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由 小紫說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8-11
簡介但到了後期,楚國雖有名將,有文武,有甲冑,但沒有一位英明的君主,甚至整個國家,都被秦人步步緊逼,最終被打得潰不成軍

三戶亡秦是怎麼回事

在春秋戰國末期,也只有楚國才有資格和秦國抗衡。楚地,曾經稱霸中原,稱霸一方,曾經以一己之力,將中原各大勢力都壓了下去。但到了後期,楚國雖有名將,有文武,有甲冑,但沒有一位英明的君主,甚至整個國家,都被秦人步步緊逼,最終被打得潰不成軍。不過,楚國雖然已經是大秦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楚三家被滅,秦必楚被殺的訊息,也被證實了。楚霸主項羽一把火燒掉了咸陽,大秦從此一蹶不振。那三家是什麼人,他們的看法和看法是什麼?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楚國覆滅,帝王之罪

楚國的覆滅,主要是因為皇帝的緣故,到了春秋末期,很多國家都沒落了,甚至連將軍都沒有了。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韓魏,由於面對秦國,又由於地理位置狹窄,又長時間進行多路戰爭,最後導致帝國崩潰,無法與秦國對抗。

其次是齊國,齊國的實力並不比秦國和楚國弱。但長久以來,他都是以中庸之道,極少出手,對秦國的遠親之策,更多次出賣了他的盟友。況且,齊國在春秋戰國後期,能打的大將寥寥無幾。但楚國就不一樣了,到了春秋末期,楚國依然強大。首先,楚國在疆域上有著其它國家所不能比擬的優勢,佔據了南疆,土地遼闊,物產豐饒,成為了一方霸主。其次,楚國的文人和將領都是人才,如春申君,項燕,屈原,這些都是可以保障的。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但楚國的君王,卻是一代比一代弱。楚懷王,楚頃王,楚考烈王,三世帝王,卻無一人可以支撐楚國,屈原被楚懷王所殺,楚頃王失去了都城,被迫遷移。當楚考烈皇帝的時候,他的政令日新月異,天下大亂,有好的將領,但沒有一個好的君主。最後被秦國覆滅。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會放棄。楚國覆滅後,是最有實力的幾個國家之一。楚國幅員遼闊,人口也不少,儘管已經滅亡,但大多數倖存者都沒有向秦國臣服。而且,楚國與中原的風俗習慣不同,很難在短時間內與中原融合。雙方的關係肯定會越來越緊張。秦國統一了世界,把六個國家的王公大臣都遷移到了咸陽,作為自己的統治者,但仍有一部分叛逆的王公大臣,在全國範圍內組建了抵抗大秦的軍隊。比如張良,就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叛逆之人。事實上,秦必楚之死,只是楚國的一位大姓南先生所說,但三家又是怎麼回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三家之言

關於楚國三家,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首先,楚國三大姓,屈、景、昭。楚國和其它諸國不一樣,它的來歷很是錯綜複雜,在建立之初,連一個國家都沒有。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族群。楚國的封號,就是子爵,身份最低,楚國的君王,根本沒有資格坐在這裡。

就連開國之初,也是因為缺少了牲畜,才會被送到別處,楚國的經濟狀況,可想而知。楚國王族以羋為姓氏,而這一脈則為熊氏,再往下就是昭、屈、景三氏,這就是楚國的權勢。所以楚三家並非只有一家,而是楚國真正的掌權者。言下之意,楚國雖然滅亡了,但他們的歷史還在,他們依然是對抗大秦的主要力量。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其次是三家,以及楚國的根基。楚國以三家為中心,三戶鎮是歷代祖先的居所。所以三家才是楚國的根本,楚國不倒,楚國就不會覆滅。顯示出楚國人民頑強抵抗的決心,令人欽佩。

三家也是楚國民眾的叛逆。楚國是所有諸侯國中,死傷最多的一個,就是秦國。秦國兩次對楚國發動了戰爭,第一次是李信率領二十萬大軍,第二次是六十萬大軍。李信之與秦國一役,雖是大勝,但王翦一進楚,楚國便四分五裂,傷亡慘重。楚軍被逼的節節敗退,最後,楚國皇帝只好遷都,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楚國百姓對秦國的仇恨,已經到了刻骨銘心的地步。楚國向來是秦國最大的敵人,兩國的恩怨極深,自然也有不少人反對。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項羽對大秦的覆滅

項羽,嚴格來說,不是楚國的人。項氏一族,本就是姬,起源於項氏一族,在秦朝滅亡的時候,就成為了楚國的將軍。秦末,項羽和他的舅舅支援楚懷王的孫熊心為王位,實現了楚雖三戶,秦必楚亡。他在秦代後期成為了反秦的領袖。項羽是個驕傲的人,他的戰鬥力很強,他屢次打敗秦軍,成為當時最強的軍隊,帶領著所有的貴族,剿殺了秦朝。

但是項羽從來沒有將這顆熊心放在眼裡,項羽的修為越來越高,已經不需要再用這個稱號了。他一邊給熊心準備住處,一邊又派出殺手,將他擊殺。至於楚三家的話,他也是充耳不聞。事實上,所有的預言,都是用來對抗秦朝的。古代的人們總是覺得,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在秦朝的統治下,人民過著悲慘的生活。造反的人,若是以自己的名義,肯定會獲得更多的民眾的擁護,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否則的話,就算他成功了,也會被人當成叛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說的是哪三戶?

最後一句話:

三國之君,秦必楚之死。如今來看,那些所謂的預測,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卻恰恰就是民眾對於專制統治的不滿與抗議。“以民為先”,這就是儒學中的人文理念,一個國家,如果放棄民眾,固守不變,那就不可能持久。政府崩潰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有了這種抵抗的意識,就是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之本。失去了靈魂,就會變成一具沒有意識的屍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