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新民隨筆丨“帶勁”和“扎勁”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遊戲2022-04-28
簡介查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帶勁”的釋條裡沒有方言之說

帶勁是方言嗎

今年上海中考出了個好題目:《這事,真帶勁》。各種專家的評說與解讀,大多指向這道題可以讓初中生們有事可寫,有感可發,有情可抒。總之,不難。但唯一引起“爭議”的,是有人提出“帶勁”有方言之嫌。對於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

“帶勁”,百度給出的解釋裡確有諸如江西、河南、安徽、東北等地區方言的釋條和例句,但這不能就完全證明“帶勁”是方言。查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帶勁”的釋條裡沒有方言之說。這就是說,“帶勁”已是一個標準的漢語普通話通用詞彙。退一步說,由最初的方言漸漸演變成標準普通話的詞彙,是漢語發展的一種常見現象。比如,形容一個人反覆無常的“作”字,原本是典型的吳語區方言,現在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慣用字。還比如,“埋單”“皮草”等廣東詞彙和“外婆”等南方用詞,現在都被收入了普通話。

再回到“帶勁”上來說。試想,如果一個初中畢業生連“帶勁”都不知其義,這顯然是說不過去的。所以,網民的“非議”基本上是站不住腳的。如果硬要用上海話表述的“扎勁”來命題作文,那倒是極不合適的。因為即便是在滬的考生,他們中有不少人也是來自天南海北,滬語並不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用語,在國家級考試的試題中使用地道的方言,有違公平原則。

眾所周知,這兩年內,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材都要全面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廢止各地的自編教材。從推廣普通話和維護祖國語言權威性和純潔性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不能簡單地將此誤讀為是“不重視方言的傳承”。相反,在語文課之外,上海的中小學多開一點滬語課,讓廣州的孩子學說粵語,讓蘇州的孩子喜歡吳語,這都應當是學校教育的應有議題,也是地域文化的血脈得以永續的重要手段之一。

鼓勵孩子在課堂之外說方言,思想要更解放一些。唯獨,考試時例外。

王蔚/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