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由 中國藍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2-08-07
簡介去年,甌海區更是將金蟾社群五、九組團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在補足配套功能、強化居民主體、推動長效治理的基礎上,以居民訴求為中心,融入未來社群理念,實現道路改造、標誌標線、增設車位等交通最佳化,空調外架、防盜窗、雨棚整治、塗裝修飾等立面提

什麼叫小區自治委員會

從“髒亂差”到“亮淨美”,從管理“癱瘓”到齊心自治,4月25日,記者走進甌海區新橋街道金蟾社群五、九組團,看看這個曾經的老舊小區如何“舊貌換新顏”。

金蟾社群五、九組團建於1996年,建築面積達11。6萬平方米。曾經的五、九組團,物業“失位”,道路上的車輛無處停放,架空線路像“蜘蛛網”一樣在空中交錯,外立面陳舊、地下管網堵塞、消防通道不暢等“通病”不斷湧現,小區亂象導致鄰里之間糾紛不斷。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從以前的’髒亂差’到現在的整潔、有序、美觀,我們都是有切身感受的。”在社群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吳建建看來,金蟾社群五、九組團的巨大變化離不開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

2019年11月,五、九組團成立業主委員會,正式由業委會接管小區,居民人人變身“美顏”達人,積極參與社群治理,垃圾更少了、道路更寬了、人心更齊了、家園更美了。去年,甌海區更是將金蟾社群五、九組團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在補足配套功能、強化居民主體、推動長效治理的基礎上,以居民訴求為中心,融入未來社群理念,實現道路改造、標誌標線、增設車位等交通最佳化,空調外架、防盜窗、雨棚整治、塗裝修飾等立面提升等綜合改造,讓老舊小區實現“蝶變”。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以前我們這個小區管理可以說是‘癱瘓’的,後來社群把我們組織起來,希望能夠成立業委會,進行居民自治。業委會成立後,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強烈要求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生活環境。經過多方努力,專案落地後,我們也是一直與居民協調溝通,反饋他們的意見,幫助工程順利進行。”被居民推選為金蟾社群五、九組團業委會主任後,周勝利幹勁十足,不論大事小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他。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改造前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改造後

如今,走在五、九組團的樓道間,幾乎看不到地面上有丟棄的垃圾。此外,社群還在原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社群養老院的基礎上,配備託養室、康復室、日間照料室、養生休閒室、免費理髮室等功能場所,融合“居家養老、社群養老、機構養老”三大養老服務供給,打造“全國養老示範社群”,實現再次“升級”。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改造後

“小區改造以後,確實比以前乾淨得多,舒服得多,路面也乾淨了,不像過去那樣髒、臭,現在這種情況都沒有了。再說我們又成立了業委會、老人協會,他們都很認真,經常組織志願者搞衛生。”志願者徐雪芳告訴記者,今年73歲的她,自退休後就一直對社群的事很上心:“社群事情,也是我們大家的事情,社群搞好了,我們大家都享福了。”

居民自治“脫胎換骨” 甌海老舊小區 “破繭重生”

從部分愛心人士,到學生、上班族、老年人等各種群體紛紛加入,社群志願者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居民們紛紛受到感召,一起動手美化家園。“我們在2012年的時候就成立了社群鄰坊中心,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指導他們參加各類社群志願服務活動。現在備案成立的社會組織就有42家。透過在志願服務群釋出志願服務活動,大家都會自願報名接龍,這也減輕了我們社群的工作負擔。”吳建建表示。

記者:張心怡 許文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