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破迷開悟侃煩惱(一一一)

由 王老堅 發表于 人文2022-08-07
簡介那日周伯仁“酒大”從宮中出來,對王導說的那番失態酒話,難免會引起誤解,惡果咎由自取

寬大為懷是什麼意思

人遇誤解休怨恨

“人遇誤解休怨恨,物過嚴冬即回春”。此言不謬,驗之可信。人在旅途,時常誤解別人,也往往遭別人誤會,古往今來,已為尋常之事。然而,有時誤解的代價,甚至演變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句千古名言就流傳至今,在不少影視劇、小說中頻頻亮相。其意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間接傷害了他人;也指犯了無心之過後,心中懷有愧疚。細加追究,都是誤解惹的禍!

做了好事遭誤解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語出一則典故,最早見於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後載入《晉書》。

說來話長。公元317年,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做了東晉第一代國主,史稱晉元帝。都城就在當今的南京。

晉元帝自登基始,主要依賴北方豪門大族王導和堂兄王敦一文一武、一內一外輔佐朝政。從當時流傳的“王與馬,共天下”民謠可知,王氏兄弟權傾天下。

由於晉元帝寵信奸佞劉隗、刁協,密謀削減王敦兵權,王敦聞悉先下手為強,在荊州反叛,率二萬兵馬直逼京都。

王敦此舉顯然犯了謀逆大罪,自然殃及王導。劉隗一個勁地慫恿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

當時王導在京都任司空,見一家老小都被元帝手裡捏著,為保全王氏家族性命,帶領二十餘位官職在身的親屬跪在宮外等候皇上發落。

這時,周伯仁進宮面見元帝路過此地,王導就如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周伯仁與晉元帝是發小,透過他說情,準行!

伯仁是周顗的字,“少有重名,神釆秀澈”。時任尚書,為東晉名士,“以雅望獲海內盛名”。更重要的是,周伯仁與王氏家族是世交,和王導尤其投緣。

當週伯仁走到跟前時,王導帶有懇求的口吻囑咐道:“伯仁,我們宗族百餘口人的性命,全都拜託您啦!”

周伯仁恍若未聞,昂首走進宮去。

周伯仁是位辦事謹慎的人,這等生死攸關的大事,自己能否說服元帝還是未知數,不便貿然許諾。如是口惠而實不至,豈不是辜負了好友的重託?因此,一言未發走進了宮。

其實,周伯仁是位面冷心熱之人,在晉元帝面前盡說王導的好話,勸諫元帝手下留情,並願意以自己性命為王氏家族擔保。元帝不看僧面看佛面,答應了伯仁的請求。

元帝留下週伯元宴飲,伯元了卻了王導的一樁心思,便開懷暢飲。

當週伯仁帶著醉意從宮中走來,已在宮外跪了兩個時辰的王導,心急火燎地上前打聽情況。周伯仁對他愛搭不理,還手指左右人戲謔道:“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這席話是說,今年把叛賊統統殺掉,換個斗大的金印系在身上。

人常言:“患難識真情”。王導由於認知敏感而誤認為,在人命關天時刻,周伯仁對自己託咐絲毫不放在心上,進宮時待自己態度冷若冰霜,出宮後又說出如此狠毒的話來,由此可見,平時稱兄道弟,皆是虛情假意。不講義氣,不夠朋友!

王導全然不知,周伯仁為了朋友背後掏心掏肺說情,反而懷疑伯仁怕受牽連,不但沒有替自己求情,或許乘機落井下石呢,頓時心生怨恨。

可憐周伯仁救友心切,回到府上,待醒酒後,唯恐元帝“酒大”忘卻為王導開罪的承諾,於是連夜寫了一份奏摺上疏朝廷,再次表明王導對君王忠心無二,實無反叛之意,望皇上予以重用。

蒼天不負有心人,元帝果然兌現“金口玉言”,不久赦免了王導一家,還給王導封以高官,令王導感到十分意外。當然,周伯仁默默付出這一切,王導全都矇在鼓裡。陰差陽錯,一場誤會使得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誤解是友情殺手

