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由 大話說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8-21
簡介開封城自身的防禦架構由於開封城地處平原,無險可守,因此宋朝的歷代統治者都極為重視其軍事防禦功能,都城東京由外城、內城以及皇城三道城垣構成,為了加強其防禦功能,北宋王朝對東京城精心構築了“前有堅城,後有重兵”的防禦體系,在城牆防禦系統上精心設

宋代的開封城有幾道護城河

宋代作為我國曆史上經濟繁榮的朝代,一直被質疑為軍事力量孱弱,被冠以“弱宋”的頭銜。但是事實上,北宋的孱弱在於其經濟實力未能轉換為軍事資源,並且由於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使得北宋在軍事地理上處於絕對的劣勢。宋朝定都開封,本就是處於經濟軍事選擇兩難局面下的無奈之舉,舍軍事而保經濟使得開封城的都城防禦更為嚴密。

北宋定都開封后,開封作為軍事重鎮並沒有前代長安的“山河之險”,必然需要構建綜合的城池防禦體系來進行保護,開封的都城防禦包括北方防禦區建設、京畿核心區防禦以及皇城防禦,值得一提的是,開封府的城池防禦體系已經比較完整。但是在遼金的強大兵鋒之下,固若金湯的城池卻沒起到作用,“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的教訓發生在北宋的身上。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定都開封:軍事經濟兩難選擇下的無奈之舉

自古以來,都城都是封建社會統治的中樞神經,關係到政權對於國家疆土的控制以及行政號令的傳達,國將興,必然重視都城建設,盛唐時期的長安聲名遠達域外。墨子曾說:“食國者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國之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這句話點出了王朝建都的三個條件,即自然形勝、經濟腹地以及都城在所屬政權的位置。雖然說政權興亡“在德不在險”,但是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卻不可小看。

開封古稱大梁,戰國時期的魏國都城,自古便是建都的形勝之地。司馬遷曾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開封就位於三河之地。城池大多因水而建,開封位於華北平原與黃淮平原的過渡地帶,黃河以及汴河蔡河縱橫其間,因此更方便物資的轉運。唐中葉以後,尤其是安史之亂平定後,經濟中心的南移愈加明顯,而都城對於南方的物資供給也更加依賴,開封得益於發達的水系條件成為京師物資供應的關鍵。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開封從唐朝之後開始成為南北物資溝通的樞紐,唐都長安,雖然關中平原號稱沃野千里,“然其土地狹,所處不足以給京師”。而開封則是當時漕運四河的集中點,它溝通江淮,南方地區的糧糴,都由開封供給京師。此時的汴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北宋王朝存亡與否的生命線,“乃建國之本,非可與區區溝渠水利同也”。此外,開封位於天下中心之位,方便臨制四海,以開封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有利於加強對於全國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遏制地方勢力的膨脹,北宋都開封也有維護中央集權的需要。

唐朝以前,中原王朝面臨的軍事威脅一般來自於西北地區,南方則很少形成大的邊患,因此秦漢時期的國防重點在西北。唐朝定都長安有方便軍事力量的調署,便於就近指揮以防備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考慮。但是到了唐以後,遊牧民族的威脅逐漸由西北轉到東北,契丹人開始崛起,並趁中原王朝內戰佔據了燕雲十六州,將中原的北邊防禦體系撕開。

正是在以上政治經濟兩難的處境下,北宋不得不考慮解決眼下,定都開封至少可以在經濟上支撐起龐大的都城,彌補先前洛陽、長安的不足。但是,開封四周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形,對於都城防禦卻是極為不利的,“燕薊以南,平壤千里,無名山大川之阻,蕃漢共之”,從而使開封“常有戎馬在郊之憂”。兩次雍熙北伐失利後,如何加強北宋都城開封的防禦,使其免受戰火屠戮,便成為了擺在檯面上的現實問題。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開封城的藩籬:完備的防遼體系

從軍事上的威脅來看,北宋主要面臨著遼和西夏兩個少數民族政權的武力威脅。西夏毗鄰北宋的陝西路,但是其土地貧瘠,人口較少,再加上關中之地的險要,西夏政權雖然如同狗皮膏藥一般讓北宋坐立難安,但始終是肘腋之疾。而遼國就不一樣了,自從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北宋便失去了御遼的屏障。

為了收復燕雲失地,宋太祖時期便建置封樁庫,為的是向契丹贖買,契丹自然不願買賣長城這條生死線,北宋只能在北部邊境河朔之地“歲屯重兵。到了宋太宗時期,曾經準備了兩次大力伐遼,但是終究以失敗告終,轉向消極防禦後便開始構築對遼防線。

遼國的優勢在於其日行千里的騎兵,因此阻塞騎兵的行進便是防線構築的重點所在。當時的北宋河北路,與契丹接壤,有著大量的河川、湖泊以及沼澤,北宋便將其挖通連線後,“資其陂澤,築堤貯水為屯田”,成為阻礙遼軍前行的重要防線。宋遼澶淵之盟後,歷代王朝不斷對其加以完善,綿亙七州軍,屈曲九百里”,儼然是一道阻止遼騎南下的“水上長城。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除了塘泊以外,宋朝還在河北路的滄州以及霸州、雄州一帶設定榆塞,在這些地方“專植榆柳”,限制契丹騎兵的行進。熙寧元年,宋朝又下令在“保州塘泊以西築堤植木凡十九里”,大力營造林帶,並禁止砍伐,以至於這裡茂密成林,險固可恃。這一道綿延東西的綠色長城,一直髮揮著阻遼南下之功能,只是童貫時的砍伐,才使金人鐵騎南下無阻。

