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由 小欣歷史館 發表于 人文2022-09-08
簡介二、東晉時期的隱士文化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典型的“亂世”,而“隱居”也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

理過其辭 淡乎寡味是誰對誰的評價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中古時代最浪漫、最神秘的時代,在這段時間裡,因為政治上的壓力,士大夫們開始尋求新的生活方式,他們將自己置身於深山老林之中,用大自然的自然之美來淨化人間的汙穢。

在這段時間裡,隱居的風潮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體系,不僅僅是那些隱居山林的隱士,就連那些在朝堂上的讀書人,也都在幻想著能夠在山林中逍遙快活。

這些隱士和與他們一樣超脫世俗的文人,共同構成了獨特的隱士文化,並被後人所稱頌。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一、東晉時期的“隱”

漢魏時期是中國政治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兩漢時期儒家思想的興盛,促使文人墨客紛紛進入朝堂,以求在政治上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到了東漢末期,魏代漢建國,司馬家族代替魏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晉王朝。

空前的隱逸風潮

在魏晉南北朝,“隱”思想作為一種“顯學”盛行於世,並逐步滲透到各個階層、各個領域。隱士的數量之龐大,在歷史上記載的隱士多達百餘人,其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社會、政治環境、士人的意識卻是其中的兩大關鍵。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士人和文人之所以大量的隱居,歸根到底是因為政治的緣故,他們吸收了儒家、道家的“隱居”觀念,並與當時興起的“玄學”相結合。

司馬家的政治壓制,使儒家權力急劇下降,老莊的“任自然”、“重人格”、“藐視”等哲學意蘊,為魏晉南北朝文人提供了一種精神上的支援。這不僅是士大夫們的理想歸宿,也是儒家失落計程車大夫精神世界的補充,是一種心靈的迴歸。

魏晉南北朝延續三百多年,其間政權更迭頻繁,南北、漢族、胡族等諸種不同,故隱逸現象、隱逸原因也不盡相同。不同朝代的隱居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一部分人的“隱居”只是為了達到“經世致用”的目的,但其對後代文人的政治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讀書人們都是讀書人,他們野心勃勃,想要建功立業,但是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他們卻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野心,選擇了隱居。他們看似被動,實則充滿了上進心。

司馬家族改朝換代,建立了自己的勢力,而且還受到了來自上層的壓力,當時的讀書人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選擇隱居。雖然身在江湖,但他們的心卻在這個世界,他們的歸隱,更多的是因為對上位者的怨恨,以及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

其中有些是真的隱居避世,有些是藉著隱居的名義博取上層的關注,想要走“終南捷徑”,另一些則是真心向往清靜的文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兩種形式形成了一股空前的“隱士風潮”,形成了一種“隱世”的文化。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2。隱士的居所

據《晉書》,《南史》,《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在東晉,隱居的隱士共有89人。他們的藏身之處,大多都是在山清水秀的山林中,並不是隨意挑選的,而是分散開來。

根據學者的研究,東晉南朝時期的隱居地分佈模式為:廬山,鐘山,衡山,虎丘山,天台山,羅浮山,茅山,長江中下游沿江長江中下游沿海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分佈。

這些地方,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可見那些隱士為什麼要隱居深山。第一,就是隱居,雖然東晉是一個比較安定的國家,但也是一個政治黑暗、政治混亂、戰亂不斷的年代,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上流社會的叛亂,會把江南變成一片死寂的煉獄,白骨成山。在這種社會里,讀書人不能為朝廷效力,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所以他們只能選擇明哲保身,被動避世,隱居深山。

山川河流,山川河流,都是最好的去處,也是最好的去處,也是最能緩解人的疲勞和緊張感的原因,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願意隱居在深山之中,尋找心靈上的自由。在這些人當中,最有名的就是葛洪和陶淵明瞭。

其次是美學,在東晉時期,玄學的興起,其根本精神是“順應自然,返璞歸真”。這一精神對當代美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文人墨客紛紛選擇隱居,以求超脫,陶冶情操。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第三,成仙,在東晉和南朝,人們追求長生不死,甚至飛昇成仙,所以他們會在仙界中修煉,以達到自己的目標。仙人出沒的地方,就是那些與世隔絕的深山、洞天、洞府。

在東晉的許多隱士中,有許多人為了長生不老而隱居山林。還有葛洪,他曾走遍徐,豫,荊,襄,江,廣諸州,以求神術仙方。

四是研習,東晉南朝的隱士大多是窮困潦倒、無法入宮的讀書人,讀書讀書自然是家常便飯,尤其是在這幽靜無人打擾的深山老林裡,更是一種極好的學術氛圍。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們生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沒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所以他們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總之,他們出於不同的目的,選擇了這些隱居之所,他們的才智和知識,並沒有隨著他們的身體而消失,而是在深山老林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隱居文化。

二、東晉時期的隱士文化

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典型的“亂世”,而“隱居”也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大量的隱士以不同的行動來闡釋他們的隱居思想,當然,這與政治的動亂、腐朽、玄學思想的影響有關。但是,這些隱士文化又與中國本土文化的某些融合,構成了一種新的文化趨勢。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深山老林中的文化交往

隱士在東晉社會中的地位一般都很高,加之當時的偽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對能人和賢人的關愛,故意將隱士的身份抬得很高,表面上也很尊重他們之間的文化交流。當時的士大夫們在山林中吟詩作對,研究文學歷史,探討老莊的哲理,經常舉辦講座和講座,以促進文化的交流。

雖然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但是隱士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他們依舊將自己的生活當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他們與生俱來的安居樂業的思想,與其說是一種享受,不如說是一種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最好的證據就是“老林中有鳥,魚兒在深淵”。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在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靠種地和打獵為生,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透過傳授知識、採藥、賣藥等方式來維持自己的隱居生活。在森林中,他們的生活雖然沒有城市那麼便利,但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卻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這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文人與農民之間的交往,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而他們也留下了許多關於農耕、打獵的詩詞,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遺產,並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隱士把隱居文化和農藝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文化現象。

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真正的隱士文化

2。隱士的精神面貌

名教與天道對立、不可調和,魏晉名士們為對抗司馬氏所倡導的虛偽名教,故意表現出一種放蕩不羈、不拘小節的姿態。隱士們講究的是道義,很少會做違背禮儀的事情,他們大多隱藏在山林村社、郊外,遠離官府和世家,士族和上層的腐朽風氣並沒有對他們造成任何影響,讓他們保持著最原始最純粹的天性。

隱士也提倡節儉,反對奢靡。因為自從武帝時代開始,奢靡和浮華的風氣就變得更加嚴重,士族統治集團的奢靡和貪慾,也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指責。隱士們為了對抗上層貴族的奢華,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簡單的生活,這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道風景線。顏回吃著豆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

而且,那些隱士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們都是行俠仗義,逍遙自在,身邊的朋友朋友有難,都會慷慨相助,樂於助人。

他們不但堅守著自身的高尚、寧靜,而且用自己的行動、思想、行動,對身邊的人產生深刻的影響,對他們的智慧、教誨,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他們的品德修養,改善了他們的社會風氣。

三、總結

隱士的高尚品格、端莊的風度,一直是世人敬仰的,他們不慕權貴,安貧樂道,安居樂業,安居樂業,在魏晉南北朝的貪官汙吏、追名逐利的社會里,他們就象一汪清泉,從深山老林裡徐徐流過。

雖然東晉時期的隱士文化看似消極、與世隔絕,但其獨特的精神風貌和獨特的文化內涵,仍值得今人緬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