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記載姥姥是方言說法的明朝古書裡,還有些什麼有趣的事

由 東坡詩詞文 發表于 人文2022-09-21
簡介劉姥姥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可見,在湖南人沈榜看來,宛平人喊媽媽的媽媽為姥姥,是方言叫法

首善之地是什麼

最近姥姥二字火了。具體的事情,很多朋友都看過;沒看過的,也可以去搜一下。反正就是有人認為,外婆是方言,姥姥是普通話,所以,將教材裡的外婆,都改成了姥姥。

此事一出,江湖一片譁然。專家學者紛紛出來普及文化常識。我看了一篇文章裡寫到,姥姥二字,其實才是方言。它最早出現在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沈榜所著的《宛署雜記》裡。

於是找到這本書,翻開一看,有趣的事還不少。

我們先來看看它是怎樣記載“姥姥”的。

民風二(方言)……祖曰爺。祖母曰奶奶……母之母曰姥姥,呼舅母曰妗子。

記載姥姥是方言說法的明朝古書裡,還有些什麼有趣的事

劉姥姥劇照

(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可見,在湖南人沈榜看來,宛平人喊媽媽的媽媽為姥姥,是方言叫法。

而這種方言,從那時到如今,已有四百多年,再往前推,當然還有很多年。

所以,姥姥和外婆,到底誰更方言?教材裡將外婆改成姥姥,是否有必要?一言而明。

何況,普通話的定義——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

所以,說白了,普通話也是一種方言。只不過學了這種方言,不同地方的人可以互相交流。

除了此事,《宛署雜記》裡,還有很多有趣的記載。

其一、沈榜說自己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今天下郡邑,誰不比事修辭,各先記載。而京兆首善,乃獨闕如……茫然無可備諮詢……”

意思是,其他地方的地方誌,都很完備,而宛平竟然沒有一本可供參考的好志書。

記載姥姥是方言說法的明朝古書裡,還有些什麼有趣的事

宛平城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這確實就很奇怪了。

那麼,沈榜是如何分析原因的呢?

他說,“宛平建縣以來二百年餘,無人敢任紀述之責,其中固有吶於心,而惴於辭者爾……盡使人人避事而吶且惴焉,然則何時而可任其責乎?”

原來,是天子腳下的事不好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二、開國兩百年,宛平縣令差不多都是舉人。

沈榜記載了在從洪武中期到萬曆中期,可以考證的宛平縣令的名字、籍貫、到任時間、離任時間……其中,除明初的賀銀、楊思恭沒有註明出身外,被記載的24人中,23個是舉人,一人是歲貢,而他自己呢,也是舉人。

這就有趣了。

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都知道,海瑞對自己沒能考上進士,以舉人出仕,一直耿耿於懷。而《明史》中也記載,明朝舉人,一般而言,只能被選為教諭一類的小官。以致當時根本沒人願意服從分配,到縣裡學校去上班。朝廷不得不下令,你去做了教諭,照樣還可以考進士……這才稍微調動了舉人們到地方當差的積極性。

記載姥姥是方言說法的明朝古書裡,還有些什麼有趣的事

海瑞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而沈榜的記載,首善之地宛平,如此重鎮,其主官竟然都是舉人,這不正說明,明朝舉人並非像《明史》裡說的那般無用嗎?

以上只是兩個例子,沈榜的百科詞條裡,這樣寫到——此書既是宛平的縣誌,又是北京最早的史志書之一。因是雜記題材,所以讀起來,往往會讓人感到很輕鬆很親切。

到底還有些什麼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