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由 中信出版集團 發表于 遊戲2022-04-02
簡介透過中國古代日食和月食發生時間的記錄,現代天體物理學家可以證實地球自轉是長期減慢的

金環日食預示什麼

最近幾天,大家的社交話題貌似都被天文學霸佔了。

比如,今天(6月23日)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

。直播間裡,除了收穫到全國人民對祖國祝賀之外,還有不少真誠的許願:“希望我能成功上岸”、“祝弟弟中考成功”……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圖片來源:微博@人民日報

兩天之前(6月21日),大家的焦點則是21世紀以來最大的日環食——“

金環日食

”。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這次日食,太陽直徑的99。7%都被月亮完全遮掩,從觀賞性上來說,甚至比日全食更難得一見。

據說,這次日食最精彩的時刻只在分秒之間,要是能看到這枚完整的金環,那你可真是個幸運兒!

But,阿信身邊的小夥伴們卻說,

這次的日食加上水逆,運勢會衰出新境界

,是時候看看占星師的微博找點補救措施了……

So……作為一個有著4000年天文史的文明古國,今天就先來聊聊,

為什麼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藉助天象許願、占卜呢

占星學與天文學,一對難解難分的“雙生子”

其實,關於占卜、許願、運勢測算這些話題,還蠻容易引起代際衝突的。

畢竟,對於媽媽奶奶那兩輩人來說,大概只有從生辰八字裡才能解讀出人生的奧義。

但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宇宙探索時代的新時代青年來說,真正的運勢,必須得到“宇宙科學”的加持,才具有信服力。

對,我們一邊鄙視八字算命是偽科學,卻一邊投入星座運勢的懷抱。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表面上,當代年輕人的運勢觀十分符合現代科技潮流,但背後,也只不過是一套流傳了

數千年之久的西方星占學把戲。

其實今天我們談論的星座、水逆等等這些,用專業行話來說,屬於“生辰星占學”或者“天宮圖星占學”。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它的核心是根據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由星占學家推算出此刻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在黃道12宮中的位置,再由這些星象繪製出的一幅

“算命天宮圖”。

憑藉這張圖,星占學家就可以預言這個人一生的禍福和命運,包括身體是不是健康,人生是不是順利等等。

這種做法,最遠可以追溯到

劃分出了黃道十二宮的古巴比倫文明

,傳到古希臘後,古希臘人使之發展得更精確、更精緻,並且基本定形並流傳至今。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克羅狄斯·托勒密,希臘數學家,天文學

一些著名的天文學家,如

托勒密

,同時也是著名的星占學家。

托勒密留下了經典的星占學著作《四卷書》,在整個中世紀,這被認為是星占學的聖經,就像他的《至大論》是天文學的聖經一樣。

還有,被作為著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的

開普勒

,背地裡還是那個時代在全歐洲都相當有名的星占學家。

有一陣子開普勒非常貧困,他不得不靠星占學謀生,他編星佔曆書賣錢來維持生活,因為這種曆書發行量很大。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開普勒曾經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為一場戰爭占卜,雖然結果對皇帝有利,但還是會勸諫皇帝,打仗不能光信這種有的沒的,很良心了

到了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直至17世紀,

星占學家在西方社會則扮演著更加重要的多重角色。

他們一方面是

醫生

,給人看病。

因為古代西方的醫學理論和星占學密切結合在一起。比如服用藥物,那時的醫學理論相信,要看天體執行到什麼位置上,服藥才會有效。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在喬叟著名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裡,有一個醫生,他整天講星占學,要看好了時辰才能對病人下藥

另一方面,星占學家還扮演著今天的

心理諮詢醫生

的角色。

當時老百姓和達官貴人,如果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比方說求職、戀愛、家中財物失竊,等等,都會去找星占學家。

之後,隨著現代天文學的興起,星占學的市場才逐漸減小。但是它從來也沒有完全退出。西方今天仍然有很多星占學活動,連某些美國總統也信星占學(如里根總統)。

今天,星占學早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於東西方年輕人世界中的潮流文化元素

中國古代,占星是一種國家行為

星占學並不僅僅是西方專利,其實透過

天象進行占卜,中國的歷史更為久遠、理論基礎也更為深厚。

只不過與西方注重於個人零售業務不同,中國的星占學往往都是承接的國家大單。

江曉原教授在其《中國星占學型別分析》一書中將中國古代的這種星占學形象地稱作“

軍國星占學

”。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天文學在國家政治中的作用,早就已經貫穿於整個中國古代史。正是通過歷史記載中與上天的頻繁“對話”,中國古人豐富的思想才得以呈現。

法國天體物理學讓-馬克·博奈-比多在《4000年中國天文史》中就認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天空就是中華文明思想的源頭

中國古人講“天文”,觀天識象,實則是在占星。自遙遠的夏朝起,人們有了最早的宇宙觀,他們將天與地直接對應起來,並認為君王就是聯絡天地的中間人。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1988 年,考古人員在河南濮陽附近的一座墓中發現了與中國古代方位有關的最早的天文圖。

