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由 花果飄香 發表于 遊戲2021-10-12
簡介已經被果商收購的“秋月”梨我問王亮:“現在糖度10%多一點,賣4

養生冠核桃牛奶多少錢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枚青(左)和王亮(右)夫婦在梨園中合影

枚青是個熱心腸的人,聽說我這趟來山東的主要目的是“秋月”梨,就張羅著要帶我去她的老家——萊西市日莊鎮院裡村。她對我說,那裡才是“秋月”梨的集中產區,連片面積上萬畝。盛情難卻,於是就一起去了一趟,見著了她認識的最大的官——院裡村原黨支部副書記王亮(現任院裡村興果果蔬合作社社長),又帶著去了一趟她的表姐夫的梨園——據說是村裡最早種植“秋月”的梨園。

院裡村不算大,586戶,1896人,4000畝耕地。枚青說的上萬畝“秋月”梨園還包括了鄰近的村子,沿著小沽河兩岸綿延數十里。梨園中也不單單是“秋月”,還有“華山”“南水”“豐水”等日韓梨品種。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院裡村就開始種植地方特產“香水梨”;1997年開始發展“黃金”“豐水”“圓黃”“新高”等日韓梨品種,並逐漸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2009年引進“秋月”,最終發展成為當地的主栽品種。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小沽河兩岸的連片梨園

“前幾年梨的價格沒這麼高,像‘豐水’‘新高’等老品種也就1元多一斤,今年都翻倍了,除了‘秋月’沒有翻倍。”王亮欣喜地說。他4年前才開始種梨,20多畝地,“秋月”為主,“華山”為輔,因為去年遭受一場嚴重的冰雹,所以今年尚未真正投產。

“你覺得什麼原因?”我好奇地問道。不僅在北方,今年南方早熟的“翠冠”梨也迎來了近十年來最好的行情,產地價普漲1元/斤。

“一是減產了,二是‘秋月’帶動。”王亮分析道:“今年花期的時候有霜凍,再加上連續陰雨,氣溫較低,引發梨鏽病。今年‘秋月’的藥品投入比往年多了一倍,產量減了一半。再一個,從2017年開始,‘秋月’的價格就一直走高,市場對它已經認可了。”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今年發生嚴重的梨鏽病

聽到這裡,我已經明白今年果商搶購“秋月”的根本原因了:一方面是產量減少,另一方面是銷量增加,再加上中間商的推波助瀾,這就造成了供求關係的失衡。

“今年90以上的,不扒袋,不用挑,客戶就要了,4。6~4。8元一斤。”王亮用“果商等梨”來形容這場梨產業中難得的“繁榮”景象。

一家一戶的農戶管理必然會導致樹體和品質的參差不齊,我們轉了幾戶人家,還是枚青推薦的她表姐夫邴岐波家的樹相最好。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邴岐波和他改接的“秋月”梨

10畝地,20餘年的老樹,雖說10年前已經引種“秋月”,但大規模改接還是這三四年間的事情。都是齊膝高度鋸斷,把原先的“豐水”“圓黃”改接成“秋月”,老樹新枝,倒也碩果累累。

王亮順手摘了個大梨遞給我,說,“你嚐嚐!”我接過這個表相和個頭都非常完美的“秋月”梨端詳了一番,沒有下嘴,只是問:“從你的品質標準來評價,這個梨糖度達到多少算可以了。”

“13%。”王亮說,“樹上剛採下來糖度13%,達到這個標準口感基本上就可以了。”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汁多肉細、口感純甜的“秋月”梨

“那現在村裡在採的有沒有普遍13%?”我上午剛參加完一場“秋月”梨的比賽,平均糖度只有11。8%,參賽者基本上是普遍的果農,取樣非常隨機,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去年前年都有,今年沒有。”王亮實事求是地說:“前幾天,來了一個大公司到我們這裡收購‘秋月’梨,他到地裡測糖度,第一個梨的糖度是10。5%,第二個是10。7%,連11%都不到,他4。6元一斤收購。今年果商在糖度上沒有要求了,大家都在瘋搶‘秋月’梨。”

這其實是我最擔心的。上午在比賽現場就和優果聯的陳沖和白冰聊到這個事情,白冰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哪個品種是越做越好的?都是越做越差,最後走向滅亡的。他們從“豐水”開始做起,到現在的“秋月”,在踐行“好吃不貴”的道路上舉步維艱。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已經被果商收購的“秋月”梨

我問王亮:“現在糖度10%多一點,賣4。6元一斤,這些‘秋月’梨到市場後,又貴又不好吃,人家就不消費了。等過了十幾天‘秋月’梨真正好吃的時候,價格反而便宜了,你們會不會有這種擔憂?”

