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由 貝的影片 發表于 人文2022-08-13
簡介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讓孩子上頭卻讓父母頭疼的“討價還價”

如何在談判中討價還價

週末朋友剛坐穩,就已經按捺不住開始吐槽自家兒子。

“攤上了個討價還價的孩子真是太煩人了,幹啥啥不行,討價還價第一名”。

為了維護中年老母親的友誼,我真心實意地也應和了一句“誰家不是呢”!

畢竟中年母親們最快的回血方式,就是坐在一起吐槽自家隊友和熊娃。

(早上)“媽媽,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刷牙?”

“不行,每天都得刷。”

(晚上)“我今天早上已經刷過牙了,可以不用刷了。”

媽媽,我可以不吃菜嗎?

媽媽,我可以剩一點嗎?

飯菜你是食之無味,但薯片餅乾巧克力我看你是拆了一包又一包。

刷牙收拾玩具寫作業磨了又磨,遊戲、動畫片倒是分秒必爭,寸土不讓了?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讓孩子上頭卻讓父母頭疼的“討價還價”。

每次我們一聽到孩子討價還價,就氣血上升,感覺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不行,再討價還價,什麼都沒有。”

硬拗——娃崩潰更難收場。

“行,就一會會兒啊。”

妥協——一會兒以後,還會有下一個一會兒等著,論見縫插針,大人永遠鬥不過孩子。

其實,大可不必頭疼。

孩子到了某個階段,

喜歡和父母討價還價是很正常的,這是孩子思維開始逐步成熟的標誌。

不僅如此,它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呢。

因為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

01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有了突破性發展

小baby之所以不討價還價是因為「不會」,一旦被拒絕,他們只會靠不停地打滾哭表示抗議。

我家DD現在就是這個模式,結果只有兩個:妥協他、或者拒絕,連商量一下,互下臺階的機會都木有。

比起他,CC這種現階段會表達不滿和想法、會理性討價還價,不輕易暴走的小盆友簡直友好太多了。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02

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開始線上營業

有些人平常看上去厲害,但一到嘴上跟人battle時,立馬就不行了。

因為跟人battle,可不只是靠嘴皮子,需要腦瓜子也得跟上。

你提一個要求,孩子大腦立馬高速運轉,提出自己的條件。你不同意,他立馬再根據你的反饋調整自己的方案,並在反覆的交涉中摸清你的底線、說服你,從而達到“共贏”。

這不妥妥的社交小達人潛質嘛?

如果父母對討價還價的行為零容忍,反而是變相地告訴孩子“協商沒用”,動腦筋思考辦法不被認可。

既然“好好跟你說”,換來的是粗暴拒絕,他當然就只剩兩條出路。

要麼奮力反擊——誰也別好過,一起魚死網破,最後孩子也只能學會父母粗暴的溝通方式;

要麼沉默隱忍——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最後孩子變成習慣性妥協人格。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我知道你要問了。

若是縱容孩子“討價還價”的行為,孩子會不會覺得父母的權威可以隨意觸犯、父母定的規則也可以隨意打破,將來會更加得寸進尺?

所以啊,正確的迴應,就十分重要了!

1、討價還價也是要有底線的

底線就是死規定,就是無條件必須做的事情,沒商量,不樂意也得這樣。

安全和道德就是永遠的底線。

比如:玩危險的東西、不坐安全座椅、打人、對人沒禮貌、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等等……

只要你堅持幾次,孩子就會知道這類事情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他自然就放棄抵抗了。

我家DD現在坐安全座椅就是這種情況,上去就掙扎著要出來。

好,你出來,車就熄火,咱就別去玩了,咱就大眼瞪小眼坐著。

父母也不需要動怒,就是堅持:坐好就走;坐不好,對不起,車也有它自己的脾氣。(嗯,老母親身上的鍋夠多了,能甩一個是一個)

2、討價還價也需要原則——這條紅線不允許

“你不讓我看動畫片,我就不吃飯了”。

“我就要這個挖掘機,你不買我就不走了”。

好像孩子最初都喜歡用這種直接的方式。

相信沒有哪個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不會炸毛,再搭配上撒潑打滾,真的在心裡能把孩子揍千遍萬遍。

但在我家,

用威脅的方式進行的討價還價是不允許的。

這不是有策略的談判,這是不講理……

這種情況,千萬不要輕易妥協。

一旦妥協,孩子就會習得這種威脅父母的方式,以後氣死人不償命的後患簡直無窮無盡。

儘管如此,C媽還是不提倡粗暴拒絕,畢竟孩子不是一上來就能擁有完美談判經驗的。

我們只需要明確告訴孩子,

這個不好使

,然後,

給他指條明路

、給個臺階下。

“吃飯是你自己的事情,就算你不吃飯也不能再看了。威脅是無效的,你不如再想想,有沒有其他雙贏的辦法”。

“你不走,咱倆就一直坐這看,不該買還是不會買。因為家裡類似的挖掘機已經很多了,我們沒有一直買買買的理由,除非你說出一個。”

