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由 非遺網視 發表于 遊戲2021-09-15
簡介泰順知縣蔡芝心懷修廢之意,考慮到太平橋是仙居村張氏所建,就把張璉、張瑄等的後人召集在一起商議

腰帶水什麼意思

泰順縣政府大門右邊幾十米處的太平橋,以前原是一座木平廊橋,中間行人,兩側是婆餅、九層糕、糖果等美食攤位,徜徉其間有逛美食街的感覺。太平橋的始建者是羅陽仙居村張氏,一家三代人呵護此橋。圍繞著太平橋,他們在橋與家之間的古道上建一座休憩的石亭,在橋頭與縣前街之間鋪設一條鵝卵石街,還提議修築一圈堅固的城牆以守護廊橋街市、屋舍邑民。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清代《羅陽境圖》中的太平橋,廊屋飛簷

署理縣務,勘測礦脈

明代時期的羅陽縣城巨姓望族林立,仙居村張氏偏離城區,為何能主持城內的造橋鋪路等大工程呢?這得從太平橋的始建者的父親——張文潭說起。張文潭(1430—?),譜名文滔,他生活於泰順銀礦開採的鼎盛時期,亦因採銀而興家立業。成化年間,泰順龜湖、三魁等地銀場進入大規模地開採階段,張文潭與葛垟村陶器、大安下後垟村張禮被任命為管坑官,管理銀場的銀礦開採、押運等事務。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羅陽鎮仙居村古樟

初建縣的泰順百業漸興,單單銀礦稅這項在成化五年(1469)就為國庫貢獻白銀3820兩。然而,泰順畢竟是剛平息農民暴動、礦工起義才十幾年的新縣,礦工滋事還偶有發生。境內地僻路險、山深林密,經常有賊寇埋伏路旁,劫掠來往的商客行旅。有段時期,知縣都不敢到泰順赴任,縣官處於缺崗狀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明代煉銀爐渣(攝於龜湖)

在這特殊時期,精明能幹的張文潭脫穎而出,歷次押運銀礦都完好無失,溫州知府就委任他署理縣裡事務三個月。張文潭端正言行,以身作則,公正執法,地痞竊賊無不懾服於他的威嚴。上級把他的勞績奏報朝廷,批准授以守備之職。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封銀坑序》記載管坑官張文潭

另有一件事讓張文潭的威望有所提升。弘治年間,泰順礦脈漸趨微薄,儘管朝廷已經把泰順的礦稅減至604兩,但仍是一項壓在百姓頭上的沉重負擔。地方官府把礦稅攤派在裡甲、坑夫、農夫身上,他們倒貼家資墊付稅金,賠累不堪。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龜湖七門洞銀坑遺址

幸得弘治皇帝仁德愛民,准許礦脈盡絕的銀場核實後封閉。泰順知縣範勉關心民瘼,把張文潭、陶器、張禮等鄉紳召集在一起商議銀場之事。之後,張文潭等人到泰順各大銀坑勘測,查明礦脈果然枯竭。範勉將此事如實上報朝廷,弘治五年(1492),皇帝下旨封閉礦坑,泰順百姓如釋重負,相慶如更生。範勉、黃球等幾任泰順知縣都對張文潭很敬重,先後九次延請他為鄉飲大賓。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封銀坑序》記載張文潭等人勘測礦脈,

並請人撰文記錄封閉銀坑之事

提議築城,義監金湯

那時,縣裡有重大事件會找張文潭父子商議,當上級官員來泰順訪問,也會向他們瞭解民情。嘉靖年間,溫州知府丁瓚、通判儲日宗因公事來到泰順,召集父老詢問民間疾苦。張文潭的長子張璉上前進言:“山邑苦無城牆捍蔽,時常有虎狼闖進來攫人,百姓在早晨傍晚都不敢開門,夜間也不敢點燈。竊賊亡命之徒出沒其間,多行劫掠。由此戶口耗散,真是可惜啊!”丁瓚聽後深以為然,鳥獸尚且壘土為巢,小民也要圍籬護家,堂堂縣城怎能沒有城牆呢?於是,他向上級申請建造泰順城牆。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新建泰順城垣記》碑額,原文記載

張璉向知府丁瓚說起泰順沒有城牆的苦處

之前,儲日宗等官員也曾想過建造城池,皆因資金浩繁而作罷。張璉在泰順分疆立縣的景泰三年(1452)出生,似乎與縣城特別有緣,他帶頭捐資,並身體力行,奔走動員民眾,積極促成此事。年高德劭的他被丁瓚委任為工程監督,參與勘測規劃城池等事務。羅陽城牆從嘉靖九年(1530)開始全面動工,耗資約5900兩,大部分為官府撥款,其中也少不了張璉等泰順百姓出錢出力。張璉在嘉靖八年就去世了,他沒能親眼看到那形如巨舟的城牆圍護屋舍子民,但他為建造城牆做了許多前期準備工作,泰順百姓沒有忘記他的苦勞,在城牆東門外的皇華館給立了一塊記述他功德的石碑。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泰順城牆遺蹟

