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由 娛樂資本論 發表于 人文2022-08-11
簡介在節目裡向潘瑋柏比心的選手wiLL-D同樣感覺到了剪輯的強大,在個人60s環節得到PASS時,潘瑋柏手誤驚訝狀的反應實則是想復活的女rapper楊舒涵淘汰之後進火坑的鏡頭,“節目有時會抓著一個人的點去誇張

說唱結尾time什麼意思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作者/阿寶 吳麗仟

誰能想到,上期還矛盾重重的 GAI 與 PG ONE,最後竟然化beef 為玉帛,相互擁抱,重歸與好。

如“雙料冠軍”的決賽結果一樣(點選藍字回顧昨天小娛的10w+文章),出人意料,但對於熟悉《中國有嘻哈》的人們來說,早已見怪不怪,因為這很符合節目組的drama調性。

不少觀眾紛紛表示,點選量這麼高,話題性這麼足,應該給後期剪輯師頒個冠軍。

回看這檔播放維度長達兩個月之久的綜藝節目,在微博熱搜屠榜同時,將小眾說唱文化推至了主流場域,使得地下歌手走至舞臺中央。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就連隱置幕後的剪輯師都能登上熱門話題。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他們採用國內綜藝節目中鮮少見到的,一種歐美節目式的剪輯方式製造懸念,撩撥觀眾神經,混淆故事走向,吊足觀眾胃口。因此,在網友又愛又恨的情緒之下,他們遭遇花式diss,在影片彈幕裡被罵作”孤兒剪輯”。

就像大魔王陳奐仁在微博中求問“孤兒剪輯是什麼意思”一樣,這一詞彙已衍生成全民調侃的網路流行用語,藉以表達對節目剪輯師的吐槽。

綜藝節目千千萬,但像《中國有嘻哈》這樣,剪輯師竟然翻身成為輿論焦點,自然離不開他們鬼斧神工的剪輯手法。

那麼,這群人是如何進行懸疑剪輯,且製造矛盾衝突,哪些事情經過了剪輯的“加工”,剪輯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

現在,娛樂資本論告訴你。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被網友寄刀片

《中國有嘻哈》的魔鬼

剪輯方法怎麼做到的?

儘管從第一期開始,戴著面具的嘻哈俠真實身份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在rapper反選導師環節,大門開啟,歐陽靖面對吳亦凡脫下面具之時,節目卻戛然而止,留下結尾懸念,讓觀眾心癢難耐。

有網友表示,儘管已經知道是歐陽靖,但還是期待揭面那一刻。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類似的情況幾乎從頭貫始至終,比如歐陽靖在選擇battle物件時,以及在與雙胞胎battle後,撂下一句“拜拜,美國見”讓人們誤以為其被淘汰(其實稍微想想就知道,怎麼可能被雙胞胎淘汰)。

而真正把後期剪輯師送上微博熱搜的,是導師公演環節,萬眾期待吳亦凡表演時,鏡頭突然結束,直等“下一期更精彩”。

如此種種的懸疑設定,使得每次節目播出後,後期剪輯師們都要“收到”網友寄來的成噸刀片。

“以前在電視綜藝節目中,也有渲染懸念,比如到關鍵節點,各種拖泥帶水(想到了洪濤我是歌手),進廣告等,最後才揭曉,但畢竟這些懸念都會放置在同一期內容裡面。但《中國有嘻哈》這個手法相對以前高階很多,竟然有明顯的承上啟下的懸疑設定,大家感覺怎麼還有這種操作。”某業內人士如此說道。

《中國有嘻哈》後期公司千秋歲創始人孫聞告訴娛樂資本論,四月份籌備時,有嘻哈的總製片人陳偉給後期定的基調和標準就是達到美劇工業標準的劇情式剪輯方式,就是所謂的“歐美懸疑剪輯方式”。

與當下國內通行的韓式綜藝清新式剪輯,以及純演播室那種線性剪輯不同,這種劇情式的剪輯,“相當於每一期剪了一部電影。”