引導孩子更進一步的思考,而不是迷失在“我就要、我就要”的執拗裡。

只要他開始思考、提條件,談判才能見招拆招。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可允許的條件下,讓孩子適當地討價成功。

成功的“協商談判”,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的社交掌控感。

經典育兒書《遊戲力》認為,讓孩子獲得一定的掌控感,有助於他們變得更自信。

但,這也需要技巧。

01

別急著拒絕,多問為什麼?

別看DD平常是個潔癖怪,玩完的玩具、看完的繪本一定要立馬放回去。

但有時候也會撂挑子,有一次就是他倆看完的繪本散了一地,也沒見他收拾。

我就說“DD,把書收拾起來哦”。

結果,DD絲毫不動,跟沒聽見似的。我只好又走到他面前重複了一遍。

“DD不收拾,姐姐收”。

“咦~你這孩子今天咋事兒多了”。(當然心裡話,沒說)

“為什麼DD今天不收拾了呢?”

“是姐姐玩的”。

得,你看再小的孩子他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因為繪本是姐姐看的,他不要整理,人家也沒錯。

“DD也看了呢,也是需要收拾的,我們和姐姐一起收拾好吧”。

有時候孩子拒絕了你的要求,先別急著否定娃——“看完不收拾可不行”,

原因沒搞清楚,說再多都白搭

多問問孩子為什麼,也許孩子就有讓你無可反駁、心服氣服的理由呢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02

給孩子一定的主動權

談判專家惠勒提出,

談判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讓對方覺得自己有一定的主動權。

你要讓寶寶認為,他們做決定時,並不是出於爸爸媽媽的命令,而是出於自願的選擇。

這個方法的要點在於無論是寶寶選哪種,這件事的結果都已經定了,不能選擇,但是

在過程中,你可以為寶寶增加選項

CC不想刷牙,可以說:“今天必須要刷牙,你是想自己刷,還是媽媽幫你刷?”

CC下樓玩不肯回家,可以說:“我們回家的時候,你是想騎著滑板車回去,還是路上玩數大步的遊戲?”

這樣,孩子的關注點就不是想不想刷牙、要不要再玩一會兒回家,而是,誰刷?騎滑板車or數大步?

03

別拉鋸,多問怎麼辦?

我們要回家了。

我再玩一會嘛~

那就再玩10分鐘。

30分鐘。

不行,那就15分鐘。

20分鐘好嘛?

是不是大家出現過這種拉鋸戰式討價還價,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你一肚子氣,孩子一肚子委屈。

在和孩子討價還價時一定要儘量避免這種降維打壓,陷入孩子的拉鋸陷阱中(不是跟著孩子智商跑了嗎?)。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90%的父母不該回答這

好的談判協商,並不是一定要逼誰讓步,而是透過合理協商達到共贏。

與其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不如將問題拋給孩子,說出你的原因和現狀,引導孩子思考可以做什麼,尋求共贏方案。

“我必須回家是因為要給DD洗澡、餵奶、哄睡,等他睡下我還要給你洗漱、講故事,這樣才能爭取9點前都睡下,再晚就來不及了。你有比立馬回家更好的辦法麼?”

“你讓我多玩10分鐘,我回去自己洗漱、自己用點讀筆聽故事,你不用管我,只用管弟弟,這樣就都能按時睡覺了。”

這樣在討價還價中,孩子不知不覺地就學習了換位思考、談判協商,從而實現共贏的社交技能。

這已經遠比討價還價的事情本身要重要的多了。

只要引導好了,你會收穫一個更善於合作,更自信的孩子的。

C媽說:

相信也會有不少孩子,談好之後,會耍賴不認賬,“反正我已經多玩會了,我才不要自己洗漱”。

這種行為千萬別慣著,既然你沒有契約精神,那好,老孃也不遵守了。

以後每天下樓就玩半小時,到點咱就走,看動畫片就只能一集,不管時間還早不早。

他再怎麼折騰,也沒用。

直到孩子開始認真反思,在談判時做出肯定履行約定的承諾和擔保,即違背後的懲罰(最好是可立即實施的,如取消孩子喜歡的睡前故事、暫時沒收喜歡的玩具),不然談判的資格都沒得了。

只要你夠堅定,孩子也會明白可以談判的可貴,以及遵守約定的重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