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驚蟄節氣,賞析白居易《聞雷》

由 唐詩宋詞天地 發表于 人文2022-09-26
簡介“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的萬物復甦景象,無疑是解開詩人心結的一劑良藥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驚蟄節氣,賞析白居易《聞雷》

聞雷

【唐代

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驚蟄節氣,賞析白居易《聞雷》

譯文

煙瘴地面,風霜來得有些早;

溫熱天氣,氣候爭相催發。

窮盡冬天,也不見下雪;正月才至,已聽聞雷聲。

春雷響起,蟄伏的蟲兒與蛇即將出走;吃了一驚,枯草和木早已萌動欲開。

空自剩下,“我”客居的方寸之地,依舊如同寒灰一般了無生機。

…………………………………………。。。。。

註釋

瘴地:煙瘴地面,瘴氣之地。

寒灰:比喻不生慾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常用來比喻心灰意冷。

驚蟄節氣,賞析白居易《聞雷》

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聞雷詩。

煙瘴地面,風霜來得有些早;溫熱天氣,氣候爭相催發。這是寫“聞雷之地點”。

“瘴地”,指江西九江。詩人多次在詩中提及,“憶昔謫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隨行。”(《不準擬二首》);“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潯陽宴別》)

九江的氣候特點,與中原地區大為不同,詩人在《琵琶行》中也曾描寫道:“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因為“地低溼”,所以瘴氣較多,生髮詩人一些低落哀傷的情緒。前面寫瘴氣風霜,實則是為後面聞雷之驚喜作鋪墊。

窮盡冬天,也不見下雪;正月才至,已聽聞雷聲。這是寫“聞雷之時間”。

這兩句皆言九江天氣之反常。冬天本該有雪,卻不見雪;正月本無雷聲,卻提前到來。

春雷響起,蟄伏的蟲兒與蛇即將出走;吃了一驚,枯草和木早已萌動欲開。這是寫“震蟄之現象”。雖然尚未至驚蟄,但已然已經出現了和驚蟄一樣的物候特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正是這一聲春雷,不但讓萬物復甦,蟄蟲驚而出走,也讓詩人一顆寂寥落寞的心,重新燃起一絲希望。一切還沒有那麼壞,生命本就是無常的,不妨樂觀待之,靜聽花開。

空自剩下,“我”客居的方寸之地,依舊如同寒灰一般了無生機。這是寫“聞雷之不滿”。為何天地之間萬物復甦,唯獨只有“我”這方寸之地,沒有生機活力呢?表面上是說方寸之地了無生機,實際上是問貶謫生涯何時才能結束。春天的希望已經來臨,人生的希望又在何處呢?

透過這首詩,可以看到逆境中的詩人如何尋求自我與外界的和解,如何處理好當下的迷茫與未來的焦慮,如何在生活與詩意之間找到一種存在的意義。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的萬物復甦景象,無疑是解開詩人心結的一劑良藥。祝願大家,在驚蟄時節,都能一切如願,讓往事隨風,一起擁抱春天的到來!

作者:

嚴勇,文學碩士。

中宣部學習平臺“每日鑑賞”專欄作家。

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話:

運鹽河邊的城市》,散文集《讀書旅行》、隨筆集《風韻泰州》。

發表文章五百餘篇。

現為報社編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