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人間詞話》:從國學大師的詞話,看治學三重境界

由 冬之舞的故事小屋 發表于 人文2022-08-11
簡介備受推崇的《人間詞話》是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文學批評著作,他博古通今,解讀名句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是誰的詩句

當代著名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曾經說過,自己能夠一生潛心研究古典詩詞,得益於幼時閱讀《人間詞話》。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對《人間詞話》中“隔與不隔”“有我與無我”也進行了深刻的討論。

《人間詞話》:從國學大師的詞話,看治學三重境界

備受推崇的《人間詞話》是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文學批評著作,他博古通今,解讀名句。他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運用獨特的解讀視角,將西方美學和傳統文化相融合,構建以境界為核心的新型教育理念。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開篇就提出“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他對境界的認識有一個從理論認識到逐漸深化的過程。

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七歲入私塾,走的是傳統教育模式——-—科舉之路。但因受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新學”影響,遂決定奔赴上海東文學社學習哲學、文學、英文和日文。後得學社創始人羅振玉資助赴日本求學,接觸到西方美學思想,尤其受德國哲學家康德、尼采、叔本華等的影響。

王國維的詞話之所以受到文學大家的推崇,就是因為他首創以西方理念來解讀中國傳統文化。他認為“蓋人心之動,無不束縛於一己之利害,獨美之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純粹之域。此最純粹之快樂也”。教育最本真的是陶冶情操,提升審美的能力。

他摒棄傳統教育的功利目的————學而優則仕——-—的理念,倡導教育的本身是獲取獨立的價值,讓受教育者獲取完全之知識。

學習知識解惑的過程就是發展智力的過程,那麼獲取知識就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的磨鍊,這也是治學的三重境界。

《人間詞話》:從國學大師的詞話,看治學三重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句詞的本意是描寫一位孤獨的婦人,日思夜盼,希望遠方的遊子早日迴歸家鄉。原句描寫的是心境。

而王國維的解讀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也就是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達到志存高遠的境界,那麼就要慎獨。

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句的本意是流落異鄉,漂泊在外的遊子,因為思念家裡的心上人,整個人都不好了,很憔悴。

王國維的新解是人的一生要有目標,並且錨定目標,矢志不渝,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求學精神。

第三重: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是辛棄疾《青玉案》中的詩句,他在元宵節這一夜,走上熱鬧的街頭,形形色色的女子,千姿百態,卻都無法入他的眼。忽然之間,他發現了自己傾慕的女子,站在有燈光的柵欄旁邊。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王國維這裡解釋為一個成為大學問家的人,必定是經歷了人生至暗的孤獨時刻,也經歷了鍥而不捨的追求,終於達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王國維先生用理性智慧,倡導提升精神境界,獨創有特色的教育價值觀體系,無愧為一代國學大師。

《人間詞話》:從國學大師的詞話,看治學三重境界

人間詞話

檢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