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由 影視前哨 發表于 人文2022-08-06
簡介為了讓那一段段塵封的歷史能夠以一種現代化的方式變得可知可感,也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文物之中的文明印記,《中國考古大會》還運用了一系列先進的影像手段拓展了歷史表達的時空維度,並且深度結合XR拓展現實等技術在副舞臺上還原出一個個扣人心

琢玉什麼什麼成語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導讀:

當那不為人知的歷史側面被呈現出來,當節目在觸達更多人的過程中激發起他們對歷史的濃厚興趣時,《中國考古大會》的更大意義也在不斷被突顯、被發現和被再定義。

文 | 坤同

良渚、賈湖、周口店、殷墟、海昏侯墓、三星堆、曾侯乙……這些彷彿在歷史裡遠去的古老遺址,卻是中華文明一個又一個璀璨奪目的智慧結晶,也是流轉在每一位國人血液之中的文化基因。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播出了最新一期《中國考古大會》,聚焦長江中游史前文化——城頭山遺址,那些讓人歎為觀止的歷史印記和文物再一次掀起了一股考古尋根的熱潮。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實際上,自《中國考古大會》播出以來,這檔節目就從不同維度呈現出了“爆款”潛質。截止目前,節目融媒體端觸達超

69.35億

人次,

連續八期

登微博綜藝影響力榜文化類綜藝

TOP1

,在最大輿論場微博平臺中,“中國考古大會”主話題詞閱讀量破

10.1億

,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破

22億

,累計全網超

107條

熱搜、多個衍生話題持續收割全網熱度,相關影片播放總量近

1.2億

。懸念叢生、高潮迭起的觀賞體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引發無數觀眾為之驚歎。

難以想象,一檔看似“精而專”的綜藝能夠觸發如此之大的社會漣漪,而在這背後,既源自中華文化所釋放的巨大向心力,也在於節目本身過硬的製作品質,同樣離不開總檯作為國家級融媒體平臺的加持和助力。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中國考古大會》將時間的標尺撥回6300多年前,讓觀眾們“穿越”到當時的長江流域,跟隨著考古探秘工作者的步伐揭開文明誕生歷史過程,在抵達歷史真相的過程中感受文明的脈動和文化的傳承。

隨著節目的播出,當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側面被呈現出來,當節目在觸達更多人的過程中激發起他們對歷史的濃厚興趣時,這檔節目“鑑往知來、向史而新”的更大意義也在不斷被突顯、被發現和被再定義。

每一次有力叩問

都在向歷史的更深處抵達

1979年7月的一天,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文化館的曹傳松下鄉工作,在南嶽村旁望見坦蕩的平原上,有一處土崗突兀地隆起,這一望,莫名地讓他好幾天夜不能寐,強烈的直覺指引著他回到土崗,著手開始進行考古調查,由此,一段沉睡的歷史被喚醒了。城頭山遺址經歷了15次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一萬六千多件,發掘出6300多年前的水稻田、6100多年前的城牆、及濃縮了歲月沉澱的豐富陶器……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城?又展現怎樣燦爛的篇章?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中國考古大會》的每期節目都會以一連串問題統領全篇,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也不斷澆灌著觀眾對於歷史事件的好奇心。與此同時,透過這些直觀的發問,節目也讓觀眾從一開始就以第一人稱視角沉浸式地代入考古發掘現場,在層層揭秘、抽絲剝繭之中抵達歷史深處,探索歷史真相。

“接下來,有請考古推廣團開啟今天的探秘之旅”,《中國考古大會》打造了一場場身臨其境的考古現場,讓觀眾進入考古探秘的奇妙情境之中,感受文物發掘時刻的震撼和驚豔。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在最新一期節目《探秘長江中游史前文化——城頭山遺址》中,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2001年城頭山遺址發掘主持人郭偉民、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韓建業、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袁廣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鍾華共同組成了強大的考古專家團,持續輸出考古、文博等方面的知識點;張舒越、劉青、馬家駿則組成考古推廣團帶著觀眾跟隨專家步伐,透過時空探秘、互動答題、邏輯推理等方式逐漸揭開了城頭山遺址的神秘面紗;隨著遺址中出土的一件件文物逐一亮相,考古推廣團逐漸拼湊出長江中游地區史前社會的文明化程序。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與此同時,坐鎮現場的專家們也循著遺址文物的線索,以伴隨式解讀的方式延展了出更多的歷史細節,包括史前時期稻作農業對中國文化基因的塑造、社會風俗依據天象農時而形成的過程等等。不僅如此,專家們還站在更宏觀的視角審視了這一段歷史所處的大時代座標。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韓建業所說,“一座城就像一個人一樣,它也有一個生命週期,也可能跟更大的一個文化的變遷的背景有關係”。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從此前良渚古城的神秘文明、三星堆遺址的未解之謎、殷墟甲骨文中的漢字智慧……到最新一期對於城頭山遺址的解密,

每一期《中國考古大會》帶著問題探索歷史,又帶著答案面向未來,這些叩問激發了大眾對於歷史的興趣,更激盪起對於中華文化的深厚認同感和自豪感。節目讓觀眾透過體驗考古任務,深刻感受到“發現發掘、整理闡釋、保護傳承”中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用“看得見”的文明畫卷