天有不測風雲。卻說王敦率軍攻克了京城,王氏一族東山再起。王敦對異己大開殺戒,周伯仁在劫難逃。

說句實在話,王敦不忍對周伯仁下毒手。少年時周伯仁就是小孩王,有很高的威信,同齡人經常在一起玩耍,但沒有人敢在小伯仁面前放肆。

周、王兩家雖是世交,可是小王敦每次遇到伯仁都緊張得面熱耳赤,即使是在寒冬臘月,也用小手作扇,搧風不止。

王敦堂弟王彬聽說要斬殺周伯仁,痛哭流涕為其求情,說周伯仁是當代才子,頗有名望,誅殺忠良不得人心。

王敦問王導如何處置周伯仁,王導一聲不哼。王敦問:“周伯仁人望所在,讓他做三公怎麼樣?”三公指包括宰相在內的高官。王導不回答。

王敦又說:“不做三公也要列入九卿之中吧!”九卿泛指中等官員。王導仍沉默不語。

王敦乾脆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送他去地獄吧!”王導三緘其口,王敦明白了堂弟的意思。

周伯仁在綁赴刑場途中,大罵叛賊傾覆社稷,枉殺忠臣。押送人便用利戟戳其嘴巴,血流滿地,周伯仁神色自若,死時年僅五十四歲。

周伯仁逝世後,王敦派人抄沒周府家財,僅有空簍幾隻,內裝舊棉絮;酒五甕,米數石。朝臣無不歎服周的清正廉潔。

再說王導做了宰相,在查閱以前宮中奏章時,偶然看到周伯仁生前的那份諫書,才知道他確實曾為自己辯白求情,還拿一家老小性命為自己擔保,言辭懇切,殷勤備至。

王導從宮中回到家,掩上房門失聲痛哭。父親如此失態令兒子們大惑不解。王導哭了一陣才向他們解釋悲傷的原因:“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由於誤解引發的強烈的負罪感,日復一日地折磨著王導的心靈,後來抑鬱而終。

誤解究竟誰之過

王導與周伯仁本是交誼深厚的好友,卻因誤解一個死於非命,一個抱憾終身。

唐代大詩人元稹有一首絕句用的便是這兩個人的典故:“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伯仁雖到死,終不向人言。”

千餘年來,不斷有人在為周伯仁鳴不平:當王導身陷危境,周伯仁傾盡全力相救,直面王敦部下的刀槍劍戟,周伯仁只須挑明事實真相,便可盡釋前嫌,避免殺身之禍。

然而,一個疑惑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伯仁雖到死,終不向人言”,究竟為什麼?

撇開前人的爭議,筆者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誤解雙方皆有過失。

倘若追溯周伯仁誤解之源,就得將他置於時代背景之下考量。那時門閥士族盛行魏晉之風,作為名士周伯仁也不例外,在他身上就體現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風度。

周伯仁“為善不欲報”的行為,百分百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的魏晉風度。他寧可被人誤解也不願去解釋,認為任何言辭申辯都是蒼白無力的,反而讓人覺得在掩飾什麼,不如讓時間告訴答案,甚至以死見證自己清白。周伯仁將其視為士人高貴的雅量。

或許,寧可被誤解亦不解釋,並非不在意,而是因為太委屈而無語,因為太失望而以沉默替代抗議。

除此,那時流行在文人中的時髦病則是嗜酒如命,不拘小節。周伯仁拼酒是出了名的,當初在洛陽,日飲一石。過江後,官拜尚書左僕射,日日豪飲,曾大醉三日不醒,由此得了個雅號“三日僕射”。

周伯仁致命弱點是酒話傷人。有一次因為酒後狂言得罪了晉元帝,被打入死牢,差點送命。那日周伯仁“酒大”從宮中出來,對王導說的那番失態酒話,難免會引起誤解,惡果咎由自取。

王導的遺憾在於,對周伯仁知人知面不知心。周伯仁外示無情,內心待友極誠,而王導卻被摯友流於外表的冷淡與戲謔所迷惑,由氣生怨,由怨生恨,由恨生禍,從而造成無可挽回的誤判。

人生遭遇的誤解,或多或寡;造成的傷害,或重或輕。不能因為害怕誤解,而將自己蜷縮在卑微之中。一味憋屈,意味丟失做人的自尊。

有時,誤解就如一張窗戶紙,刻意掩著蓋著,反而使得相處空間黯淡無光;不如索性捅破它,去遠眺一個更大的光鮮世界。

遠離誤解,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兩條途徑可供抉擇:誤解他人,反躬自責;被人誤解,寬大為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