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古代教書育人的標準是什麼?168年前的南陽人這樣說……

由 直播南陽 發表于 人文2022-08-29
簡介”趙炳蔚字燦如,世代居住於南陽郡東曹家莊(今紅泥灣鎮曹莊),他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其胸懷十分寬廣,因此弟子們認為其“氣量汪洋渾厚如萬頃之波”

處之晏然什麼意思

寒假將至,期末考試成績如何,既檢驗了學生學習成果,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

古代沒有統一的期末考試,如何分辨哪些老師是名師呢?方法之一就是——德教碑:對那些品德高尚、治學嚴謹、潛心育人的老師,弟子們往往籌資樹德教碑以感念師恩、彰顯教績。

在宛城區紅泥灣鎮發現的一通清代德教碑便是如此,碑刻不僅體現了尊師重教的傳統,而且碑文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教育理念以及為人師表者自身的仁孝禮義等品德,在如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古代教書育人的標準是什麼?168年前的南陽人這樣說……

學高為師,刻苦學習成宿儒

這通德教碑立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網友“天賜寨主人”特意拓下了碑文,“碑文文辭優美,且以例項論證,很有教育意義。”該德教碑為在道光二年(1822年)中得舉人的趙炳蔚之弟子們所立,碑文簡要講述了趙炳蔚生平,包括治學、教書育人、孝敬父母及為人處世等。

碑首“春風時雨”四個字,便表明了此碑是要稱頌師長的教誨。“先生諱炳蔚,字燦如也。世居宛郡東曹家莊,南峰其別號也。夫天資粹美,喜怒不形,氣量汪洋渾厚如萬頃之波,人莫得窺其涯岸……”趙炳蔚字燦如,世代居住於南陽郡東曹家莊(今紅泥灣鎮曹莊),他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其胸懷十分寬廣,因此弟子們認為其“氣量汪洋渾厚如萬頃之波”。

趙炳蔚幼時學習,誦讀若遇到難點,便立窗前聽別人讀,以此來增添見識,一番努力後終於成為一代宿儒。“初應童子試,輒列前茅,弱冠即補弟子員,尋食廩餼,道光壬午鄉薦亞元……”從這幾句可以看出,趙炳蔚在童試中總是名列前茅,20歲遞補弟子員,因此享受官府所發的膳食津貼,在道光二年鄉試中了舉人,且名次靠前。

“天賜寨主人”告訴記者,清光緒《新修南陽縣誌》記載有趙炳蔚:“不僅他本人中舉,他的門生裡也出了好幾個舉人,縣誌均有記載。為他立德教碑的弟子多是有成就的。”趙炳蔚家境貧寒,雖然中了舉,但三次赴會試未中,便毅然決定以教書為生。

古代教書育人的標準是什麼?168年前的南陽人這樣說……

清光緒《新修南陽縣誌》 關於趙炳蔚的記載

古代教書育人的標準是什麼?168年前的南陽人這樣說……

身正為範,品德高尚名四方

該德教碑不僅簡要講述了趙炳蔚就學及參加科考過程,更重點講述了他孝敬父母及教書育人方面的事蹟。

趙炳蔚對父母極為孝敬,父親有病時,他精心侍奉,“湯藥必嘗而後進”。當時正是隆冬天氣,他晚上也起視探問數次,“子弟欲代其勞,先生曰非親身之心不安也”,子弟想替替他,他卻說自己不親自照料心下不安。趙炳蔚的母親身體一向強健,偶得疾病,他獲悉後趕緊從教學的書館回去時,母親卻已經去世,他因此引以為憾,服闋(古代三年之喪滿)後仍戒葷酒數年。不僅孝敬父母,趙炳蔚對他人也非常厚道,本族有貧困者,他動輒予以資助,不在乎自己衣食足不足。

古代教書育人的標準是什麼?168年前的南陽人這樣說……

趙炳蔚名氣日漸大起來,前來就學者“履滿戶外”。他教學遵照鹿洞成規,“循循善誘”,因此,南陽、唐河、方城等地方,“考試冠軍者,大半出其門下,凡經先生口講讀書者,皆能卓然成立,若孝廉胡潤之、李吉甫報傳腿其尤著也”。有人請教趙炳蔚何以能培養出眾多有成就的子弟,趙炳蔚說,他的依據就是“聖門因材施教、孟子勿忘勿助”。尚書許壁常滇生是趙炳蔚考舉人時的主考官,對趙炳蔚很厚待,有人想透過趙炳蔚託許滇生辦事,不肯攀附別人的趙炳蔚華環立笑著拒絕了。他有五個兒子,其中一個是廩生、一個是郡庠生;五個孫子都以儒學為業。由於兩個兒子先後死去,趙炳蔚家境漸漸困窘,但“先生處之晏然也。設帳四十七年,終日危坐未嘗有惰容”。這樣的先生的確令人尊重,與其同年中舉的一名名士即稱讚他“德盛禮恭”。

古代教書育人的標準是什麼?168年前的南陽人這樣說……

為趙炳蔚立碑的不少學生 縣誌也有記載

高中教師、南陽書畫家趙顯志是趙炳蔚後人,他說,先祖趙炳蔚的事蹟,家族一代代都傳頌了下來,趙氏後人在醫學、文學、藝術、教育等行業都代有才出,“可以說先祖趙炳蔚無論是為人還是治學方面,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全媒體記者 / 李萍

編輯 /齊傑

初審 / 周若愚

終審 / 柏伴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