河北路的城池防禦構建

北宋的中央集權演進,對內來說就是京畿以及周邊地區的關係處理,而“守內虛外”是北宋上下一以貫之的國防政策,北宋集重兵於京畿,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對於地方的威懾,而地方自然是為了中央安全而服務的。對於北宋而言,疆域大致可以分為京畿核心區以及北方防禦區和東南供給區,河北路、河東路以及陝西路,可以說是京畿地區的安全根本所在。而在這三路之中,河北路直面北面契丹的壓力,可以說是防禦的重中之重。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北宋河北、河東、陝西,呈扇形分佈在京畿開封以北,從東到西構成一組戰略防禦一帶,構成北方綜合防禦區。北方三路事關國家存亡,因此三路每年都會有朝廷在東南地區征斂的大量錢穀,而這為加強城池防禦提供了條件。

定州位於太行山的東麓,華北平原的中部,因為地理上與遼毗鄰,成為河北地區防禦的重鎮之一。在軍事防線上,以雄州、定州為代表的河北重鎮為第一道防線,為的是能夠在敵軍來襲時做好準備,及時調兵增援。在防禦工程上,除了邊塞塘泊以及榆林外,這些軍事重鎮一般設定了多重的軍事防禦點,並且修繕城池加強了城池防禦。

在以城池攻防戰為主的冷兵器戰爭時代,軍事樞紐的地位往往關係到整個戰局的安危,而以大名府和澶州為主的開封北境,則成為抵擋遼軍進攻的第二層防線。大名府是宋東京和遼南京之間郵驛的必經之路,大名府在燕雲十六州丟失後,成為扼守中原的門戶,抵禦遼軍進攻的前哨。而澶州則是京畿的最後一道防禦據點,北宋北門除澶州之外再無防城屏障,開封暴露在強敵契丹眼下,遼軍可朝發夕至。“澶淵之盟”簽訂過程中,北宋大名府戰略要地的位置始終屹立不動,給遼軍後方以很大的軍事壓力,山西及河南各路援軍才能陸續趕赴澶州,由此可見大名府以及澶淵在京畿防禦上的重要地位。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為了加強這些地方的防禦,防備遼國劫掠河朔,北宋政府屯重兵於定州以及大名府等戰略縱深要地。所謂“河北自石晉失燕薊之險,無所固守,是以蓄兵愈多,積糧愈厚”,早在雍熙三年君子館之戰宋軍失敗後,北宋便把河北的衛戍部隊增加了一倍。後來軍隊人數進一步增加,這些部隊主要佈防於河北三十六州軍中的十九城,京畿之地的禁軍還輪番到河北屯戍,進一步加強防衛力量。並且,河北地區還有大量的鄉兵,鄉兵戰鬥力很強,有河北“一寨之戶之勇,過於禁兵十人”之說。

開封城自身的防禦架構

由於開封城地處平原,無險可守,因此宋朝的歷代統治者都極為重視其軍事防禦功能,都城東京由外城、內城以及皇城三道城垣構成,為了加強其防禦功能,北宋王朝對東京城精心構築了“前有堅城,後有重兵”的防禦體系,在城牆防禦系統上精心設計,多種防禦設施層層套疊,形成嚴密的軍事堡壘。高牆以及深壕只是基本操作,開封城還仿照邊城在城門外增設甕城,並且在城牆之上布有敵樓、馬面,城門之外還有護城河和吊橋,軍事防禦措施一應俱全。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外城作為京師軍事防禦的第一層,自然防禦功能更加完備,在宋朝,有史料記載的對外牆便有十餘次不同規模的增築和修繕。宋代是火藥技術成熟和普遍推廣的年代,火器的廣泛應用給宋代的城池防禦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宋代的城牆多用鑽石,城牆改為大規模的城磚包砌,同時在高度上不再增加,而是變得更加寬厚。

城門是城防最薄弱的環節,守城以城門為重點,攻城自然也以以城門為重點。為了保護城門,在城門外修築一個小城,將城門包圍起來,這小城稱作甕城,宋時東京外城共有十二座城門,每座城門都配有專門的甕城用於防守。

此外,北宋還在城牆上廣佈城垛以及馬面、女牆,宋外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密置女頭”,為了就是消除城防的死角,四邊形的城牆本身不利於防禦,凸出城牆外的馬面是阻止遼軍攻城的有效防禦據點。為了及時的偵探敵情,開封城牆上還分佈有大量的角樓,既可以避免城牆瞭望的死角,還能藏弓箭防火,一體兩用。

宋朝定都開封,無險可守,如何防禦遼軍的進攻?

京師開封水系環繞,自然也可作城池防守之用。宋神宗時期,北宋在增修外城的同時,還大舉挖壕溝,城壕的開浚,使得高大的城牆之外又有渠水圍護,形成護城河,戰爭時期敵兵難以驟然攻城,便能夠當成外城軍事防禦的緩衝地帶。不僅如此,宋朝還在東京城專門設定“修治京城所”,下轄兵士萬人,為京城防禦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