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西漢初年有兩個韓信,另一個人是啥情況?

由 愛己成長學院 發表于 人文2022-08-10
簡介韓王信雖然激憤,卻沒有直接向劉邦借兵,給劉邦留下越過他劉邦,打著率軍進攻項羽的旗號,企圖恢復正宗韓國的計劃,而是語重心長的勸阻劉邦趁項羽相繼擊殺韓王成和楚懷王,諸侯有背叛之心時,向東進攻,與項羽爭奪天下

西漢有信王嗎

韓王信,以有眼力勁兒,得以封王爵,又以有眼力勁兒招來殺身之禍。

西漢初年有兩個韓信,另一個人是啥情況?

第一件有眼力勁兒的事。

韓王信,全名韓信,為了與無雙國士韓信便於區別,將其名字改為爵位加名的辦法。韓王信原本為韓國皇族後裔,是韓襄王的庶孫。秦末大亂,群雄並起時,就和張良一同效力於韓王成門下,希望藉助陳勝吳廣起義,恢復韓國基業。

據說韓王信身高八尺有餘,這樣的身材一看就感覺孔武有力,令人畏服。但韓王信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很清楚,知曉作為庶孫沒有繼承王權的希望,便依仗天賦甘於作為一名衝鋒陷陣的將軍,一直聽令於韓王成。

其實,韓王成此時還並不是什麼韓王,儘管有張良和韓王信的輔佐,文武兼備。可是,韓王成一直在潁川郡三川郡(原韓國地界)打不開局面,成為了遊兵,沒有固定的城池作為落腳地,只是在故國之中苦苦支撐。

直到陳勝吳廣起義失敗,項梁繼之而起時,才有所改觀。但也不是立竿見影,而是在項梁聽從范增之計,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之後又鑑於陳勝吳廣失敗的前車之鑑,決定廣為扶植六國後裔,為秦朝多樹敵。

先後楚趙魏燕被扶植起來,到了韓國卻被拖了又拖,原因有許多,實力不濟才是主因,更因為韓國地處中原是四戰之地,又與秦國接壤,受到秦國的威脅最大,如果剛打出旗號就被秦國掃滅,這對反秦大業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所以剛開始項梁打出反秦的旗號時,對於韓王成等人只是聲援而已,並無多大的助力。

直至項梁接連打了一些勝仗,聲威大漲,漸漸成為秦國的腹心之患,項梁這才騰出手來助韓王成復國。作為回報,韓王成倚為股肱的張良,跟隨項梁出征。韓王成與韓王信也需要聽從項梁的安排行事。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章邯與項梁大戰於定陶,項梁兵敗被殺。

一直介於傀儡和帝王之間的楚懷王熊心,想要趁機收攏權力,同時為防止章邯軍繼續進剿,他將所有軍隊悉數調回拱衛他所在楚國都城,彭城。

不久,受章邯軍圍困的趙國向楚懷王熊心求救,出於唇亡齒寒的簡單道理考慮,雖楚軍也忌憚章邯的威猛,最終還是同意出兵。

為了分擔壓力,楚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宋義率領大軍北上救趙,一路由劉邦帶領一支數千人馬向西進攻秦國。在坐觀趙國章邯相攻的第47天后,項羽發動兵變,殺掉宋義,統領了軍隊,而後引發鉅鹿之戰,擊敗章邯,威服各諸侯。

西漢初年有兩個韓信,另一個人是啥情況?

另一隻隊伍由劉邦率領韓王信和張良輔佐。加派韓王信和張良並不是劉邦手下沒有文武官員,而是因為劉邦的兵力不足以完成這項長途奔襲,有了韓王信和張良的輔佐,可以沿途快速降低韓國故地人眾的疑心並受到幫扶和資助。這也是劉邦為何能一路平安的攻到武關,迫降秦國,進入到了秦國都城咸陽之中的原因。

收服章邯大軍後,項羽聞聽劉邦進入咸陽,想要按照發兵之前楚懷王的約定自行稱王,並擅自做主饒恕了秦王子嬰等殺掉項羽叔父項梁的仇人,項羽率領諸侯,直奔咸陽而來。韓王成不知出於什麼考慮,並沒有接受項羽的命令,跟隨項羽入關。

在漢元年正月,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雖然依然分封了韓王成為王,但是在項羽東歸時,將韓王成裹挾到了彭城。不久,先是將韓王成降為穰侯,而後隨便找了一個罪名將韓王成就殺掉了。項羽任憑自己的喜好將一方諸侯處死,這讓諸侯寒心,更令韓國的人眾十分憤恨。

