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由 驚心鳥 發表于 人文2022-07-20
簡介可在政治上看是李世民大獲全勝,他重新構建了新的政治和軍事架構,為李治上臺掃清了障礙,也極大的削弱的威脅唐朝的門閥世家的勢力

整頓乾坤形容什麼動物

對於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高句麗的事情,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相當一部分歷史學者認為這是李世民晚年昏聵,窮兵黷武,給予了負面的評價。再加上戰爭的最終戰略目標沒有完成,這場戰爭評價也是非常低的。與之相對比,戰前唐朝朝廷內過高的反對呼聲,尤其是反對李世民御駕親征的意見很多,所以使得這場戰爭成為李世民軍事生涯少有的負面評價。而對於這些反對意見由來,李世民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仍舊堅持攻打高句麗,還選擇了御駕親征的極端模式,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反對李世民出兵高句麗的意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一種是認為唐朝剛滅了東突厥和高昌國,需要休養生息,不宜大動干戈。第二種意見是隋朝當年就是在徵高句麗時崩潰的,唐朝要引以為戒。第三種意見認為高句麗地區苦寒之地,沒有什麼豐富的資源,完全是雞肋,打下來也是得不償失。

對於上述的三種反對意見,李世民作為唐初有數的軍事家是很清楚的。然而在李世民看來,這些都是表面原因,也是朝中文武反對他下一步行動的藉口。他們提出這些意見其實包含著另外的含義,這種含義不能公開發表,只能找這些藉口來阻止李世民出兵高句麗。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在這次戰爭中,李世民罕見的選擇了御駕親征,這是他當了皇帝后少有的出格舉動。就連面對東突厥和西域諸國這樣的強敵,李世民也只是派出李靖、侯君集、薛萬徹等大將出徵,而沒有選擇御駕親征。高句麗雖然路途遙遠,環境惡劣,但比東突厥和西域諸國差了不是一點半點,李世民卻選擇了御駕親征,的確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再結合李世民堅持征討高句麗的堅決態度,我們猜測他在其他方面有著別的想法和意圖。關於李世民真實的想法,我們根據唐朝在徵高句麗前的一些變故,做出了一下的推測。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李世民堅持御駕親征高句麗,很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行為。雖然在國際形勢和外交層面,高句麗和淵蓋蘇文的確讓唐朝處於很難堪的境地。而淵蓋蘇文出兵新羅,打著一統朝鮮半島的戰略野心,也的確會對中原造成巨大的威脅。但是這些威脅並不會馬上發生,至少也得十幾年以後。而且當時唐朝正處於國力的上升期,獲得了北疆和西域諸國的擁護,其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不是高句麗那等小國能夠挑戰的。在同一時期,一統吐蕃的松贊干布都放棄了進攻松潘,主動向唐朝提出和親,可見唐朝的戰略威懾力遠在周邊諸國之上。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也就是說東征高句麗對唐太宗李世民來說並沒有迫切性,這不比年年在唐朝邊境打草谷的東突厥、高昌、土谷渾等國急切。而此時李世民已經進入晚年,身體狀態遠比不上年輕之時,再御駕親征風險極大。綜合考慮李世民的決定明顯不和邏輯,與他一貫英明睿智的風格相背離。