嘉靖皇帝聽聞此事,下旨褒獎,嘉獎語中有一句:“獨苦父老張璉”。丁瓚升任溫處兵備道後,不忘他的倡議之功,為他的大門題額:“義監金湯”。金湯就是指堅固的羅陽城牆。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張氏宗譜》記載丁瓚為張璉故居

題額“義監金湯”

造橋鋪路,仁心太平

縣城北面有一小溪奔流至城東附近,水勢湍急,阻隔了東門至縣衙的街衢,來往行客望溪興嘆。正德十四年(1519),張璉與弟弟張瑄及堂弟張琳、張璁等人慷慨解囊,鳩工伐木,齊心協力在溪上架起了一座木平廊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重建太平橋記》記載張璉兄弟造橋

有了太平橋的連線,貫穿東西城門的“直街”才名副其實,它串聯起了東大街、北大街(太平街)、西大街。《分疆錄》這樣描述直街:“自迎恩亭入東門,經三峰寺前,過太平橋為北門街,達三級步,經士林坊,再西為縣前街。至登俊坊轉西為公館前,至西門外止。”可以說,太平橋是直街的交通樞紐,有了它跨溪而過,街市才如橋下的溪水一樣暢流不息,充滿活力。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1946年《泰順縣城圖》中的東門、東大街、

西大街、太平街、縣前街、西大街、西門

橋取名“太平橋”,與其所在方位有關。早晨,居民站在太平橋往東看,山頭的朝陽冉冉升起。東方五行屬木,五常主仁,在張璉等人的心中,住在城東的居民都尤為仁愛,取名“太平”,既是隱喻仁以濟人之意,更是祈願永世太平。他們也希望橋下清澈的溪水風平浪靜,稱溪流為“太平溪”(此溪又叫學前溪)。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下的學前溪

太平橋飛閣翼然,長廊凌虛,風光獨好。可是每到春夏雨季,橋畔之景就變得狼藉,橋的西北端有一條土路連線縣衙前的街道。土路坑坑窪窪,泥濘不堪,行人小心翼翼地走過去,衣褲鞋襪仍不免濺滿泥點子,太平橋板上留下一道道零亂斑駁的泥漬。張瑄看到此景,又獨自捐款,募工運石,將土路鋪上一層光潔的石塊,一直鋪設到縣前街。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康熙《泰順縣治圖》中的太平橋有廊屋,

三級步大致所在的位置

在老一輩居民的回憶中,這條道路中間為大塊溪石甬道,兩側用各色小鵝卵石拼成圖案。整條石鋪路依次有三道“三級步”,每道三級臺階,走上去就是一個約幾十米長的平路,平路盡頭又是往上升的“三級步”。第一個三級步在今北大街與城北路交匯處前方的小弄前;第二個三級步在泰順縣人民醫院原址大門附近。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1975年食品公司對門附近舊貌、新貌,

以前附近有第一個三級步

古時,胡氏宗祠建在橫街(今羅陽綜合市場附近),胡氏族人往左步行幾十米就到第二個三級步,有“步連三級,疑聞浪激禹門”之說。拾級而上,恰如人生“三連升”,所以胡氏族人賦予三級步以魚躍龍門、科第高升的意味。有幾句古詩:“家廟東環四達衢,步成三級接坊隅。班行忽際聯升地,宦秩欣逢疊進途……”就是描寫縣城羅陽的三級步。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泰順人民醫院原址大門,

以前附近有第二個三級步

第三個三級步在儒學路口。那時的街道石階相對樸素安閒,不像現在汽車呼嘯而過。弄堂裡的孩童常在儒學路口的三級步玩耍,而一群群螞蟻也在石階邊忙著搬家。孩童們一邊吃著糖果,一邊拿著樹枝逗螞蟻玩,口中還唱著一首歌謠:“蟻啊蟻的公,蟻啊蟻的婆。外公外婆給你拿,你冇拿,給別人拿去了你也冇……”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儒學路口,以前有第三個三級步

石路的鋪砌,使得太平橋周邊環境愈加美觀清潔,即使再遇到陰雨霏霏的日子,巷道也有一種朦朦朧朧的詩意美,兩排房屋的瓦簷垂下雨簾,珠珠墜落在鵝卵石街上,濺起朵朵水花……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拓寬石鋪路,改成磚頭鋪路。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1975年太平橋西端,以前有鵝卵石鋪路

