉禹錫有意一個私妓,寫下了《贈李司空妓》的絕句:

遠看悲天憫人,近看魚肉鄉里,李紳是如何做到兩極分化的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

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這就很能說明李紳的生活作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