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由 綠野萍蹤01 發表于 人文2022-09-10
簡介王教頭為何在史進家自稱姓張《水滸傳》好漢冒充姓張的,其中大有隱喻

有口難張的意思是什麼

《水滸傳》第一個冒充姓張的,是史進的師父,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王教頭因師兄高俅公報私仇,被迫“私走延安府”。私走,就是悄悄地逃跑,當然就要隱姓瞞名了。所以,史太公問“你們是那裡來的?如何昏晚到此?”王教頭答道:“小人姓張,原是京師人。”

王進不敢講出真實姓名,冒充姓張的,看似偶然,要說其中有寓意,恐怕就涉嫌牽強附會了。但是,自王進開了這個頭之後,梁山好漢多次謊報自己姓張。那麼,《水滸傳》中究竟有幾個好漢冒充姓張的,他們為什麼都姓張?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水滸傳》中有多少好漢冒充姓張的?

王教頭冒充姓張的,引出了九紋龍史進,史進則“誤走”渭州城,引出了魯達。魯達因打死鄭屠逃到了雁門縣,在十字街頭看捉拿自己的榜文。金二從背後一把抱住他,大叫道:“

張大哥,你如何在這裡?

”這段情節,又在李逵沂嶺殺四虎這回書中重現。黑旋風下山探母,途經沂縣,也擠在人堆裡看捉拿宋江、戴宗、李逵的告示,朱貴也是從背後攔腰抱住他,叫道:“

張大哥,你在這裡做甚麼?

”。

後文書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從滄州來到梁山,在朱貴酒店中題寫反詩,被朱貴揪住,說:“你不是“豹子頭”林沖?”。林沖說:“

我自姓張

”。

最有意思的是,宋江在清風寨被劉高拿下,卻冒充“鄆城張三”。張三,就是與閻婆惜打得火熱的張三郎張文遠。《水滸傳》中,數宋江冒充姓張的最滑稽,為什麼呢?

李逵沂嶺殺四虎,被當地獵戶請到了曹太公家。曹太公問李逵姓甚名誰,李逵此時卻非常機警,回答曹太公道:“

我姓張,無名,只喚做張大膽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時遷去偷徐寧的雁翎砌就圈金甲,湯隆帶著徐寧去追趕,追上之後卻發現裝金甲的箱子卻是空的。徐寧問:“你把我這副甲哪裡去了”。時遷答道:“

你聽我說,小人姓張,排行第一

……

”,然後講了一套謊言,騙徐寧上梁山。

吳用智賺玉麒麟,帶著李逵來到大名府,進城之時,軍士攔住盤問,吳用說:“

小生姓張,名用。這個道童姓李。江湖上賣卦營生,今來大郡,與人講命

”,於是矇混過關。吳用改姓不改名,但卻以真實姓名稱呼李逵。實際上,《水滸傳》中除了冒充姓張的外,還有人冒充姓李的。“我等姓李”,這句話更有意思,這篇回答講的是“姓張”,梁山好漢冒充姓李的寓意,咱們今後有機會再講。

看來,不僅梁山好漢自稱姓張的,江湖上似乎也是約定俗成,幾乎是不約而同地以姓張的自稱,危急之時,也以“張大哥”攔下處在危險情況下的恩人或者兄弟。“張”,似乎是《水滸傳》中的“護身符”。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王教頭為何在史進家自稱姓張

《水滸傳》好漢冒充姓張的,其中大有隱喻。因為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最先自稱姓張,那麼,這其中的“玄機”,首先就隱藏在王進的故事中。

卻說王教頭母子二人悄悄離開了汴京城,夜住曉行,在路上走了一個多月。這天,天色將晚,錯過了宿頭。正當王進犯難之時,卻看到林子裡閃出一道燈光,母子二人便循著燈光往林子裡走。轉入林子,王進看到了一座大莊園,“

