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由 雪地科技 發表于 人文2022-07-18
簡介何曾的兒子們聽聞此話,立刻將房門關上,何曾繼續言道,凡是開國皇帝,無一不是勤政懇學,終日忙碌於國家大事,每日所思皆以發展國家為重,心中充滿危機感,于軍事上常備不懈,生怕自己犯錯使得國家滅亡,一言一行皆具天子之資,一切以國事為重,萬萬不似晉武

憂心如焚是什麼意思

唐朝詩人杜荀鶴在《涇溪》中寫道:“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南朝陳後主陳叔寶得一美人張麗華,於是立為寵妃,整日飲酒作樂不涉朝政,導致百姓不忿揭竿而起,國破家亡之時帶著寵妃躲到井內,最後被楊堅發現並殺害。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在吞併東吳,統一天下後便不似從前般勤懇,自認為可以高枕無憂,終日尋歡取樂,對於朝政之事再不上心。無聊之時便將朝中重臣召集入宮,大擺宴席招待他們,宮中夜夜笙歌,司馬炎在宴會之上與群臣喝酒聊天,談論的皆是家長裡短,氣氛很是融洽,但一旁的宰相見此卻憂心如焚。

宰相何曾是開國元勳,更是兩朝元老,司馬昭曾欲冊立自己的次子司馬攸為世子,但何曾卻認為司馬炎做事謹慎,比較有政治頭腦,便勸阻司馬昭,最後將司馬炎立為世子。因此司馬炎心中銘記著何曾的恩情,於是稱帝后便屢屢提高何曾的官職,爾後將何曾升至宰相之位,在朝堂之上除皇帝以外,其官職最高,每次宴會必邀其前去。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皇帝所舉辦的宴席,自是在朝中有威信的人才可受邀,對於皇帝的邀請即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受邀赴宴的朝臣們都很開心,但何曾卻深感憂心。每日赴宴歸家,何曾便很是焦慮,愁眉不展,待家中子女詢問,卻又憋在心中不願相告,終於,何曾忍無可忍,便將兒子們叫至跟前,方才告知原因。

原來,何曾見司馬炎性情大變,每日只知飲酒作樂,對於朝政之事卻不予理會,長此以往國家定會衰亡,見如今晉朝的形勢,已有衰敗之象。若一個國家的帝王不理朝政,大臣們每日想著皇上會不會宴請自己,那麼國家之事又有誰來治理。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何曾的兒子們聽聞此話,立刻將房門關上,何曾繼續言道,凡是開國皇帝,無一不是勤政懇學,終日忙碌於國家大事,每日所思皆以發展國家為重,心中充滿危機感,于軍事上常備不懈,生怕自己犯錯使得國家滅亡,一言一行皆具天子之資,一切以國事為重,萬萬不似晉武帝一般,終日間與大臣所聊皆非國事,而是一些家常閒話。

而晉武帝繼位後的表現,與此前大不相同,數次赴宴皆只聽其閒聊家常,只對家常瑣事感興趣,關於民生政治、外憂內患等事簡直隻字未提,如此下去,只怕江山社稷遲早不保,即使晉武帝在位時尚可留存,但傳到後代亦不可留。

接著又對著兒子們說,你們如今尚可享受太平盛世,但若晉武帝一直不聽悔改,那麼家族的子孫後代定無平凡日子可過,到時,亂世之期,家中老小皆不知是何景象,到時,生死榮華只能看個人造化了。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何曾所憂皆頗有理,帝王的治理方式完全能夠決定國家的發展,皇帝對於江山的謀略策劃很是重要。但晉武帝在繼位後便安心享樂,對於國家一概不治理,無進取之心便罷,竟連防守之心亦無,導致晉朝由一開始的興盛變得危機四伏,脆弱易碎。晉武帝將心思全部放在享樂淫慾之上,更是使得後代也不思進取。

司馬炎晚年間荒淫程度更甚,因後宮嬪妃太多,便頭疼於晚上該臨幸哪一位妃子,後相出一個辦法,命宮人趕來羊車,自己坐在羊車上,羊車聽到何處,自己便去何處寵幸嬪妃,於是有一個很聰明的宮女,知道羊喜歡吃鹽,便每日將鹽水撒在自家宮門前,羊尋味而去,便在此宮停下,後人稱此典故為“羊車望幸”。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司馬炎戰勝東吳後為鞏固皇權,劃分封地,命諸候率領各自的兵馬各佔一方,多年後,諸侯為爭奪權力,鬧得朝中不得安寧,最後發展成為內戰,此戰長達16年,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歷時16年,期間戰火紛飛,朝廷已經無法控制局面,諸侯互相進攻,使得戰爭面積越發擴大,舉國上下數不清的地區均遭到破壞,土地寸草不生,百姓饑荒,瘟疫四起,許多百姓被迫離開家鄉成為流民。“八王之亂”過後,中原動盪,四處皆生靈塗炭,又引發“五胡亂華”之戰。

皇帝宴請朝臣並閒聊家常,宰相憂心如焚,對兒子們說國家快亡了

戰爭無休無止,晉朝僅立國五十一年便遭滅亡,再回首品味何曾的分析,可謂是富有遠見,因此何曾的後代因戰亂而淪陷之時,口中稱讚自己的祖先真乃聖人也。不由得讓人深思,若是晉武帝在位之時能夠以江山社稷為重,晉朝會不會留存更久呢。

參考資料:

《晉書》

《三國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