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克念以明變化之道

由 清新觀 發表于 人文2022-07-19
簡介王夫之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是不可分的,知識是從對事物抽象而得來的,因而應先有具體形器後有抽象觀念

此界彼疆什麼意思

王夫之人稱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思想啟蒙四大家之一。曾就讀於嶽麓書院,卒於湘西草堂,終身未剃髮,以“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對聯,來表達明朝遺臣的情操。

克念以明變化之道

王夫之反對“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思想,認為不能離開人慾來談天理,天理在人慾之中。他是氣一元論者,把氣看成唯一實體,而非心外無物,天地間一切存在都是具體的實物,一般存在於具體之中,而不是相反。王夫之認為“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是不可分的,知識是從對事物抽象而得來的,因而應先有具體形器後有抽象觀念。他在論證有與無和相對與絕對時講,無是相對於有而言,鹿有角才說兔無角,講無只是講“無其有”;靜中有動,靜止是運動在區域性上的暫時狀態,靜生動而非凝固,在他看來,道佛兩家把這些關係弄反了,有是無限絕對,而無是有限相對的。他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認為憑藉感官進入萬物聲色中,才能去探尋知曉事物的規律。所謂真知識是名與實的統一,老子的“無名”,莊子的“坐忘”,禪宗的“無念”,其共同之處都在於,名言和概念不足以表達變化之道,只有破除名相才能達到與本體合一。他把概念看作過程,既不可執著概念而使其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運動當做不留痕跡的生滅。

王夫之繼承和發展了古典詩學言志緣情的傳統,提出心之原聲發言為詩,不能以學理來代替情感,詩以道情,道為言路,情之所至,詩無不至,詩之所至,情以之至。文生於情,情深者文自不淺,詩人感情注入,應具有“動人興觀群怨”的社會作用,在情與景之間不能“彼疆此界“,應堅守“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他強調音樂帶給詩歌美感,認為感情與聲律呼應相生,音起從心生,對那些脫離詩情而徒有聲律聲腔的作品,甚為排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