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利國談|這件“移風易俗”的事為何引起爭議

由 愛濟南客戶端 發表于 人文2022-08-01
簡介涼山地區越西縣所指的“蹲地用餐”是指當地人一種以蹲地吃大席、用手抓飯、共用餐具、不注意周邊環境的用餐方式,而不僅指蹲地的姿勢

調風變俗是什麼意思

橫看成嶺側成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們身邊的紛繁世事每天都在發生,其背後到底蘊藏著怎樣一個多辨的空間?那裡或許有曲直,卻未必成是非;那裡或許有溫差,卻未必分寒暑;那裡或許有腳步聲,卻未必知進退。撥開耳目所及的現象迷霧,發現利國利民的進步密碼,

歡迎關注愛濟南“利國談”小組創作評論。

近日,四川涼山地區越西縣要全面治理當地群眾“蹲地用餐”陋習的訊息,在網上引起討論。有的認為,吃飯姿勢是個人的自由,此項整治小題大做,政府不該管那麼寬;也有人認為,治理“蹲地就餐”是捨本逐末,片面強調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有那個工夫不如抓好當地扶貧工程。但仔細瞭解一下就會發現,一些網友的質疑是因為對此有所誤解,涼山的蹲地用餐和許多網友理解中的場景有所不同。

利國談|這件“移風易俗”的事為何引起爭議

涼山地區越西縣所指的“蹲地用餐”是指當地人一種以蹲地吃大席、用手抓飯、共用餐具、不注意周邊環境的用餐方式,而不僅指蹲地的姿勢。主要表現在:餐具以塑膠盆為主,盛上菜和飯後直接放地上(不管地面狀況);用餐人數眾多;用餐者蹲(或坐)在地上;用餐者直接用手抓肉,直接用自己的勺在公共菜盆裡飲湯吃飯等一系列不衛生方式。更重要的是,這種就餐方式是一種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因此被稱為陋習。

當地“蹲地就餐”的風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既有歷史文化因素,也有彼時生活比較貧窮的客觀限制。政府部門提倡移風易俗本身值得肯定,但在具體行動上,還要尊重民眾的情感,有“人情味”,逐步引導當地人用現代文化和現代思維去提升與改良,透過逐步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樹立新的社會風尚,避免“一刀切”,出現文化斷層。

利國談|這件“移風易俗”的事為何引起爭議

另外,“蹲地就餐”一詞的不同理解,容易引發爭議。這也提醒官方釋出相關檔案和媒體報道時,要精確用詞,或者予以詳細的界定和解釋,避免外界望文生義,引發不必要的輿論煩擾。

在此次官方釋出的通知中,除了提及整治不文明不健康不衛生的就餐方式外,整治內容還包含了天價彩禮、娃娃親、婚喪事操辦、環境治理等不良習俗。目前的輿論對當地有關部門政策實施也是一個提醒,應該把握好度,在尊重當地傳統風俗和形成現代生活方式之間形成一個平衡點,避免落實方式簡單粗暴、公權侵入私域。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移風易俗的推進中,透過不斷地發展經濟和產業,讓更多居民能夠接觸到現代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餐習慣,擁抱文明,這比簡單以“整治”二字處理,或許更符合當地實際。(

利國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