“有啊!前年一開始的價格是3。7~3。8元一斤,到了最後2。5元一斤,所以他們把梨早早就賣了,不能等啊!等到後面越好吃越便宜了。像前幾年是9月5日到中秋節這一段才賣‘秋月’,今年早了至少有20天,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一下樹了。‘秋月’梨真正好吃是在中秋節,那是品質最高的時候。”

“還有,”王亮接著說:“有些果商以假亂真,一箱8個裝的禮品盒中給你裝進去2個‘豐水’。‘豐水’才2元多,‘秋月’4元多,他賣得便宜,利潤差不多,反正南方人也不認識‘秋月’和‘豐水’。”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傻傻分不清的日韓梨

我就是南方人,而且是一個做了十幾年梨科研工作的南方人,如果現在忽然拿出“秋月”和“豐水”讓我辨認,恐怕也得出醜。“南方人不認識‘秋月’和‘豐水’,就像北方人不認識橘子分什麼品種一樣。”我笑了笑,以此來掩蓋自己的心虛。

相比於傻傻分不清的外表,我可能更有信心從口感上去辨認。“豐水”酸甜適口,風味濃;“秋月”純甜,汁多肉細,所以更適合南方人的口味。

“如果站在普通種植者的角度,前期品質差,價格高,後期品質好,價格低,你是願意賣前還是賣後?”我重提這個市場怪象,並具體到王亮本人。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王亮(左)和本村果農在交流

“我會賣後。”王亮應道:“我比較注重品質,即便賣得便宜也要讓消費者吃一個好梨。”

答案太官方,我心有不甘地追問道:“比如果商現在出價5元一斤,糖度標準只要10%,你賣不賣?”

“我不賣。我的梨都是在樹上掛到10月才賣,自己銷售一部分……”

“那是你自己有銷售能力才敢往後留。”我聽出端倪,才明白對方不是我想對標的普通種植者,忙更正道:“如果自己沒有銷路,只能賣給果商……”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高接換種後的“秋月”梨

“那起碼差1元一斤,這可是純利潤了。”王亮實話實說。

“這就造成了越做做差的惡性迴圈!”我嘆了一口氣,繼續問王亮:“造成這種現象,你覺得是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主要是收購商把關不嚴,糖度不夠就收購了;其次是果農不自律,應該糖度不夠不能賣,要有回頭客啊!”王亮說。

“但是,無論是種植者還是收購商,肯定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我還是拿現實說話:“若是果商要等到糖度達標後再收購,今年可能就收不到‘秋月’梨;要是果農等到後期好吃的時候再上市,可能就賣不上好價格,而且風險還增大。所以就形成了這個市場怪圈,品質不是越做越好,都是越做越差的,包括以前的‘豐水’‘黃金’都經歷過這個過程。”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王亮(右)和枚青(左)等人在梨園中

“包括去年的‘維納斯黃金’賣白果(早採的果實)。”枚青在一旁說。她在朋友圈賣了兩年的“維納斯黃金”,收益頗豐,但找到符合她標準的果子也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

“主要是精品果的市場沒有做起來。假如糖度14%的‘秋月’,我給你5元或6元一斤;糖度11%的‘秋月’,我給你3元或者2元一斤,這樣品質就會越做越好。”王玉成建議道。

他也是本村人,從武警部隊退役後回村種植“秋月”和“南水”,去年剛進入豐產期時就遭遇一場冰雹,顆粒無收。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青青大地新上線的無損糖度分選線

“現在糖度高低是沒有差價的?”我細問道。

“沒有。”王亮和王玉成異口同聲地回答道。王玉成接著說:“以前糖度不到13%果商不要,今年對糖度沒有要求,只要個頭夠果商就要。從90開始,越大越貴,100以上的扒袋5。5元一斤。”

“那對你們種植戶來說,一是要提高產量,第二是把果個做大,你們的效益就好了。”我的腦海中衍生出來的配套技術就是加強肥水供應,多施以氮肥為主的化肥,而非我平日強調的多施有機肥。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院裡村的村貌

“對!”王玉成說:“比如我一畝地產8000斤,他一畝地產1萬斤,他的梨個大,雖然口感不如我,但賣的錢比我多,我要賺錢的話,必須按照這個路子來,也要搞1萬斤,甚至更多。結果就造成產量增加了,品質下降了,最後的效益也跟著下降了。”

我的耳邊彷彿又響起了白冰的那句話:哪個品種是越做越好的?都是越做越差,最後走向滅亡的。

怪誰呢?

2021年9月1日

水果品質越做越差,到底是誰的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