喚起深厚的文化共鳴

當然,《中國考古大會》的特別之處,不僅在於其懸念叢生、高潮迭起的敘事方式足夠引人入勝,還在於節目透過發揮視聽傳播的長處,用影像化的方式實現了考古空間的逼真還原和考古身份的沉浸賦予。這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不僅為觀眾鋪開了可知可感的文明畫卷,更讓他們從“局外人”成為了考古現場的“當事人”,從傳統意義上的“受眾”變成了節目的“自來水”。

主舞臺之上,360度環狀燈網營造出絢麗的光幕特效,環幕和地屏針對每期節目融合生成相應的主題景觀。觀眾席與專家席四周依照首期良渚遺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禮器“玉琮”的形制搭建了多根古樸的方柱,方寸之間,凸顯節目的文化內涵和美學精神。此外,舞臺座椅的設計靈感則源自考古工作中的“探方”式發掘,呈現出別緻的方形形狀,並能夠根據節目節奏升降調整,將現場的儀式感氛圍烘托到極致。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為了讓那一段段塵封的歷史能夠以一種現代化的方式變得可知可感,也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文物之中的文明印記,

《中國考古大會》還運用了一系列先進的影像手段拓展了歷史表達的時空維度,並且深度結合XR拓展現實等技術在副舞臺上還原出一個個扣人心絃的考古發掘現場,將考古工作的巨大魅力、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娓娓道來。考古推廣團成員們透過一道聯通主副舞臺的光門進行穿梭,傳遞出古今融通之意。

而在主舞臺和副舞臺之外,《中國考古大會》還打造了情景空間,透過舞蹈、戲劇表演等多元的電視藝術形式表現古人的生活。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情景短劇《千載城頭山》呈現了城頭山先民製陶、紡麻、織布、耕作的生活,帶著觀眾基於史實材料藝術化地想象著那個文明的脈動。而此前數期節目中,取材於良渚先民琢玉成器過程的舞蹈《琮——琢玉成器》、融合賈湖先民多種生活元素的樂器演奏《笛韻》等同樣讓不少人感嘆這檔節目真正讓歷史“活”了起來。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三大舞臺空間營造出具有極強沉浸感的歷史空間,觀眾對於歷史的認知也不再停留於出土的文物,而是能夠透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捕捉到歷史的印記,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三大舞臺空間呼應了過去與當下的時間線索,幫助觀眾更加立體地審視歷史、觀照當下,從歷史中汲取到更多的文化養分和生活智慧。

正因為如此,不少觀眾從第一期節目播出起便自發地在社交媒體釋出了眾多“觀後筆記”和“隨堂作業”。他們或用手繪漫畫的方式記錄下每一個歷史重點,或用知識圖譜的形式將每期節目內容輸出的知識進行串聯……這也成為了這檔節目含金量、權威度和感染力的生動例證。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微博網友發博與節目內容互動

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書寫歷史傳承的時代新篇

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逐漸摸索出契合國家臺綜藝定位的創新方向,更將目光投向具有社會性、引領性、歷史性的內容的深度挖掘。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到《中國謎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再到此次的《中國考古大會》,“大會”系列文化綜藝不僅是總檯的“金字招牌”,也成為了其在新時代下擔當社會責任的有力彰顯。

依託於總檯的融媒體傳播優勢,《中國考古大會》更好地釋放了作為一檔文化綜藝的社會意義。早在節目播出前,其在微博和微信推出“《中國考古大會》,邀您來現場!”的H5產品,邀請使用者轉發並參與答題,從中遴選優秀者,邀請其成為考古觀察團成員,參與現場錄製。

此外,《中國考古大會》在電視端播出的同時,也全程在央影片同步播出。節目將正片中的精彩內容和知識點製作成短影片,還透過短影片形式釋放正片之外的內容,以“大屏+小屏”的方式進一步延展了節目的深度。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節目內容衍生話題獲全網熱議

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中國考古大會》則根據觀眾興趣點設定討論議題,讓考古走入生活,更能夠指引生活,建立起了大眾與考古之間的強連線。

#古人的保溫杯有點大#、#三萬年前就有裁縫了#、#世界上第一口鍋長什麼樣#、#你能分得清小米小麥水稻黃米嗎#等話題讓觀眾感受到歷史與自身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5000年前的水庫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可調明暗的燈#、#起源於中國的水稻養活了全球60%的人#等話題則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觀眾對於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創造力的討論,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傳承和延續。

“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會創新性地守護好,創造性地發揚好地下之材料”,考古推廣人張舒越在最新一期節目的最後,化用王國維先生的話講述了她的觸動。同樣的,不少觀眾也在網路上留了不少真摯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綜藝,傳承和創新、歷史與時代完美結合”“節目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讓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炎黃子孫需要透過這樣的節目知曉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考古要看得見歷史,也要能從中望得見未來。由此觀之,《中國考古大會》雖然以“考古”入題,但它面向的是大眾,也是未來。

與歷史對話、與時代共振,《中國考古大會》知古鑑今而向未來

或許,對於浩大而紛繁的考古事業而言,《中國考古大會》的力量總歸是渺小的,但不可置否的是,這檔節目對於促進大眾認知、瞭解並支援考古事業卻顯得足夠珍貴,尤其對於鼓勵大眾去探源和尋根華夏文明、自覺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更是一次重要的啟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