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由 濤仔文苑 發表于 人文2022-09-16
簡介總體看來,柳宗元詩歌取材史部書籍的語言集中在《史記》、《漢書》、《國語》,《後漢書》、《三國志》其次

乾符坤珍形容什麼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柳宗元家學淵源深厚,熟讀經史,對於前代歷史中的人物、事件,甚至是語言都記憶深刻,幾乎可以達到熟讀成誦,需要時隨手取之,揮灑自如的地步。考察柳宗元全部的詩歌,筆者發現,164首詩幾乎涉及到了柳宗元之前全部的歷史書籍,一方面,這固然與這些史部著作文學價值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足見柳宗元學底之紮實。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但是柳詩對於史部語言的借鑑,其出處較經史子集其他部分來說不多,尚無明顯的傾向性,多散見於《史記》、《漢書》、《國語》、《後漢書》、《三國志》中。柳宗元詩歌化用《史記》中語言的凡19處(次),僅雅詩歌曲中的三首詩便化用了6處(次)。柳宗元詩歌化用《史記》中語言如下:《感遇二首》其一“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句,直接化用了《史記》中的兩個典故。“鴻鵠去不返”直用《史記·留侯世家》“(高祖)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句;“勾吳”一詞,則源自《史記·吳太伯世家》。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涇水黃》第四中“負太白,騰天狼”之“太白”、“天狼”出自《史記·天官書》:“秦之疆也,候在太白,佔於狼、弧。”《後漢書》和《晉書》中也有關於“太白”的記載,古人認為太白星主殺伐,多用以喻徵戎。其實,柳宗元詩歌中援引《史記》語言,以星象喻人事之興衰的詩句還有不少,如“莫辯亭毒意,仰訴璇與璣”(《夏夜苦熱登西樓》);《涇水黃》第四“列缺掉幟,招搖耀鋩”等。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此外,出自《史記》中的語言還有奇貨可居、金馬、痿者不忘起、樵蘇、朱邸、泰山壞樑柱摧、敵國舟中、威燀旁達、肝腦塗地等。柳宗元詩歌所引語言出自《漢書》的有12處(次):有關於典章制度的,如“丸鼓鶩奇音”(《感遇二首》其一)、“褒德符新換”(《送元暠師詩》、“猛志填黃腸”(《詠三良》)。有直用其語的,如“君今矻矻又竄逐”(《寄韋珩》),直用《漢書·王褒傳》“勞筋苦骨,終日矻矻”語;“刻木終難對”(《送元暠師詩》),直用《漢書·路溫舒傳》“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語;“春渚漲桃花”(《送元暠師詩》),直用《漢書·溝洫志》“來春桃華水盛”語;“貪鮮攫肉人所傷”(《跂烏詞》),直用《漢書·循吏傳》“吏出,不敢舍郵亭,食於道旁,烏攫其肉”句。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柳宗元詩歌所引語言出自《國語》凡12處(次),如集枯、前馬、悅新聲、塵外意、登年載毒、土膏其動、侯人為導、同心同德、眾口鑠金、嗛嗛之德、言甘中必苦等。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引用《後漢書》中的成辭凡4處,如:“詭怪潛坤珍”(《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坤珍”一詞出自《後漢書·班彪傳》“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喻指大地呈現出的福瑞;“味道憐知止”,“味道”一詞化用《後漢書·申屠蟠傳》“安貧樂潛,味道守真”。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後漢書》是說申屠蟠安於貧苦,樂居下位,體性悟道,保持本性。柳宗元藉以形容婁秀才月夜獨居開元寺,且處病中,唯有“味道”來聊以慰藉的孤獨與無奈;“徒巾下澤車”(《送元暠師詩》),直用《後漢書·馬援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句;“裂素榮光發”(《省試觀慶雲圖》),“裂素”一詞,出自《後漢書·正規化傳》“裂素為書,以遺巨卿”語,符合應試詩之特點。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引用《三國志》中語言的有3處,“蒔藥閒庭延國老,開樽虛室值賢人”(《從崔中丞過盧少府郊居》),後句乃是化用了《三國志》中的語言。《三國志·魏書·徐邈傳》中言:“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也屬於借古人酒杯抒心中懷才不遇之慨。《同劉二十八哭呂衡州兼寄江陵二侍御》中“茂功期舜禹”乃借用《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以旌茂功,以慰劬勞”,稍易其字,化入詩中。《哭連州凌員外司馬》“仲叔繼幽淪”,是化用《三國志·張昭傳》中“自分幽淪,長棄溝壑”句。

柳宗元:天下經史都逃不過老夫之手

總體看來,柳宗元詩歌取材史部書籍的語言集中在《史記》、《漢書》、《國語》,《後漢書》、《三國志》其次。其他史部書籍也偶有涉及,如化用《戰國策》、《晉書》中的語言各1處。“左右六翮利如刀,踴身失勢不得高”(《跂烏詞》),出自《戰國策·楚策》四“奮其六膈而凌清風”句。《龜背戲》中“八方定位開神卦,六甲離離齊上下”,是用《晉書·天文志》中關於星宿的記載:“華蓋槓旁六星曰六甲”。以上所列,無不直接說明了柳宗元對史書的涉獵與取捨。這些史部語言,使得柳宗元能夠出入歷史與現實之間,隨意生髮,以古諷今、借古喻今,隱闢幽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