孫聞透露,在《中國有嘻哈》後期製作上公司投入了六十人左右的團隊,分為ABC三個小組。在拿到節目素材之後,首先會根據現場發生的所有事情、後期導演在現場看到的事情,與編劇組等一起整理出一個整體的構架,“這一期我們究竟要什麼”,然後進行所有素材的篩選、粗編。

“我們會先整理一個比播出時長多出大概將近一倍的版本,比如先弄出一個三小時的版本,然後在這之上,又開始篩選內容,看完之後,再確定主線內容,OK了,就扔給後期導演剪輯去增減,比如像片子裡比較多的小情緒,我們先完成一個流暢的編輯,最後一次的時候,再根據大概的成篇,開始排列這一期講故事的方式與結構。”所謂的講故事,也正是引起觀眾給後期寄刀片的原因所在。

“現在大概拍了五百多T了,相當於兩千比一。”孫聞解釋說,一個小時的節目,是從兩千個小時素材中剪輯而出的。

所以經常面臨在節目播出最後一刻,團隊還在火急火燎地趕剪片子。據說,9月9日的總決賽成片,是當天下午四五點鐘透過人肉方式傳送的。“因為怕堵車,我們的行政主管騎著哈雷,從高碑店(千秋歲公司在這)開到工體(節目組所在),花了十五分鐘。”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rapper同臺不同命

為什麼有些選手鏡頭被刪減?

節目捧紅了眾多嘻哈歌手,觀眾記住了“花園寶寶”艾福傑尼,粉上了江湖氣十足的GAI,認識了頂著一頭綠髒辮的Bridge,喜歡上了商務說唱孫八一,愛上了你的男孩TT,成就了“百萬CP” 小白與PG ONE。連身為明星製作人的吳亦凡,也得益於這檔節目,消除了外界對其小鮮肉的固有偏見,收穫無數路人粉絲。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幸運。

雙胞胎組合直到被歐陽靖選中battle,才有了露臉的機會;沙漠兄弟組合裡的黃旭,之前被人稱為“0。8秒哥(鏡頭只有0。8秒)”,直到進入六強之後,才慢慢被觀眾熟知,以至於復活賽環節, 寫歌diss節目組為什麼前期把他的鏡頭剪掉:“是不是把我的前五集拿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rapper從頭到尾根本未出境。

而節目從頭到尾的側重人物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最初可以看出來TT的畫面較多,常常與VAVA同框,逐漸到最後,重點可以轉移到PG ONE身上,而VAVA的男神也變成了後者。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如果前面把黃旭過早地交代出來,實際上他的故事線反而讓觀眾記不住,而在他打得特別漂亮的那一場,把他交代得非常完整,就容易讓觀眾記住。”孫聞說,像小青龍與輝子也是如此,透過一首《Time》大火,“所以說我們實際上挑的是選手最華彩的部分去展示,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線,但我不可能完全把所有人都交代出來,只能根據重點的故事線,一點一點有張有馳地講故事。可能這個人在這期比較重要,下一個人在下期是重要的。”

另外,孫聞告訴娛樂資本論,節目錄制到第六期時才開始剪輯。在第一期海選時,他們剪出了八十六個單體故事,然後根據第一期到第六期選手的故事,推演前面到底要播誰,“所以是先全部都剪出來,然後再一點點往下篩。”

至於先播誰,則根據後面晉級的重點人物決定,“比如導師選中的選手”,因為他的篇幅前面肯定要交代。以及第二期、第三期重點選手,那麼在第一期就要凸顯他的人物故事線,“就像劇情一樣,我們會在黑板上把所有人列出來,一個個討論,最終選出要播出的這些人。”

陳偉也向河豚君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太清楚每個人在什麼時候出現,最有戲劇衝突、最出彩。“以黃旭為例,你會好奇,誒,為什麼張震嶽熱狗最後竟然放棄了小青龍、選擇了一個陌生的面孔?他究竟是誰?包括雙胞胎兄弟也是,歐陽靖究竟選擇了誰進行1v1battle呢?這個人什麼時候出場,我們必須做最有懸念、讓人記住的。”

跟一般的節目不一樣,後期公司千秋歲接這個專案時,動用了漲到4倍的人力。更難的是,“12期12個故事,剛剪完這期,下期怎麼剪沒人知道。”

至於“為什麼鏡頭總是在為那幾個服務”?