一周遭都是土牆,牆外卻有二三百株大柳樹

”。

這句話,其實是施耐庵在“預言”大明國祚,這個王朝也就二三百年壽命。怎麼講?書中以王教頭的視角,詳細地描述了那座

莊院

前通官道,後靠溪岡。一周遭青縷如煙,四下裡綠陰似染。轉屋角牛羊滿地,打麥場鵝鴨成群。田園廣野,負傭莊客有千人;家眷軒昂,女使兒童難計數。正是家有餘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這段話中,隱藏著非常多的隱喻符碼,其中“打麥場”說的就是朱元璋家。《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說,陳氏太后懷朱元璋時,夢見自己在“舍南麥場”遇到了一個黃冠神仙,這個神仙送給他一粒白色藥丸讓她吞下。這粒藥丸“

有光起,視之漸長

”,陳氏太后吞下後便從夢中醒來,把夢境說給了“仁祖”,此時,“口尚有香氣”。第二天“子醜之時”,朱元璋降世。這就是“開篇引首”中寫的霹靂大仙、太祖武德皇帝“下界”,明寫趙匡胤,實寫朱元璋。

王教頭見林子裡有燈光,便看到了史家大院,這座莊

院中

有“打麥場”,就是《明實錄》這段“仙緣”的真實寫照。後文書中,打麥場還出現在桃花村、穆家莊,說的都是朱元璋家的“舍南麥場”。

進了莊院,史家在莊客的帶領下,“

挑著擔兒,就牽了 馬,隨莊客到裡面打麥場上,歇下擔兒,把馬拴在柳樹上

。”書中除了反覆強調“打麥場”外,還再一次寫到了“柳樹”。“柳”在《水滸傳》中更是多次出現,“柳”,就是大明國祚的識別符號碼,因為“柳”,所以,《水滸傳》中的好漢幾乎都冒充姓張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張”諧音“璋”,講的是朱元璋的故事嗎?欲知端的,請看下文。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宋江為何冒充鄆城張三

鄆城王婆以“撮合山”的嘴攛掇,宋江納閻婆惜為外宅。起先,宋江十分珍惜婆惜,沒半月之間,打扮得閻婆惜滿頭珠翠,遍體綾羅。後來,宋江“

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

”。宋江武藝很高嗎?如此愛學槍棒,就與梁山好漢總愛冒充姓張的有關了。怎生有關?請看下文。

因為宋江“只愛學使槍棒”,因而冷落了閻婆惜,宋江的同僚鄆城張三郎乘虛而入,與閻婆惜“打得火熱”。閻婆惜一心只想與張三在一起,又恰好揪住了宋江私通梁山賊寇的證據,敲詐一百兩黃金。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流亡於江湖。

宋押司先去柴大官人莊上,又到了孔家莊避難,最後應清風寨花榮之邀,前往青州清風寨。陰差陽錯,宋江被清風山的強人捉拿。

清風山三個頭領分別叫燕順、王英、鄭天壽,這三個人頭上都裹著絳紅頭巾,隱喻的是“燕王英武真天授”。絳紅頭巾,就是“紅巾軍”,是大明王朝的起家之本

“燕王英武”,就出自《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原文,講的是燕王朱棣。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在清風山上住了一段時間,宋江就到了清風寨副寨主花榮那兒。正月十五元宵節,宋江“夜看小鰲山”被知寨劉高的老婆指認為清風山強人,劉高便將宋江拿下。問及宋江來歷時,宋江說:“

小人自是鄆城縣客人張三,與花知寨是故友

”。

這就奇怪了,奪走閻婆惜的是鄆城張三,宋江卻冒充鄆城張三,這是怎麼回事呢?鄆城,其實不是寫的山東鄆城,而是說的京城禁軍,這其中的細節寓意,請詳見本號其他文章的解讀,此處略去不講。

總而言之,宋江冒充“鄆城張三”,說的是明朝皇帝:按照“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皇位傳承禮律,朱棣“木字輩”這代應當是明朝第二代皇帝,“火字輩”的朱允炆是第三代。但因為“孫立”,朱棣反倒成了第三代皇帝——這都是“鄆城張三”。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水滸傳》“開篇引首”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北宋皇位傳承的話,其中有一個巨大的“錯誤”:“(

