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一代儒學宗師的“太虛即氣”

由 雲羽芊 發表于 人文2022-08-21
簡介張載的“氣本論”是對中國古代氣化論的繼承和創新,他的理論特色在於取消和否定了,在氣之上還有所謂的形而上本體,無論這個本體是叫道、理、虛、無,對於張載來說,“太虛即氣”的命題意味著氣就是本體,他據此批判了道家和佛家的觀點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是誰說的

本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理學重要奠基人張載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思想世界吧。

張載,字子厚,祖籍大梁,生於長安,因久居陝西眉縣橫渠鎮講學,世稱橫渠先生。其學派的學說被稱為

“關學”。

張載少有大志,無所不學。當時的西夏經常騷擾北宋邊境,張載對大宋消極退縮、苟且偷安的做法非常不滿。因此,他努力鑽研兵法,曾一度計劃組織人馬對西夏發動軍事進攻。十八歲的張載上書進見范仲淹,范仲淹見到他以後,知道他以後必成大器,就反問張載,

“儒者自有明教,何事於兵!”意在引導他不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而是建議他研讀儒家經典,尤其是《中庸》。

張載回去以後,立志求學,認真研讀儒家經典,但又覺得僅僅讀儒家的書還不夠,因此,他還出入於佛老之學。後來,他在赴洛陽與程頤、程顥共同探討道學之後,自信的說,

“吾道自足,何事旁求!”於是,當以儒學為宗。諸多經典當中,《周易》對張載的影響最大,他最為重要的著作名為《正蒙》,表達的就是,童蒙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純正無邪的品性,以確立成為聖人的基礎。

張載在宋明理學家中的獨特地位,在於他是

“氣本論”或者說“氣一元論”的創立者。他的思想體系建基於“太虛即氣”的命題。他認為,有形有像可見的萬物,以及看來空虛無物的太虛,他們都是“氣”構成的。正所謂:“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所以“知太虛即氣則無無”。

張載的

“氣本論”是對中國古代氣化論的繼承和創新,他的理論特色在於取消和否定了,在氣之上還有所謂的形而上本體,無論這個本體是叫道、理、虛、無,對於張載來說,“太虛即氣”的命題意味著氣就是本體,他據此批判了道家和佛家的觀點。他認為,“道家,虛能生氣,有生於無。”的觀點都是在氣之上,又懸置了一個“虛”或者“無”作為本體,因此存在割裂體用的弊端;而“佛家,將萬物視為現象、為虛幻”的觀點,以虛無為本體、為真實的看法也是沒有看到太虛和萬物之間,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關係。

為什麼太虛之氣可以生生變化不已?為什麼太虛之氣可以生成宇宙萬物?張載給出的答案是

“一物兩體氣也”也就是說,氣是包含陰陽對立兩端的統一體,一中含兩、兩在一中。顯然,張載氣本論的天道觀是服務於他對儒家倫理道德的詮釋,然而他又是怎樣從“太虛即氣”的天道中推出為人之道呢?下一篇文章中我們接著探討。

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關注我,精彩不容錯過!

一代儒學宗師的“太虛即氣”

一代儒學宗師的“太虛即氣”

一代儒學宗師的“太虛即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