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由 珺瑤君 發表于 人文2022-09-16
簡介且張汶祥、馬新貽、曹二虎等人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無巧不成書潔嗎

晚清四大奇案,我們最熟悉的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戲曲舞臺上演,拍成了電視劇。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反映了晚清法治的黑暗,貪官汙吏草菅人命,魚肉百姓。

晚清四大奇案還有一個就是張文祥刺馬。這個故事則演繹了馬新貽這個晚清官場不仁不義的無恥小人形象,也講述了張文祥這個俠肝義膽和大義凜然的千古俠士為友報仇的故事。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一、馬新貽被刺

1870年的八月,雖然已經是秋天了,但是在江蘇南京,依然是酷暑難當。

南京城裡來了一支隊伍,耀武揚威。原來是兩江總督馬新貽要到校場去檢閱士兵的騎射。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已經被鎮壓,但是清政府依然是驚弓之鳥,加強地方軍隊的訓練。

南京又曾經是洪秀全的老巢,更要加緊士兵的訓練,提高戰鬥力。

突然,一個老者頭上頂著狀紙,在馬新貽的轎子前跪下,高喊“冤枉!”

這是我們在電視劇中常見的鏡頭。電視中這個鏡頭是有據可查的。清王朝規定,如果有攔轎喊冤的,不管是多大的官,都得接過狀紙檢視,用這種方式表示官府體恤民情。

馬新貽只能是下轎,假模假式地接過狀紙檢視。

正在這時候,從看熱鬧的人群中突然竄出一箇中年男子,大約三十來歲,膀大腰圓,手持一把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了轎子前,對準了兩江總督馬新貽的胸口就是猛刺。

馬新貽猝不及防,發出一聲呼喊“哎呀”,就倒了下去。

馬新貽的隨從瞬間亂了營,亂成一團。周圍的人群也四三奔逃,剩下幾個膽子大的在看熱鬧。

如狼似虎

隨從抓住了喊冤的老頭子,一頓鞭子,隨從認為這老頭子和刺客是一夥的。

誰知到這個刺客大喊一聲“放開那個老人家,和他無關,都是我一人所為,我是張汶祥。”

這時候的馬新貽還沒有斷氣,聽到了張汶祥三個字,手指著張汶祥,說了一聲“你到底是來了。”就氣絕身亡。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張汶祥沒有任何反抗,被繩捆索綁,送到了總督衙門。

驗屍官在檢驗馬新貽屍首的時候發現,匕首上塗抹了見血封喉的毒藥,看來刺客是要讓馬新貽死無葬身之地。

南京的布政司親自審問張汶祥。張汶祥認為布政司的官小,不配審問他。

布政司萬般無奈,只能找到了江蘇的水師提督魁玉。魁玉現在為了南京的穩定,自己兼任兩江總督了。

魁玉在審問張汶祥的時候,也是義正詞嚴“為什麼要刺殺馬新貽大人?”

“什麼馬大人?他馬新貽是我的結拜兄弟,也只怪我瞎了眼,認了這個一個衣冠禽獸當兄弟。”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魁玉知道這其中一定有重大隱情,就準備把張汶祥帶到後堂,細細審問。

這時候,總督馬新貽的家人來彙報“姨奶奶上吊死了!”

張汶祥聽到馬新貽的姨太太上吊了,眼睛裡含著淚水,說了一句“弟妹,你死

太晚了,應該早點死。”

語氣中有惋惜,又有怨恨。

魁玉知道,這裡面一定有很大蹊蹺,就屏退了左右,自己心平氣和地和張汶祥交談,魁玉知道,張汶祥這樣的好漢,用刑是沒有用的,只能是好言好語,讓他說出實情。

張汶祥的一番話,講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二、張汶祥投靠捻軍

張汶祥是安徽人,從小就喜好武藝。家裡窮,實在活不下去了,就投靠了太平天國,和同伴曹二虎、石錦標成為太平天國將領李世賢的部下。

雖然三個人作戰勇敢,但是根本無力扭轉太平軍戰場上的失利。

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病死。李世賢的隊伍在福建,眼看著要被剿滅。

張汶祥就和曹二虎和石錦標商量,找到一條出路,因為太平天國已經大勢已去。當時擺在哥三個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是投奔捻軍,繼續抗清。

二是投奔馬新貽。

因為馬新貽和太平軍的一個將領是同鄉,投奔了當時做安徽巡撫的馬新貽得到了重用。

張汶祥他們可以透過這個原來太平軍的將領,讓他引薦給馬新貽。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兄弟三人商量了一下,感覺投靠馬新貽不可靠。因為賣友求榮的很多,這個馬新貽的同鄉是不是很可靠?