尤其是韓王信和張良。

張良出身於韓國貴族,其家族六世相韓。他起兵的初衷就是為韓復仇,並擇機復國,即將大功告成,卻被項羽一舉撲滅。

韓王信雖然激憤,卻沒有直接向劉邦借兵,給劉邦留下越過他劉邦,打著率軍進攻項羽的旗號,企圖恢復正宗韓國的計劃,而是語重心長的勸阻劉邦趁項羽相繼擊殺韓王成和楚懷王,諸侯有背叛之心時,向東進攻,與項羽爭奪天下。

還定三秦後,劉邦採納了韓王信的建議,並派韓王信率軍出征韓國故地,允諾事成之後,封韓王信為韓王。

韓王信幹勁十足,一舉攻下項羽新任命的韓王鄭昌轄下的十餘城,並生擒鄭昌。

韓王信並未就此與劉邦決裂,而是繼續聽從劉邦的軍令,追隨劉邦繼續向東進攻項羽所在的都城,彭城。就在韓王信擒獲鄭昌時,劉邦兌現承諾,分封韓王信為韓王。此時是漢二年十一月。

韓王信被立為王,並不是全因為功勞,也不是完全因為他具有韓國皇室的身份,而是劉邦需要為項羽樹敵,同時向其他與項羽有矛盾的諸侯表明一個態度,只要歸順他劉邦,他絕不會吝嗇爵位和土地的。

這也是劉邦為何在還定三秦後,一出關就能號令五個諸侯,集53萬諸侯聯軍,攻破彭城的原因。王陵在事後對此進行了一個總結。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西漢初年有兩個韓信,另一個人是啥情況?

第二、三、四件有眼力勁兒的事。

漢五年,劉邦在齊王韓信,韓王信等人的擁戴下稱帝。劉邦也未虧待眾人,真正剖符委任韓信、韓王信等人為王。

劉邦釋出任命之後不久,韓王信便回到韓國享福去了。當時韓國的都城在陽翟(河南禹州),北近鞏、洛,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乃詔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禦胡,都晉陽。

巧合的是,劉邦此時還未定下都城所在地,暫時還停留在洛陽,命令韓王信遷都是勢在必行。

漢六年春,劉邦下詔,命韓王信遷都至晉陽(山西太原)。

韓王信作為皇室後裔,又經過戰爭的洗禮,自然知曉其中意思。

韓王信並沒有如韓信一般進行抱怨,而是順著劉邦的意思,提出了更加的妥當的遷都計劃。

由於是匈奴接二連三的襲擾邊地,晉陽離交界處太遠,無法快速應對,願意將都城繼續北遷至馬邑(山西朔州),為國家備邊,抵抗匈奴。

劉邦對韓王信的建議感到很是滿意,當即同意。

然而,就是因為這件事,使得韓王信最終背叛了劉邦及大漢,繼續為匈奴效力,做一個有眼力勁兒的人。

由於馬邑離中原過於遙遠,同時冒頓單于率軍圍困馬邑時,又另派兵圍攻雲中郡。因此,劉邦在接到韓王信的求救後,在洛陽周邊調配大軍,驅兵分路救援。這一來一去所需時日就要多上一些,韓王信為了堅持到劉邦的到來,竟然求和匈奴,劉邦不問其它貿然派使者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懼怕劉邦事後追責,被問斬。轉而真投降了匈奴。

投降匈奴的韓王信,立即率軍南下迎戰劉邦。

冒頓單于則率軍進攻代郡(河北蔚縣)。

韓王信與劉邦在銅鞮撞上,大戰一番後,韓王信敗退至晉陽,據城堅守。恰逢大雪,韓王信堪堪堅持到了周勃軍的加入,再也無法抵擋兩路漢軍的進攻,率軍北逃。

周勃率軍追擊。

冒頓得知訊息,也放棄對代郡的圍攻,急忙回撤。

劉邦獲悉,趕忙率軍追擊,在平城追上匈奴人。而後劉邦率軍繼續追擊。

這正中冒頓誘兵之計,反被冒頓圍困於白登山。

周勃軍最先趕到,其後才是劉邦所率的大軍,最終解了白登山之圍。

直至漢十一年,韓王信與匈奴攻佔參合(山西陽高),被劉邦派遣的柴將軍攻破,才將韓王信斬殺。

西漢初年有兩個韓信,另一個人是啥情況?

期間,劉邦曾留有書信給韓王信,準備用赦免和爵位不變來獲取韓王信的歸降。

韓王信再次發揮了他有眼力勁兒的一面,一面檢討自己的罪過,另一面又堅決不信劉邦會放過割據一方的異姓諸侯王。

夫種、蠡無一罪,身死亡;【集解】:文穎曰:“大夫種、范蠡也。”今僕有三罪於陛下,而欲求活於世,此伍子胥所以僨於吳也。【正義】:信知歸漢必死,故引子胥以為辭。今僕亡匿山谷間,旦暮乞貸蠻夷,僕之思歸,如痿人不忘起,張揖雲“痿不能起”,盲者不忘視也,勢不可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