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由 伊閱君讀 發表于 人文2022-07-22
簡介老子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寵辱若驚”,原因就在於把自身利益看得太重

成語貪榮什麼寵

01:46

寵辱若驚

【解釋】: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無論受到寵愛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

【出自】: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人受到寵愛和羞辱,就會驚喜和驚恐;人重視大的禍患,就像生怕自己受到傷害那樣。什麼是受寵而驚喜、受辱而驚恐呢?受寵,人有榮光;受辱,人就沒有面子。因此,人受到羞辱就會驚恐,受到寵愛就會驚喜。這就叫作受寵而驚喜、受辱而驚恐。

然而,人活一世,為的是滿足自我的慾望,即使明白寵辱若驚的道理,奈何“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誰也違背不了人追逐名利的天性。而且理由也很充分——自古聖賢哲人亦不能餐風飲露,何況凡夫俗子乎。由此來說,我們就任憑“寵辱”加身而不管不顧了嗎?非也。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我們姑且把“寵辱若驚”的“寵”簡單

理解為,感官上的刺激,流逸奔放、淫逸放蕩,這正是世人趨之若鶩的追求;而“辱”則是精神上的患得患失,自私自利,斤斤計較,這正是世人貪得無厭的表現。兩者合一,世人或是驚喜若狂,或是驚恐不安,而身心不得安寧。

人生路上很多時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慾望之下:我們無須不停地追逐,苦苦地求索,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不是你的,求也無用的事物;我們應試著主動放棄,那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看似有用,到手不用,實則廢物的東西。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清醒的準確的認識,凡事不可求全。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積斂的財富越多,失去的危險也就越多。老子希望人們,尤其是手中握有權柄之人,對財富的佔有慾要適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榮辱不驚”。

“至人無己”。老子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寵辱若驚”,原因就在於把自身利益看得太重。如果一個人達到了無私、忘我的境界,把貴賤榮辱置之度外,他就不會因此而動心,甚至根本不會有榮辱之心。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老子告知世人:一個人越是將身心投入外在化的漩渦當中,則越是流連忘返,使自己產生自我的疏離而心靈日益空虛。老子想喚醒世人,去摒棄外界物慾生活的誘惑而持守內心的安寧,確保固有的天真。

人這一輩子,不算自己創造的條件,還有那些外物影響的,遇到寵辱若驚的事情太多了。我們也看得到,有的人因它而惹來災禍;因它而鋃鐺入獄;因它而命喪黃泉。但有的人不同,我們看得到,人生路上,他們活得風流瀟灑,活得泰然自若,活得海闊天空。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寵辱若驚,為獨木之橋,路越走越窄,易山窮水盡;榮辱不驚為陽光大道,道寬且闊,易柳暗花明。兩種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孰輕孰重,孰短孰長,孰是孰非,孰成孰敗,一看便知。老子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禍福轉換,只在我們一念之間。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寵辱若驚 路短又窄 易山窮水盡 榮辱不驚 道寬且闊 易柳暗花明

道德經裡的成語——人為什麼受到寵辱就驚訝,人為什麼有禍患

讀懂了《道德經》,也就讀懂了人生

情感諮詢師琢磨君

購買專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伊閱君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