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綠水青山:家鄉的棕樹

由 曾令興石頭 發表于 人文2022-09-26
簡介我跟在後面,只看見爺爺的屁股一糾一糾、山羊鬍子一翹一翹,爬梯、上樹、剝棕,兩隻山羊眼直鼓鼓直盯著棕樹上毛絨絨的棕衣,餓著肚子的我也來了精神,仰望爺爺的一舉一動

肚束三篾是形容肚子餓嗎

家鄉的棕樹

我的

鄉是湖南西部一個兵工小鎮附近的一個村子,村前屋後多是棕樹。

四季

蔥鬱的棕樹,一二丈

大象腿粗

。它

圓滾

粗糙、黑黝硬實

那渾身上下箍、鑲嵌

排列著

圈圈道道,是利刃留下的刀痕

蒲扇外形

的綠葉上散開,

張開的綠手,托起藍天的夢。每匹葉子

居中間

那片最長的也叫中手指

,每顆棕樹

最頂

那片葉子還沒有開叉,束緊的指頭兒就像一把指向藍天的劍,鋒光凜凜很

威武

家鄉的棕樹全身是寶,窮人家吃鹽全靠它了。

綠水青山:家鄉的棕樹

小時

,爺爺挎刀扛梯

,從土牆茅棚小屋鑽出來就

徑往棕園去。

我跟在後面,只看見爺爺的

屁股一糾一糾、山羊鬍子一翹一翹,

爬梯、上樹、剝棕,

兩隻

眼直

鼓鼓直盯著

樹上毛絨絨的棕衣

,餓著肚子的我也來了精神,

仰望爺爺

的一舉一動。

他用棕繩

梯子

綁在樹幹穩住身體,然後

左手

住棕衣,右手

從腰上刀夾中取出鋒利的鐮刀,

先由上往下順著棕衣骨

縱向切開

一側的邊沿,再

依著棕衣

的橫向

部位,緊抵刀刃

環切一週割斷。

爺爺

層層用刀,匹匹切割,

如剝筍衣!

棕衣被一張一張

揭下來,

樹幹

留下一

道道

周匝的白色刀痕

,日子一久,那刀痕又會變成和樹幹一樣的黑褐色

肉色的

棕衣連著棕骨

和粽葉隨聲掉落,有的

成年棕樹一年可剝

八、九

張棕衣

,外帶好幾顆

,卻

不能剝的

,否則

會傷

樹幹,棕衣也會變小變薄

影響來年的收成,

這也是樹幹上下一樣大的原因。

剝完一顆棕樹

,爺爺

就收刀入夾

下梯

清理,然後又繼續剝下一顆。直天快黑了,爺爺才肯清點戰果,按大小優劣分類

,五十匹一小捆,一百匹一大捆

,按大小優劣質量分類,

爺爺一匹一匹的小心翼翼的疊棕捆棕,就像

在撫摸一張張鈔票那樣小心翼翼,

彷彿

它們馬上就可以

變成

了生活中的食鹽,變成

小姑的紅頭巾

孫兒的顆顆糖

而我

知道爺爺

當時

的心事呢?

奶奶因病無錢久拖,剛送達醫院就死了。

爺爺把棕衣變成錢,要走三十多里的山路

擔到集上

一分錢一匹,那是上等的;小的次的,

只能賣五

釐錢

、三釐、甚至一釐一

也有

而小小的我,眼睛巴望著的是粽子肉。

謎語說:

“手掌大一邊,一時不見天;如果見藍天,子孫發萬千。”

夥伴們在林子追逐打鬧,不過還是惦記著樹上的棕肉,雖然不敢暗偷,卻可以在大人眼皮底下

“明搶”。薄薄的棕衣裹著白嫩嫩的肉,越往裡面越小越白,也越

好吃。

手掌模樣

、一尺見長,重有半斤。

揭開

胞衣

,露出一整塊密密麻麻如魚蛋樣的棕仔

,這就是夥伴們饞涎欲滴的棕堂肉,棕籽肉大了變青就不好吃了。

在農耕時代,

棕衣主要用來製作蓑衣,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畫面在家鄉隨處可見,我就時常為穿上爺爺的棕衣而洋洋自得。棕衣

纖維長柔韌性好,耐磨耐腐防潮防雨

人們

棕衣

做成

棕鞋、

棕墊、棕床、棕篷、棕繩、棕刷

一種小斗笠

的夾層也

用棕衣做

成。爺爺靠棕衣換成人民幣,又用鈔票買回生活的必需品

——食鹽。而

剩下的

棕衣

,爺爺用它製成棕篩、棕刷

搓成牛籠、牛繩、籮筐繩、纖繩

等生活用品。

“生長青山葉兒躲,十個兄弟來找我;剛剛偷得一爪米,

姑娘把

我攔腰捆起。

粽葉還是捆粽子的最佳材料。新

棕葉性子

脾氣犟

,砍回來要

晾曬、脫水,等到它變枯變軟才有韌性耐高溫。

一匹粽葉

捆綁二三十個三角體粽子,

入鍋

中、沒入水裡

,開煮

二三

個小時就清香四溢

。若在

糯米中摻點綠豆、花生等綠色食品更有風味

,而

孝坪

土豬臘肉

餡則屬於粽子

極品

了,當時的我只有吞口水的份。

小朋友們

則抽掉粽葉的脊樑骨,把

葉片撕成撂撂細絲做成佛塵鞭子,打著陀螺

,唱著

“楊柳青,放風箏;楊柳落,打陀螺。”

滿曬穀平瘋跑

媽媽

還用粽葉做蒲扇。挑選嚴實的葉面,

剪掉開裂的

指尖

圈起邊邊留足把把,小蒲扇就做成了。媽媽自制的蒲扇扇雖不及市場的好看,卻能扇出天下最好的風,讓我一輩子享用。

棕樹全身都能派上用場,葉片上端的指骨還可以深加工,粗壯的主幹也可用來

修路補橋,打棚子,砌稻草

……

屈指數來,當時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棕樹。隨著塑膠製品大量出現,現在人們不再看重。但是,我卻深愛家鄉的棕樹,它是我童年的快樂樹,是荒年的救命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