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紅樓夢》中的這幾個字、詞你真的讀懂了嗎?

由 健語江湖 發表于 遊戲2021-10-20
簡介起詩社的時候寶玉的雅稱就叫做“怡紅公子”,況且襲人與寶玉有肌膚之親,最後襲人沒有嫁給寶玉,那就是“無緣”的體現

幻仙石怎麼合成

喜歡《紅樓夢》是從喜歡《紅樓》詩詞開始的。《紅樓夢》中的詩詞像《紅樓》女子一樣溫婉賢淑,惹人憐愛。她們有鮮明的個性、豔麗的裝飾、動情的眼神。牡丹之所以傾國傾城,在於它綻放出雍容高貴的姿態,玫瑰之所以嬌嬈嫵媚,在於它釋放出馥郁盈鼻的芳香。當牡丹碩大的花瓣在日暮裡漸漸地凋零,誰人不為之感傷牽腸?當玫瑰芬芳的蓓蕾在夕陽中無聲的落幕,誰人不為之惺惺惜憐?最美與最動人的往往不是她們開放時一剎那的仙姿,而是她們落地時一瞬間的淒涼。嬌花如此,像嬌花一樣的美人如此,像美人一樣的詩詞亦如此。

《紅樓夢》中的這幾個字、詞你真的讀懂了嗎?

昨天新買了一本《紅樓夢》,長春出版社出版的,至於是哪個版本的上面沒有標註。我仔細翻了翻,還是一眼能夠看出差別來。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增加了疑難字詞的標音和註解。還有一些重要的詩詞下面也有批語。

比如:警幻仙演奏共計十四支曲子(包括“紅樓夢引子”和“飛鳥各投林”)的解釋。其中【枉凝眉】下面標註的是:這首曲子是專門詠歎寶玉和黛玉的。“枉凝眉”意為白白的皺眉頭,命運太無情,追悔、嘆息、痛苦皆無用。這個註釋和我讀劉心武探疑《紅樓夢》所講的不同。他說這首曲子是妙玉和史湘雲的合詠。不論孰是孰非,都可見《紅樓》的魅力。這是見仁見智的事。當然,也有一些事大家都認同、無可爭議的。

比如此句,“可嘆停機德,誰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也有批註說,這首判詞是寫黛玉和寶釵。一四句寫寶釵,二三句寫黛玉。編者敢下此評語,肯定是有理有據的。盜版書也不至於有嗜好《紅樓夢》至此者。

再比如“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這句就大有文章可做。頁末有註解說優伶指的是琪官蔣玉菡。公子指寶玉。這段講得是襲人後來嫁給了蔣玉菡。根據是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這樣的伏線。更直接的是蔣玉菡唱得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以及他送給寶玉茜香國的汗巾子。這條汗巾子被寶玉轉手送給了襲人,又被襲人壓在箱底。我想它必是襲人與蔣玉菡劫後重逢的見證。《紅樓夢》中提到“公子”的詩詞也非常多。此“公子”是不是指寶玉呢?起詩社的時候寶玉的雅稱就叫做“怡紅公子”,況且襲人與寶玉有肌膚之親,最後襲人沒有嫁給寶玉,那就是“無緣”的體現。寫妙玉的【世難容】中也有“王孫公子嘆無緣”之說。據劉心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說是陳也俊。因為在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一回有些蛛絲馬跡,甚至十分重要。原文即“錦鄉伯公子韓奇、神武將軍公子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諸王孫公子。”劉心武說後二十八回裡肯定有他們的重頭戲,並且很多無法解釋的謎也能夠巧妙地銜接上。(馮紫英前八十回已有大段戲份。)

又副冊上歌詠晴雯的判詞也提到一個空牽念的多情公子。頁尾註釋指得即是寶玉。晴雯與寶玉,正是公子對紅妝。在痴公子杜撰芙蓉誄一文中正有兩句“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公子女兒,顯而易見。

《紅樓夢》中的這幾個字、詞你真的讀懂了嗎?

