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道德經》學習日誌: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由 香香學習日誌 發表于 人文2022-09-20
簡介再比如“敦兮其若樸”,郭靖學習武功的整個過程都讓人感受到他的敦厚朴質,在剛開始江南七怪教他武功的時候他無論怎麼刻苦都學不會

怎麼理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音:yan三聲)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參考釋義】古時有道之士真是不可思議,他胸中的智慧深不可測。因為他深不可測,所以要描述他的話,也只能勉強形容而已。他小心謹慎的樣子好像冬天涉足於河川;警惕的樣子好像提防周圍人的侵犯;拘謹嚴肅好像身為賓客;融和可親好像春風中冰的解凍;淳厚朴質好像未經雕琢的素材;心胸開闊好像空曠的山谷;渾樸淳和好像混濁的大水。試問誰能在動盪中安靜下來慢慢地澄清?誰能在安定中生動起來而慢慢地活潑?惟獨得道的人,才有這種能力了。因為得道的人不自滿,所以才能做到吐故納新的效果。

每次學習本章,眼前出現的都是《射鵰英雄傳》和郭靖。

一、《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依道而寫的一部長篇武俠著作。

《射鵰英雄傳》把道淋漓盡致地演繹了一遍,讀來特別有助於我們體悟道,甚至書中有些武功秘籍都有《易經》《道德經》等經典原文的引用。如:降龍十八掌的名稱幾乎都來自於《易經》;《九陰真經》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就是金庸先生根據《道德經》第77章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加上自己的理解,發揮而成。

二、郭靖是金庸先生創作、塑造的一個有道之人的完美形象。

老子所說的有道之人的七大特質,在郭靖身上渾然天成的呈現出來。

老子說“強為之容”,確實是用文字表達出來後,總給人一種故意而為之的感覺,頗感做作,實際上這七大特質在有道人身上是渾然天成、自然呈現的。就如“腹有詩書氣自華”,內在的東西自然生髮而呈現出來的一種樣子。如果故意去模仿,那就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了。

比如“猶兮若畏四鄰”這句話,郭靖大俠警覺性非常強,不管睡得多熟,只要有敵人來犯,立即就能感覺到,但是他睡得總是那麼沉那麼香,不會因為擔心敵人來犯而睡不著覺。我們一般人經常遇事輾轉反側睡不著,想了一宿事情也沒有眉目,你是不是有幸被說中了?哈哈。因為擔心而失眠和深睡狀態仍能感知外部動態,這兩種境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啊。

再比如“敦兮其若樸”,郭靖學習武功的整個過程都讓人感受到他的敦厚朴質,在剛開始江南七怪教他武功的時候他無論怎麼刻苦都學不會。是因為七位師父“”雕琢”郭靖這塊“素材”的方法不對,全真教的馬玉用對了方法才把這塊“素材”雕琢成武林高手的苗子。

學習這一章,我只是深深地感受到一些東西,這些感受鼓盪在胸口想表達出來,一時卻又無從說起,說了也都是廢話,“不可道”。建議修行悟道的小夥伴們,再看一遍《射鵰英雄傳》這本書,細細地體悟,必有收穫。

《道德經》學習日誌: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