圖:《4000年中國天文史》

東漢,劉向結合

“天人感應”

學說,提出了“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類,中國之應也”,也就是說太陽代表君王,而

一旦發生了日食,太陽被黑暗掩蓋,就預示著君王乃至國家即將處於危機之中。

例如,《乙巳佔》中就寫到:

“日蝕,則失德之國亡。日蝕,則王者修德。修德之禮,重於責躬。是故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

開元七年(719)五月日食出現後,唐玄宗就“素服以候變,徹樂、減膳,命中書門下察繫囚,賑饑乏,勸農功”。

這裡“素服、徹樂、減膳”,即帝王“責躬”的修德活動。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張果老見明皇圖》

君王們必須解讀天象,才能明白上天的旨意,這一特性使中國的天文學成為官方首要科學。

科學家,包括天文學家和占星家,為君王的決策提供依據,如同現在的外交和軍事顧問。

不過,這種特權有時卻並不令人羨慕。對此,公元前7世紀的《尚書》政典篇中記載:

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馬王堆出土的《彗星圖》

另外,根據江曉原教授的研究,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

中國古代占星的吉凶對比,大概是一比九

這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是道德化、人格化的。古人認為,上天是扮演著嚴父的角色,嚴父很少表揚孩子,只會指出不足,這其實是傳統人倫在政治層面的一種對映。

所以,從一箇中國人的角度來說,

有事沒事最好不要求助於天象,一般都不會有好結果的,何必給自己添堵呢?

中國古代天文學究竟有多輝煌?

對於古代中國來說,雖然是一種近乎迷信的觀念支撐起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但這也不能掩蓋住中國天文學的光芒。

在近代之前的4000年時間裡,

中國人一直是世界上最為勤勉、最為精確的天文觀測者。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北京古觀象臺,建於1442 年的明朝初期

歷朝歷代的皇家天文臺都有專職人員負責,他們日夜不停地進行天象觀測活動,為後世留下極為豐富的天象記錄,

這使得中國古代對很多天象的記載在世界各文明中是最豐富的,也是持續時間最久的

這些珍貴的史料不但為我們瞭解天文發展的歷史提供了大量資料,有些對現代天文學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是全人類最為珍貴的科學遺產之一

例如,

中國古代對日食的記載達到了一千次以上

。中國已知最早的日全食記錄被刻於商朝的甲骨之上,但由於其中的紀日資訊不完整,我們無法準確地判斷這次日食發生的具體日期。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記錄有日食的甲骨文

從周朝開始,中國的日食記錄變得更加完善,不僅有日全食,還有大部分的日偏食。一般來說,發生日偏食時,太陽的亮度不會發生明顯的減弱。

在《春秋》一書中,至少有37次日食被記錄了下來,這使其成為

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日食典。

如今我們可以計算,在《春秋》涵蓋的歷史時期內,有近250年,曲阜可以觀測到的日食有95次,其中只有44次是食分大到足以遮擋太陽直徑的一半以上(即食分大於0。5)。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在這些日食中,有近60%都被記載進文獻中,公元前575年之後,這個比例上升至80%,這也說明了觀測的有效性和文獻的可靠性。

漢朝之後的幾個世紀以來,日食記載的詳盡程度在不斷地提高。

這些內容對研究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很有價值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人們通常用一天作為時間計量的基準,然而長期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的自轉不是勻速的,這就使得在天文學中不得不採用曆書時和原子時系統,以區別依據地球自轉而確立的世界時。

透過中國古代日食和月食發生時間的記錄,現代天體物理學家可以證實地球自轉是長期減慢的。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雖然如今的一天比一個世紀之前只多了大約0。001~0。002 秒,但別小看這個微不足道的數值,它經過日積月累會變得相當可觀。

倘若回到公元1000年,這個時間的累積量就有30分鐘以上,如果是公元前700年,累積量更是高達數個小時。

如果我們研究一下現代科學的發展,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基礎性的研究發現實際上都曾經存在於中國。

中國的天文學經歷過“榮辱興衰”。自明末耶穌會傳教士帶來歐洲科學革命的新知識後,中國傳統天文學就如同整個國家的命運一樣,在一段時期內逐漸衰落,並大幅落後於西方。

如今,中國人正在迎頭趕上。得益於FAST望遠鏡等一系列的天文學進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

“看得最遠的國家”

之一。

從日食到北斗發射,為什麼網友都愛在直播間裡許願?

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

2020年5月“胖5”升空 “天宮”開建;6月,來自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3位中國航天科學家,榮獲了2020年度國際宇航聯合會的最高獎項——世界航天獎。

不出意外,7月,中國人將首次實施火星探測任務,10月前後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首次月球取樣返回。

在探索未來的路上,我們正在走入宇宙深處。

參考資料:

[1]星佔文化之前世今生,江曉原

[2]江曉原:“為什麼相信星座?”是一個偽問題

[3]《4000年中國天文史》[法] 讓-馬克·博奈-比多 著 中信出版集團

參考資料:

國民天文科普教科書,向中國天文學致敬之作。法國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最新潛心力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