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由 成都網警巡查執法 發表于 人文2022-09-09
簡介套路5:炒作概念扭曲“前沿科技”的包裝式謠言由於人們對新興科技的影響格外關注,因此新技術一旦出現,就會成為一些食品類謠言滋生的契機或載體,這類謠言藉助人們對科技資訊認知的不對稱,胡亂解釋、扭曲科學

老梗能吃柿子嗎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又到一年立秋時……

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立秋時節,一些陳年老梗的謠言潛滋暗長,逐漸露頭,藉助節氣更迭的話題熱度偽裝翻新,騙取流量。那麼,這些改頭換面、粉墨登場的季節性謠言都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分辨這些謠言呢?今天,就讓“真真”幫你識別這些謠言套路,避免上當受騙!

立秋後,既有夏天炎熱的餘威,又有秋天干燥的特點,很多人將養生課題提上日程,在飲食方面尤為講究。此時,一些飲食謠言總會紛至沓來,讓人狐疑不定,想吃又不敢吃。實際上,只要瞭解和掌握以下五種常見的食品類謠言套路,我們就能立辨真偽,放心大膽地大塊朵頤。

套路1:利用“食物相剋論”炮製偽科學式謠言

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在眾多食品類謠言中,利用“食物相剋論”這種偽科學炮製的各種謠言可謂大行其道,獨佔鰲頭。“菠菜和豆腐不能同時吃”“螃蟹和柿子不可同吃”等所謂傳統禁忌的說法在民間一度口口相傳,流傳甚廣。但實際上,“食物相剋論”既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得到實踐證實。大家看到“A類食品不能和B類食品同吃”的說法時要小心,不要中了偽科學的圈套。

套路2:化身“標題黨”的聳人聽聞式謠言

很多食品類謠言為提高關注度,經常在標題上玩套路。比如“別再吃了,xxx含劇毒”“難以置信!xxx致癌!”“多吃xxx死得快”……這類謠言大多冠以“致癌”“劇毒”等危言聳聽的誇張標題,將某種食物與中毒、疾病甚至死亡聯絡起來,抑或虛構、誇大某種食物的保健作用,其目的都是為了吸引眼球,產生震懾效果,騙取人們的信任。今後看到諸如此類的誇張標題時,大家就要提高警惕,注意斟酌其內容的真實性。

套路3:違背科學常識的無厘頭式謠言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違背科學常識的無厘頭式謠言總能被大量關注,例如此前盛傳的“蝦蟹注膠”傳言就頗具代表性。根據科學常識,我們知道蝦蟹的生命力非常脆弱,如果被打針注膠,不出幾分鐘就會死掉,而且活蝦蟹和死蝦蟹的價格懸殊,實在不值得商家費勁冒險增加微量的重量。這類無厘頭式謠言之所以會被廣泛傳播,一方面說明人們對待食品安全問題抱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謹慎心態,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某些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八卦獵奇心理。實際上,由於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給了此類謠言巨大的傳播空間,消費者面對可能危害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異常敏感,很容易在焦慮和恐慌的情緒下陷入“輕信謠言→驚惶失措→傳播謠言”的鏈條中。“真真”提醒大家,遇到此類無厘頭的說法時,一定要保持理性判斷,運用科學常識仔細辨別。

套路4:所謂“有圖有真相”的虛構式謠言

在新媒體環境下,一些製圖和短影片類應用得到井噴式發展。然而,不少食品類謠言卻藉助便捷的圖片處理和影片製作軟體移花接木、百般偽裝,相比純文字謠言更具蠱惑力。這類謠言往往打著“眼見為實”“有圖有真相”的幌子虛構內容,“消費”網民,收割流量。因此,面對那些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食品類短影片時,大家不如等待“官宣”結論,切忌隨手轉發,避免讓謠言誤導更多受眾。

套路5:炒作概念扭曲“前沿科技”的包裝式謠言

由於人們對新興科技的影響格外關注,因此新技術一旦出現,就會成為一些食品類謠言滋生的契機或載體,這類謠言藉助人們對科技資訊認知的不對稱,胡亂解釋、扭曲科學。比如有關“飲用富氧水更健康”的說法,其實是一些不良商家為瘋狂逐利採取的虛假宣傳。實際上,富氧水之所以富含氧氣,是因為壓強發生了改變,一旦開啟瓶蓋,壓強恢復正常值,氧氣揮發到空氣當中,所謂富氧水和普通飲用水的區別也就不大了。因此,只要大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就能識破套路,“智”止謠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