再就是清政府的官員習慣用起義軍將士的血來染紅他們的紅頂子,馬新貽能重任他們的可能性不大。

於是兄弟三人決定投靠捻軍。

一路上,曉行夜宿,三人裝扮成商人,終於到達了安徽的蒙城和渦陽之間的捻軍總部,見到了捻軍首領張宗禹。

因為張宗禹原來對張汶祥有一定的瞭解,又看到張汶祥一身的武藝,就想讓張汶祥出任西捻軍的首領。

張汶祥因為自己初來乍到,就婉言謝絕,只是擔任了一支五百人的捻軍的頭目。

張汶祥、曹二虎和石錦標就在捻軍隊伍裡暫時站穩了腳跟。

一個是捻軍頭目的張汶祥,一個是清政府的地方官員馬新貽,二人是怎樣相識的呢?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三、張汶祥和馬新貽成了兄弟

張汶祥和曹二虎、石錦標兄弟三人就率領著一支捻軍在安徽的合肥附近同清軍對抗。

而在這個地方和捻軍對抗的就是安徽巡撫唐鬆手下的馬新貽。

在雙方的對陣中,張汶祥看出了馬新貽是個完蛋貨,根本沒有什麼指揮才能。張汶祥就突發奇想,想活捉馬新貽,玩一玩。

曹二虎和石錦標就按照張汶祥的計策,開始準備要活捉馬新貽。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曹二虎和石錦標使用了詐敗的計策,讓馬新貽一時間得意洋洋,那當然就要乘勝追擊。

馬新貽這個草包哪裡知道這是對方的誘敵深入之計。

下令一支追擊,結果到了兩山夾一溝的地帶,突然吶喊聲四起“不要讓馬新貽跑了!活捉馬新貽!”。

馬新貽被嚇得從馬上墜落,真的成了張汶祥的俘虜。

張汶祥開始了對馬新貽的審訊。周圍的捻軍都手持兵器,馬新貽被嚇破膽子,但是還能佯裝鎮定,只求一死。

張汶祥則說出了一番話,就是這一番話,才有了後來的故事,也演繹了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張汶祥說道:

“我們是同鄉,你在擔任合肥知府的時候也沒有做過大奸大惡的事,我今天也不想殺你。放你回去,希望你不要再和捻軍作對,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馬新貽已經做好了見閻王爺的準備,這突如其來的生機讓他激動不已。就開始套近乎“我知道太平天國隊伍中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張汶祥,原來就是你。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天平軍已經大勢已去,老弟在捻軍中也不是長久之計,何不為朝廷效力?”

張汶祥原來有過投奔馬新貽的想法,這時候又動了心思,“人心難測,誰知道你是不是要出賣我們,染紅你的紅頂子”?

馬新貽一看有門,就趕忙說“如若不信,我們可以歃血為盟,結成兄弟。蒼天可鑑,定有難同當。”

張汶祥就叫過來曹二虎和石錦標,四個人就倒上酒,叩拜了天地,成了結義兄弟。張汶祥三人把馬新貽送到了山下。

就是這一結拜,張汶祥兄弟三人開始了人生的厄運。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四、馬新貽強佔了曹二虎的妾,殺掉了曹二虎

馬新貽被張汶祥釋放回去,當然是是瞎編亂造,說自己如何英勇,才逃脫了捻軍。

在見到安徽巡撫唐松以後,伶牙俐齒勸說唐松要招安張汶祥。唐松就親手書寫了招降文書。讓馬新貽帶給張汶祥。

這樣,張汶祥就帶著曹二虎、石錦標離開了捻軍,投降了滿清。

第二年,安徽巡撫換成了喬松年。馬新貽也東山再起,被提拔為布政使兼任安徽全省的營務總長。張汶祥兄弟三人留在馬新貽的身邊,也升任了千總。

張汶祥是聰明

很,他已經看出馬新貽僅僅是把曹二虎和石錦標當成了奴才,呼來喝去的。對他還不敢擺出臭架子,是害怕他把馬新貽俘虜的事情說出去。每日裡都很惆悵,不知道未來如何。

這時候,曹二虎則和張汶祥商量,要把自己的妾接到巡撫衙門享享清福。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張汶祥苦苦相勸:“這馬新貽是人面獸心,我越來越發現馬新貽貪財好色,不是仁義之輩。弟妹