因此我認為李世民甘冒御駕親征的風險出兵高句麗,這有著讓不能拒絕的理由。結合東征高句麗前發生的廢太子李承乾和侯君集謀反案,我認為這是李世民藉機收攏兵權,重振朝綱,為新太子李治掃清障礙的舉動。這個政治上的調整對唐朝非常重要,關係著唐朝的未來,也只能李世民親自去做。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廢太子李承乾和侯君集的謀反案,是玄武門之變後唐朝最大政變。這個謀反以失敗而告終,參與謀反的人大多數被處死,唯獨李承乾被廢為庶人,然後發配黔州。歷史上對這個案子發生的來由說法很多,但我認為最核心的還是在於廢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身後的門閥鬥爭。這個案子與隋朝廢太子楊勇與晉王楊廣爭奪太子位很相似,結果卻截然不同。李承乾和李泰在身後的門閥集團推動下發生爭鬥,其目標是唐朝的皇權和唐太宗之後的皇帝位。最終雙方從政治鬥爭發展到軍事鬥爭,直到李承乾謀反案的爆發。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與隋文帝楊堅不同,李世民並沒有倒向任何一個門閥集團,而是把包括李承乾和李泰在內的所有參與者一棍子打倒。李承乾和李泰因為是皇子而逃得性命,身後的門閥集團勢力則損失參重,幾乎被李世民連根拔起。可是直接參與儲君爭奪的只是唐朝門閥中一小部分,還有大部分壟斷著朝政,對新上位的太子李治非常不利。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除了因為李治性格上更加仁厚以外,更重要的是李治並沒有倒向任何一個門閥集團。可是李治當了儲君後,這些門閥集團就向腐蝕李承乾和李泰一樣操作,最終把李治搞成第二個隋煬帝楊廣。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有三個嫡子,李承乾和李泰已經廢了,如果李治再出問題,那唐朝的未來就完了。李世民必須要為李治掃清障礙,把門閥集權在軍政兩界壟斷的權力收回,打破權力網,重新構建以李治為核心的政治架構。這是他作為皇帝也是父親必須完成的事,他不能留下尾大不掉的爛攤子給李治收拾。

儘管後來留下一個長孫無忌還是挺麻煩,但以李治和武則天的腹黑,還是把最後的毒瘤拿下。這是一場皇權與門閥政治的鬥爭,也是李世民打破歷史週期律的行動。我認為這次行動非常成功,他改變了從魏晉以來的短命王朝規律,給了唐朝生的機會。而遠征高句麗,就是李世民重整朝綱的開始。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對李世民的這個打算,朝中文武是有所察覺的。他們作為門閥集團的代言人,對此強烈表示反對。但這種事情是皇帝的正當權力,不能拿出來公開反對,所以只能找各種理由反對李世民御駕親征。而李世民則打算利用御駕親征的機會,調整長安和洛陽的權力架構,在把軍隊中的大權重新佈置,為李治留下一個更容易被控制的朝廷。從李世民帶領去遼東攻打高句麗的陣容中我們就可以發現明顯的這種意圖,所有將領人選和權力分配都是趨向於非門閥世家出身的將領。因此在遼東發現了薛仁貴這個寒門人才,李世民才顯得超常的興奮。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透過東征高句麗,李世民調動了中原最精銳的部隊,也把中原地區的軍事佈置重新安排。於是大量的門閥世家子弟下崗,換上了終於李唐皇室的寒門和小家族子弟。這不但削弱了門閥世家對軍隊的影響力,也打破了他們在伸向軍隊的觸角。而被李世民帶去遼東的軍隊,在統帥階層也被重新的安排。

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徐懋功,玄武門長上張士貴等等都是出生於寒門世家的將領,與門閥世家關係很淺。而參與領兵作戰的江夏王李道宗,營州都督張儉也都是李唐皇室的成員和外戚,這些都是忠於李世民的。如此一來,門閥世家原本壟斷朝政的權力被打破,唐朝的政局也就穩定下來。

重識薛家(六章)李世民為何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御駕親征高句麗?

可以說東征高句麗從軍事上看不算非常成功,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最終的戰略目標沒達成,算是平手。可在政治上看是李世民大獲全勝,他重新構建了新的政治和軍事架構,為李治上臺掃清了障礙,也極大的削弱的威脅唐朝的門閥世家的勢力。此後透過李治和武則天的兩次打壓,自魏晉以來壟斷國家的門閥世家逐漸被瓦解和鎮壓,讓唐朝終於打破短命王朝的歷史週期律,重新迎來的真正的盛世。世人在談論貞觀之治的時都對經濟和軍事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在我看來打破門閥政治,鎮壓門閥集團勢力,突破歷史週期律才是李世民的英明所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