太祖)傳位與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太子即位,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

”。

在此,我提一個問題:這段話中,究竟有什麼巨大的錯誤呢?不僅這段話寫錯了,洪太尉誤走妖魔之後,再一次寫北宋皇位傳承時,施耐庵又出錯了:“

後來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駕,無有太子,傳位濮安懿王允讓之子,太宗皇帝的孫,立帝號曰英宗。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

。”

這段話,還是與梁山好漢為何都自稱姓張的有關。那麼,誰又能看出這段話究竟是哪裡寫錯了,施耐庵為何寫錯呢?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張宿、柳宿,都是南方朱雀星宿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這回書中,施耐庵以一首詩,描述了草料場大火,其中寫道:“

初疑炎帝縱神駒,此方芻牧;又猜南方逐朱雀,遍處營巢

”。這句詩中,提到了“南方朱雀”。二十八宿每七宿為一組,其中,張宿、柳宿是南方朱雀七宿之星宿。梁山好漢郝思文,綽號“井木犴”,便是朱雀七宿中的“井宿”。

梁山好漢都是上界星煞下界,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冒充姓張的,是因為這些好漢都是“張宿”中的星宿。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私走延安府”其實是上了梁山,他就是梁山好漢之一,第二任寨主白衣秀士王倫,他當然也能自稱姓張。王進為何是王倫,也請列位看官教正本號其他文章的解讀。

南方朱雀屬火,大明的國運就是“火德王”,所以,梁山好漢四處放火,描述草料場大火中便有“

炎帝縱神駒

”的形容了。大明南京皇城,就是夷平三山,填了燕雀湖而建成。《水滸傳》中的山,多出自南京、北京。比如誤走妖魔的龍虎山,其實是南京棲霞山中的龍山、虎山,尤其是

梁山實寫的是北京石景山,不是山東梁山縣的梁山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王進,應當以“王進”解讀,“進”中之“隹”,就是一種短尾鳥,暗喻的是“燕雀”。也就是說,王教頭一人兩喻,既是奪位的燕王,又是被燕王殺掉的朱雀。朱雀為文書印信,又象徵了朱允炆,他就是“少隹”。

朱允炆在《水滸傳》中就是“朱皇孫”,七十二地煞前三名好漢的姓氏就隱藏著這樣的玄機

。孫立進地煞,不是宋江的“陰謀”,而是朱元璋“孫立”,立孫子做皇帝,從而挑起了藩鎮之亂,奪走了天下太平——施耐庵說,皇帝都是妖魔,大明朱雀之火將熄滅於“水滸”。

梁山大聚義時,一輪大金盤裹著一團火塊,鑽進了水泊之南,這就是大明亡於“金”的驚天大預言,照應了王教頭在史家村看到的二三株大柳樹。

王進、林沖都是禁軍教頭,他們都是因為“柳”而冒充姓張的。王進是看到了柳樹,林沖則是在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之後出場。柳,就是隱寫的明朝,是燕王的明朝。柳即“木卯”,卯是月亮的象徵,也就是《水滸傳》中不斷以中秋、元宵、十五、三五、明月等暗喻的“明”。木,就是燕王這代“木字輩”。張、柳,最淺層次的寓意,就是說的明朝。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隱姓瞞名時,為什麼都自稱姓張?

上文引述的寫北宋皇位傳承的那兩段話,都隱藏著“孫立”

。第一段話中,沒有宋真宗,是“太宗”直接把皇位傳給了赤腳大仙,赤腳大仙是宋仁宗。後面那段話中說,英宗是“太宗的孫”,“的孫”其實是“嫡孫”的諧音。但宋英宗卻是宋真宗“嫡孫”,不是太宗“的孫”。這一段話,還是說的“孫立”。

《水滸傳》“開篇引首”,以及開篇故事中,就暗中交代了故事主題和故事背景,施耐庵以北宋歷史隱伏了明朝的靖難之役,寫的就是南方朱雀被烈火炙殺。所以,梁山好漢從八十萬禁軍教頭開始冒充姓張的,暗喻了他們都是朱家的禁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