面對娛樂資本論採訪時,陳偉的解讀是,像TT、PG one、艾福傑尼、VAVA等人的性格、表現和成績,一直都很穩定。

從這裡,也看得出節目組的眼光。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多少都會有些劇情衝突

不然觀眾也不愛看”

從最初的地下rapper與idol的對立,到後來GAI 和PG ONE 的間隙,因為善於製造矛盾衝突,節目後期剪輯被冠以最會搞事情的剪輯。

在節目裡,周藝軒、黃薏帆因為晉級而被地下rapper各種冷嘲熱諷,但實際情況,根據參賽選手安大魂透露,其實他們與周藝軒相處得很好,說周還請他們吃薄荷糖,他們也沒有不爽他。而GAI與model rapper 趙濤當時給人的感覺也是水火不容,然而正如總決賽我們看到的那樣,趙濤把金鍊子給了GAI ,兩人關係相當不錯。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在節目裡向潘瑋柏比心的選手wiLL-D同樣感覺到了剪輯的強大,在個人60s環節得到PASS時,潘瑋柏手誤驚訝狀的反應實則是想復活的女rapper楊舒涵淘汰之後進火坑的鏡頭,“節目有時會抓著一個人的點去誇張。”

“一些衝突你們是有意為之的嗎?”小娛問。

“就是適當的一個劇情化,因為對觀眾來說,他希望故事是跌宕起伏的。”孫聞又補充說,“但我們不能說純粹去創造一個事件,真事就是真事,不會說把假事去做成一個真事,但作為影視化呈現來說,多少都會有一些劇情衝突,不然觀眾也不愛看。”

“我們做的只是把他們真實的性格特點,適當做了一個故事化呈現,搬到熒幕上,而不是刻意幫他們去塑造這樣一個人物特點。只不過是結構上做了一個調整,通過後期的方式,適當強化之後,讓觀眾更能注意到這個點,但我們無法通過後期的方式,讓你對這個人路轉粉或粉轉黑。”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從綜藝節目說,《有嘻哈》以這種戲劇衝突橋段吸引觀眾注意力好奇心還是挺到位的,雖然在刻意透過剪輯手段突出矛盾衝突,但是觀眾還挺受用。

“對節目來說,無可厚非,但引起的誤會,觀眾不一定清楚。”上述人士覺得,因為一開始這些選手對觀眾來說就是素人,看點則在於戲劇矛盾衝突點,這對節目來說可能不是壞事,因為增加了話題點。但當選手進入公共輿論場的時候,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很多:“選手性格缺陷很明顯地被放大。”

但同時,上述人士還表示,選手與節目組屬於雙贏方,選手獲得了知名度,節目得到了流量,且把嘻哈文化推而廣之,比如後期的技術花字使得很多人真正瞭解了嘻哈知識。“歸根結底,綜藝節目沒有百分之百的真實,因為它不是紀錄片,不可能與現實一模一樣,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緒是70分,那件事40分,但我可以對40分的情緒放大,而把70分的砍掉。”

看完這篇《有嘻哈》剪輯方法論,再也不怕給剪輯師寄刀片

只是觀眾認知有偏差,認為節目裡呈現的就是這個人真實的樣子,“所以觀眾看的時候就當劇情去看,不要太認真,以至於對某個選手進行人身攻擊。”上述人士最後說。

陳偉也告訴娛樂資本論,他的邏輯是透過鏡頭語言的方式,把現場還給觀眾。以歐陽靖離場那段為例,“我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把控鏡頭的節奏和配樂。那段22分49秒19幀的畫面,我是徹底照著電影來的。因為當時我腦子裡出現了《燃情歲月》、《勇敢的心》這兩部電影。”

“最後我們想傳遞的,觀眾也感知到了,一個字,就是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