生的

漂亮,來到巡撫衙門,就是羊入虎口。”

曹二虎對自己錢總的小官很是滿意,一心想讓小妾來享受,陪伴他。就沒有聽張汶祥的勸說。擅自把小妾接到了巡撫衙門。

曹二虎的這一行動,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馬新貽時刻在防備張汶祥把自己被俘的事情說出去。時刻把張汶祥放在自己身邊,不提拔。

馬新貽也是官越做越大,1869年升任了兩江總督。張汶祥兄弟三人也跟著到了江寧總督府。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一天,張汶祥要找馬新貽談點小事情,在馬新貽的住房外,發現了窗戶上又兩個人影晃動。

也是好奇心所使,偷偷潛伏在窗前,弄破了窗戶紙,用一隻眼睛往裡一看,簡直是火冒三丈,鋼牙咬碎。

二天,張汶祥看到的是馬新貽和曹二虎的小妾王梅香正在做著苟且之事。

張汶祥血往上撞,悄悄離開了馬新貽的住所。找到了曹二虎,沒有任何猶豫,就把自己看到的馬新貽和王梅香的醜事完完全全告訴了曹二虎。

曹二虎聽到張汶祥的訴說,火冒三丈。想起了張汶祥的勸說,他自己都不知道馬新貽這個禽獸是什麼時候和自己的妾王梅香勾搭在一起的,自己還矇在鼓裡。憤憤的,抄起了鋼刀就要去結果這對狗男女。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張汶祥則比曹二虎有頭腦,連忙勸說曹二虎“從長計議,馬新貽是兩江總督,殺了他,兄弟也得千刀萬剮。搭上自己的性命,不值得,為了這狗男女,不值得。”

曹二虎漲紅了臉,“那我曹二虎就做這活王八?”

張汶祥緩緩地說“不如把弟妹送給馬新貽,順水推舟。兄弟另娶一房就是。”

曹二虎一直把張汶祥當大哥一樣,就決定按照張汶祥的計策行事。

第二天,曹二虎找到了馬新貽,說要把自己的妾王梅香送給馬新貽。馬新貽心中有鬼,好像被揭穿了姦情一樣。就突然發怒:“朋友妻不可欺,我們是結拜兄弟,我豈能做這等豬狗不如的時期?快滾!”

曹二虎也是惱怒不已,找到了張汶祥,訴說了剛才發生的一幕。

張汶祥腦子飛速旋轉,告訴曹二虎“兄弟,趕快離開這裡,你要大禍臨頭了。趕緊遠走高飛。”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曹二虎還在留戀這千總這個小官,就沒有聽從張汶祥的安排。另一方面,曹二虎也沒有別的謀生的手段。

曹二虎的貪戀榮華富貴,斷送了自己的性命。他哪裡知道馬新貽的心狠手辣,死亡正在向他曹二虎逼近。

兩天後,馬新貽在大堂上命令曹二虎去安徽的壽春取一批軍火。張汶祥知道曹二虎要出事,就找到了石錦標,和石錦標說道:

“二虎兄弟這一去,估計是凶多吉少。我們哥們兒一場,不能要看著二虎出意外。你、我們要跟隨著二虎去,一路上有個照應。”

石錦標也是看在兄弟情分上,答應了張汶祥,要和曹二虎、張汶祥一同去壽州。

在壽州,曹二虎把馬新貽親手書寫的文書交給了壽州的徐心泉,等著領了軍火,回去覆命。

結果,徐心泉突然斷喝,說曹二虎和捻軍有勾結,命令左右把曹二虎捆綁了,馬上殺頭,不允許有片刻遲疑。

容不得曹二虎的任何解釋,行刑的兵丁已經手起刀落,曹二虎身首異處!被殺了!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當張汶祥和石錦標趕到的時候,曹二虎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

張汶祥痛哭一場“馬新貽這奸賊,強行霸佔了二虎兄弟的妾,現在居然殺人滅口。我們兄弟結拜一場,就應該同親兄弟一樣。二虎兄弟的大仇,我們一定要報。”