不過,有些卻失之考據,有誤導讀者之嫌。有的甚至讓人犯迷糊,在一字一詞上與我之前所見多有出入。我讀書向來咬文嚼字錙銖必較。只是現在市面上通行的都是曹雪芹、高鶚合著的一百二十回本。較接近於原貌八十回的《石頭記》已很少見。所以有時候讀得細,就會發現一些值得商榷斟酌的地方。古人作詩講究煉字,一字一句的代換就有一字一句的意味。比如描寫林黛玉的那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這裡的“罥”字就換成了“籠”字,“喜”字換成了“泣”字。那眉毛的神態自然成另一種模樣了。玉在櫝中求善價,有的寫作“櫃”,懷金悼玉,有的寫作“悲金悼玉”。曲子【虛花悟】寫成了【虛花語】,而且末尾的用詞也不考究,“西方寶樹喚婆娑”,乍一看毫無破綻,但佛家人就經常做“娑婆”講。雖然有些詞語的更換能使原文錦上添花,但是因小失大、顧頭不顧尾的做法肯定為卓越的藝術家所不取。而搞藝術的人偏偏與“大行不顧細謹”相反,否則就會有“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之危。像這樣傷筋動骨、面目難辨的也真不少。比如“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頭“,有的作“先上玉人樓”講。讓讀者看來,到底是月光有意照上玉人所倚之樓呢,還是月光流瀉於玉人的髮髻上呢,真是模稜兩可。還有一首林黛玉寫得《桃花行》,不知道看得是哪個版本,曾誤導了我幾時。原句是“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可能那個盜版得編輯受了唐寅與崔護的影響,改得也不含糊,道是:“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媚;若將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紅花自美。”不僅押韻,而且有含義。我竟被一時唬住。不過仔細品味,林黛玉的那種悽婉動人的悲慼嘆息之情就淡了。

反生歧義的豈止一例。比如本書“虎兔相逢大夢歸”一詞末尾的批註是指元春死於寅卯年之交。而我所見,另一種說法是“虎兕相逢大夢歸”。解釋也大相徑庭,說的是關於賢德妃賈元春與紅學家所探佚的具有公主身份的秦可卿的是非之爭的。結果是“賈家大小姐受皇帝恩寵賈府藏匿的‘政治籌碼秦可卿’畫梁春盡落香塵”。

《紅樓夢》中的這幾個字、詞你真的讀懂了嗎?

劉心武先生更是明察秋毫,在賈寶玉酣睡於秦可卿的臥房裡的時候,身邊出現了一個後文再也沒有出現過的丫鬟叫做媚人的。透過這樣的毫末之微就能揣摩出曹公的心跡,劉先生不愧為解語之人。他還指出“心下暗伏”於“暗服”所表現的人物心態是迥異的。但這個版本里卻註釋道“伏”通“服”。這又讓我深深的感觸到讀書每有疑竇之時,應當謹慎再三,反覆推敲,不可盲目地下評語。

文中第一回就交代了說有一個曹雪芹先生於悼紅軒對《紅樓夢》增刪五次、披閱十年。只是後世之人以訛傳訛地多了去,杜撰編輯的亦是不計其數。恐怕早已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作者反覆強調寫書只是為了記述閨友閨情,並非怨世罵時,更不欲牽涉世態,故曰:甄士隱云云,賈雨村云云。今日讀來,果真是如此的。

只是後人連那一點隱去的真實都還不知,連那一點僅存的假語都還未察。就急著篡改文章的原義,忙著續寫人物的命運。看來都是紅塵中的渣滓濁沫,利益燻心之徒,又怎麼會笑的作者“字字吟來皆是血”的肝腸寸斷的用心?此係身前身後事,名煙利雲俱塵土。幾百年後的今天,曹雪芹根本不會想到有那麼多熱衷於《紅樓夢》的讀者,孤獨曹公也許從未曾想過,在世之時不為人所理解為世人拋棄,死後反而功成名就曲高而和者繁。甭管他們是“甄知音”還是“賈知音”?甭管他們是為名還是為利?總而言之,有一二痴者,為了他一本泣血含淚的厚書,茶飯不思,臥榻品讀,更有甚者,耗擲二三十載光陰,研微究細,筆耕不綴,視為畢生重於泰山之事業。若雪芹地下有知,亦必死而無憾、含笑九泉。

然而,據我所察,有些所謂的偽紅學愛好者,對原著粗暴的刊印,俗濫的評語,胡亂的修改,毫不負責任地電視連播等等。遠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可怕。當高雅的東西一味地粗製濫造;當陽春白雪變成了迎合大眾的低階俗物;當人情冷暖不足以警人心撼心靈感肺腑,那麼我們的作者百年前的初衷豈不成了娛樂大眾毒害萬年的蠹蟲與尖刀?或者說世俗的大眾才是真正的坑殺作者十年心血的劊子手?總而言之,這樣的情形,是在天有靈的曹公所不願見的。倘若真如此,曹雪芹只希望他的作品速朽,要不就像野草,蔓延進每一個讀者的心靈裡。這樣也不至於做個鐘馗鬼,睚眥必報,好把你一口吞食掉,叫你下輩子還做一個祿蠹利賊的小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