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中國潮音》裁縫鋪改編老歌出圈:現在無法定義“國潮音樂”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人文2022-09-03
簡介此後,節目中裁縫鋪和邢晗銘帶來了新版《漫步人生路》,全新的改編不僅給琵琶和古琴“通了電”,在開場還選用揉紙團的音色代替腳步聲,營造出極強的“氛圍感”,這首鄧麗君老歌的改編也迅速登上熱搜

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潮音》中,率先出圈的舞臺是由美籍女歌手唐伯虎Annie和裁縫鋪樂團合作改編的《新梅花三弄》。這一版在保留了原版曲目的基礎上,還加入了唸白與戲腔,引發眾多討論。此後,節目中裁縫鋪和邢晗銘帶來了新版《漫步人生路》,全新的改編不僅給琵琶和古琴“通了電”,在開場還選用揉紙團的音色代替腳步聲,營造出極強的“氛圍感”,這首鄧麗君老歌的改編也迅速登上熱搜。日前,裁縫鋪樂團成員盧笛、馬夢琪 、王瑾琦接受媒體採訪,對於把經典老歌進行全新改編,裁縫鋪坦言,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讓改編音樂不破壞原曲。

《中國潮音》裁縫鋪改編老歌出圈:現在無法定義“國潮音樂”

裁縫鋪樂團和邢晗銘(紅衣)合作《漫步人生路》。

新京報:

你們的影片基本上是沒有人聲,是純音樂,節目裡像《新梅花三弄》裡面你們也唱歌了,當時為什麼打算開口唱歌?

盧笛:

本來我們樂團的方向是希望研究純音樂的部分,這個部分是國內稀缺性很高的呈現方式。在節目中是因為賽制的關係,《中國潮音》的舞臺是希望有一些融合性和實驗性,我們進行組隊以後有翻唱環節,這個環節當中給到了這樣的賽制規定,來了就遵守遊戲規則,也就張嘴唱了。

新京報:

《新梅花三弄》中的風鈴首尾呼應,中間也會用到風鈴,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馬夢琪:

我覺得風鈴的出現是給曲子增加一些故事性和畫面感,讓人在風鈴聲中能夠有一絲聽音樂的心情,去想想音樂外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散發一些思緒,我覺得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

《中國潮音》裁縫鋪改編老歌出圈:現在無法定義“國潮音樂”

裁縫鋪樂團和唐伯虎Annie合作《新梅花三弄》。

新京報:

你們的改編裡用A4紙摩擦,模仿腳步聲,搭配《漫步人生路》,氛圍感營造得很足。在改編上是不是特別注重意境?

盧笛:

這是我的一個方式,我做音樂的邏輯是,互相之間一定要有某種聯絡,可能跟我曾經學京劇有關係,比較注重起承轉合,完整的邏輯。設計上的功能和風鈴是一樣的,一個聲音、一個頻段,人體跟它連線的時候是有一些想象空間去讓你產生共鳴的。

新京報:

怎麼看“國潮音樂”,你們覺得自己是這條路上的探索者嗎?

盧笛:

這個事大家都在探索,沒有辦法現在給一個定義,大家都在做這個新的嘗試。如果是能夠被一呼百應,流行起來就是一股潮流。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吳興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