石錦標也是膽子小,有些懼怕馬新貽的勢力,有些唯唯諾諾。張汶祥厲聲說道:“你這人貪生怕死,貪戀富貴。二虎兄弟的仇,我自己來報,一定為二虎報仇。你自己享受富貴去吧。”

石錦標遭到了張汶祥的斥責,沒有反駁,畢竟兄弟一場。

石錦標幫助張汶祥給曹二虎受了屍,在墳前痛哭了一場,張汶祥和石錦標就分道揚鑣了。石錦標後來投去了山西。

馬新貽借刀殺人,殺害了曹二虎,大模大樣收了王梅香做了姨太太。繼續在安徽作威作福。馬新貽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作的孽,終於遭到了報應。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五、張汶祥手刃馬新貽,大仇得報

張汶祥之後就浪跡天涯,日夜思想著如何為曹二虎報仇雪恨。

每天咬著牙,想著二虎兄弟的仇,四五層的牛皮放在一起,用匕首猛刺無數次。最後能夠穿透整個的五層牛皮了,腕力越來越強。

這樣,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魁玉審訊完張汶祥,本來是官官相護,這時候還想為馬新貽保全面子,讓張汶祥承認是海盜,和馬新貽有其他的仇恨,才刺殺馬新貽。

張汶祥義正詞嚴拒絕了,說道“馬新貽這個衣冠禽獸,搶佔有婦之夫,還殺人滅口,殺害我兄弟曹二虎。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這個衣冠禽獸的醜行。”

魁玉只好把案件上報朝廷,最後馬新貽的弟弟馬新謀充當監斬官。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張汶祥在刑場上,面不改色,沒有絲毫的畏懼。一路上沒有閉嘴,把馬新貽的醜行公之於眾。

不知道為什麼馬新貽的弟弟沒有堵住張汶祥的嘴。可能是沒有料到路上張汶祥能都面向眾人說出真相。

馬新貽的弟弟馬新謀也是惱羞成怒,令人把張汶祥的心挖出來,還下令要把張汶祥的舌頭割下來。

雖然有觀看行刑的民眾反對,劊子手還是割下了張汶祥的舌頭。張汶祥滿嘴的鮮血,依然沒有畏懼,仰天大笑。

人群中有個動文墨的被張汶祥的事蹟感動叻 ,馬上在茶館裡寫了祭文,高聲朗誦,群眾聽到“為友報仇,俠骨熱腸,義薄雲天”時,都紛紛掉淚。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當馬新謀下令要把張汶祥挖心的時候,一支由當地的秀才組成的隊伍大聲呼喊“這是義士的行為,為友報仇,不能挖心。張義士為人敬仰!”圍觀群眾也高聲呼喊,為秀才們助威。

馬新謀看到眾怒難犯,就下令把張汶祥的屍首拋棄的荒郊野外,不允許埋葬。

又有一個秀才出面,建議眾人為張汶祥集資安葬。一時間,銀子、銅錢如同下雨般落在地上,堆成了很大的一堆錢。

眾秀才和民眾被張汶祥的行為感動,不顧馬新謀的反對,用眾人的銀錢埋葬了張汶祥這位千古俠士。

正是:

馬新貽人面獸心,搶佔人婦又殺人。

張汶祥俠肝義膽,為友復仇美名揚。

晚清“刺馬”奇案:哥哥刺殺總督弟弟,聽聞弟媳上吊:你早該死了

“文祥刺馬案”是“清代四大奇案”之首,而且此案是真實發生的,《讀者報》曾有人專門研究過此案,認為具體發生時間應為1870年8月21日左右。且張汶祥、馬新貽、曹二虎等人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後來,著名武俠小說家平江不肖生,根據該事件的具體背景,創作了章回體小說《張文祥刺馬案》。因此使得刺馬案的細節得以豐滿,但演義成分也自然多了些。

因為年代久遠,事件涉及範圍廣泛,案件細枝末節經過已經很難還原。目前關於該案的諸多版本,例如單田芳先生的評書《古今奇案·張文祥刺馬案》,劉德華、李連杰的電影《投名狀》等等,也多取材於平江不肖生的小說。雖然幾分真假不得而知,但也算留下了一段俠肝義膽的佳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