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驗明正身”是規範電動腳踏車第一步

由 大河報 發表于 人文2022-09-26
簡介更為重要的是,電動腳踏車登記上牌意味著騎行者必須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強制性法律法規不會讓人更加自覺,但會讓不自覺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如何驗明正身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評論員 趙志疆

目前,鄭州市電動腳踏車保有量已突破300萬輛,電動腳踏車盜竊案多發、交通違法高發、火災事故頻發等,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瞭解到,日前電動腳踏車安全綜合專案協調會召開,對電動腳踏車登記上牌工作進行安全部署,將以港區、滎陽、登封作為試點,推進車牌登記安裝。

機動車流中,電動腳踏車左突右衝的身影隨處可見,隨意橫穿馬路、無視交通訊號燈、隨意駛入機動車道、逆行、超速超載……發生在電動腳踏車上的各種交通亂象,早已令人見怪不怪。據鄭州市交警部門統計,鄭州市平均每天發生的電動腳踏車交通事故達130起,佔交通事故總量的近七成。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共同的問題:電動腳踏車是應該好好管一管了。以登記上牌的方式為電動腳踏車“驗明正身”,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實,規範管理對於電動腳踏車主來說,也是一個好訊息。登記上牌意味著不規範產品會被拒之門外,由此使騎行者的安全更有保障;上牌之後,電動腳踏車有了自己的“身份證”,一旦不慎丟失,也更加容易報警處理;更為重要的是,電動腳踏車登記上牌意味著騎行者必須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強制性法律法規不會讓人更加自覺,但會讓不自覺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某些電動腳踏車之所以橫衝直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身份不明”,因此遊離於交通管理之外。電動腳踏車“驗明正身”之後,處罰的壓力自然會教育騎行者遵規守紀。

鄭州市正在加緊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汽車通行壓力與日俱增,作為一種節能環保而且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電動腳踏車理應在城市交通中佔有一席之地。不過,肯定電動腳踏車不等於放任自流。提起登記上牌,一些人就聯想起“禁電”“限電”,並以“權利受損”為由提出質疑。登記上牌並非“禁電”,這個無需贅言,基於種種道路亂象,“限電”難道有何不妥嗎?實際上,因登記上牌受限的並非電動腳踏車,而是騎行者。公共領域內,從來都不存在不受約束的個人自由,只有每個人都恪守行為邊界,公共利益和秩序才能得以保障,每個人也才能享受到相應的自由和權利。以個人權利為由反對規範管理,這本身就是對公共權利的漠視——連“驗明正身”都試圖逃避,如何讓人確信其不會在公共領域製造麻煩?

登記上牌意味著肯定電動腳踏車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在此基礎上,科學劃分路權有必要儘快提上議事日程。實際上,不少路段的交通亂象,很大程度上都是因路權分配不均而起——機動車道越來越寬,非機動車道卻越來越窄,一些道路甚至根本沒有為非機動車預留空間。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如何確保各種車輛和行人“各行其道”,仍是一個有待破解的難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動腳踏車實行登記上牌管理之後,是否會有圖省事者轉投電動滑板車或者電動平衡車?相比起電動腳踏車,這些車輛的安全效能更差,正因為如此,北京等地明令禁止這些車輛上路。實施電動腳踏車規範管理之後,這些問題亦應早做規劃。

編輯:華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