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人脈,做好這3件事,培養自己的貴人

由 非漁非樵 發表于 人文2021-06-10
簡介畢竟,在這樣一個人情社會,僅僅是能力強、學歷高,是不夠的,任何人都需要人脈,也只有提升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才能獲得貴人的提攜

度生什麼意思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情社會,如果想幹出一番事業,難免需要貴人的提攜。

從漢武帝時期到隋唐時期,若想出人頭地,需要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選舉人才並推薦給上級;

到了隋唐以後的幾百年裡,雖然有“科舉制”這種考試製度來選拔人才,但即使是才華橫溢如李白,也要向地方長官寫一封自薦信,以求重用。

可見,人脈從來都是一個人幹大事的必要條件。

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人脈,做好這3件事,培養自己的貴人

在當今時代,有很多人並沒有高學歷,但他們仍然做到了“月薪過萬”。

曾經以為,這些人雖然學歷不高,但工作能力一定很強。但深入瞭解之後,他們說:“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在工作以後才慢慢培養起來的,主要還是因為前輩給了機會。”

那為什麼貴人和前輩願意提攜他們,而不提攜別人呢?

古人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災禍和福氣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人自身吸引來的。

貴人也是如此——若想人脈更廣,先做好以下三件事,才能吸引和培養自己的貴人。

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人脈,做好這3件事,培養自己的貴人

出言有尺

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幾乎都要建立在語言交流之上。所以人們才說:語言是一門藝術。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話方式,《小窗幽記》中講:

聖人說話言簡意賅,賢人說話清楚明白,普通人說話喋喋不休,小人說話荒誕不經。

說話懂得把握尺度,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凡是位高權重的人,出去應酬或談合作時,都喜歡帶那些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的人。

因此,想要拓展自己的人脈,首先就要做到“出言有尺”。

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人脈,做好這3件事,培養自己的貴人

嬉鬧有度

無論是朋友還是同事,或者老闆與員工,熟絡之後總會互相開一些玩笑,這是一種增進感情的方式。

但生活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有的人毫無顧忌地調侃他人長得矮、脫髮等等,甚至還給別人取一些難聽的外號——這不是幽默,而是沒禮貌。

《小窗幽記》講:

說話、做事之前,要先深思熟慮,把問題想透了,才能避免出現無心的過失。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社交關係,嬉鬧的時候都要掌握分寸,不能拿別人的缺陷、隱私來開玩笑——以免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網,因為一句玩笑話而分崩離析。

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人脈,做好這3件事,培養自己的貴人

做事有餘

常言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為人處世,不管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要留有餘地。

接受老闆安排的工作任務時,別狂拍著胸脯把話說得太滿;同事被上級批評時,不要落井下石,冷嘲熱諷。

《小窗幽記》裡面說:“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不管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保持七分的認真和嚴謹就行了,要留下三分餘地,以達到遊刃有餘的效果。

如此一來,任何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當你偶有不順時,貴人自然願意幫助你。

能力再強的人,也需要人脈,做好這3件事,培養自己的貴人

寫在最後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其實並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社交法則。

從《小窗幽記》來看,早在幾百年前,老祖宗們就已經總結出了這些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以至於直到當今社會,依然受用。

畢竟,在這樣一個人情社會,僅僅是能力強、學歷高,是不夠的,任何人都需要人脈,也只有提升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才能獲得貴人的提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