橋建成十幾年後,嘉靖辛卯年(1531),知縣劉友德將學宮遷建到太平橋左。於是,弦誦之聲縈繞於溪邊橋畔,菁菁學子盤亙其間,士民商客摩肩擦踵,有的坐在橋上休憩攀談,有的憑欄對詩,有的在橋邊擺攤賣貨……太平橋漸漸成為城中一巨觀。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今貌

值得一提的是,張璁在建橋時還只是生員,到嘉靖年間出任廣東韶州府仁化縣主薄、翁源縣署理知縣,任內秉承張家建造公益設施的傳統,造敬一亭,建望江樓,整飭學宮,修繕城池。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清代《泰順縣治圖》中太平橋是廊橋形狀

子孫修橋,延續祖澤

嘉靖二十六年(1547),太平橋傾頹圮毀。泰順知縣蔡芝心懷修廢之意,考慮到太平橋是仙居村張氏所建,就把張璉、張瑄等的後人召集在一起商議。蔡芝對他們說:“太平橋是你們的祖上始建,你們加以翻新,以繼承先人美德。”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重建太平橋記》記載知縣蔡芝召集

張氏後人商議建橋之事,張坦、張贊付諸行動

張璉的侄兒張坦與張瑄的孫子、醫學官張贊(張朝贊)等人聽後歡喜不已,既然有縣太爺支援那就放手去幹吧,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蔡芝調集一批能工巧匠,從嘉靖庚戌年(1550)八月四日開始動工修建,歷時兩個多月竣工。他親筆在樑上匾額題寫了“太平橋”三字(另一說是“登雲橋”三字)。從太平橋的始建到重建,凝聚了仙居張氏一家祖孫三代人的心血。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今貌

太平橋重建三四年後,橋的東端多了一座三峰寺(今泰順縣政府所在地),是蔡芝與教諭吳國器覺得學宮背後無主山,就與三峰寺調換基址。梵音悠悠,來往於太平橋的人群中多了一些手持香燭的善男信女,歷史也賦予三峰寺僧修橋的使命。崇禎二年(1629),太平橋再次毀壞。知縣潘仲蘭把建橋列為首要任務,他帶頭捐資倡議,學宮的生員積極響應號召,遠近居民踴躍參與此事,三峰寺僧人圓宗負責監管施工。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清中期《泰順縣城圖》中

太平橋、三峰寺位置

廊橋屢毀屢建,使修橋人對暴雨洪水的自然力心生敬畏。他們在橋的中央設了一個神龕,供奉大帝爺、土地公,神像面迎水流而坐,以期鎮住流勢。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1975年黨政軍幹部在太平橋下等處溪中

進行清理勞動(蕭若駒 攝)

太平橋的外形構造與登雲橋(南門橋)頗為相似,只是學前溪沒那麼寬,橋的跨度沒那麼長,溪水中央沒有砌造石墩。橋修建完成後,人們又在橋的東首新建幾間房舍,用作守橋人的住所,這裡常年有人燒茶,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仍有人守在這裡免費供應茶水。橋畔有條石階往下伸入溪中,居民常來此濯足洗衣。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羅陽登雲橋

廊橋美食,此處最豐

朝旭中的太平橋兩岸跳動著街市的脈搏,而月色下的廊橋又是另一番靜謐唯美的景象。有一首古詩《太平橋》描寫橋畔的人文景觀與月夜之景:

蕞爾人人頌太平,橋名紀盛踞山城

橫波坦蕩遵王意,複道康莊擊壤聲

有柱憑題方獻賦,無書可受已韜兵

祠前月夜煙凝處,幾認長虹化玉成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1975年,黨政軍幹部在太平橋下溪流進行

清理勞動,橋畔有條石階入溪(蕭若駒 攝)

詩中有句“有柱憑題方獻賦”,典故出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初入長安時,在昇仙橋門柱上題字:“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誓言此去要建功立業,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古時有些羅陽士子欲前往溫州、京城求取功名,經過太平橋時也會心生“題柱”之念。據說,民國時期羅陽城中有位師長回鄉探親時,騎著高頭大馬走過太平橋,也算遂了司馬相如式的豪情壯志。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今貌

曾幾何時,太平橋的風光讓多少遊子魂牽夢繞,它最“誘人”之處不在美景,而在琳琅滿目的食品。據傳,泰順風味小吃——婆餅,就是源於太平橋。明朝時期,有位老婆婆每日在橋邊擺攤做餅,她發明了一種獨特的烹飪方法。她先舀一勺米漿倒在平底熬鍋上,燙成一張張白潤的餅皮。當顧客過來時,她往平底鍋中放入新鮮的豬肉,熬出滋滋冒泡的熱油。之後,取來餅皮,往裡面攤一些肉絲、香菇、雞蛋、蔬菜等,再將餅皮包裹起來,放入油鍋中煎炸。燒製好的婆餅清香撲鼻,外脆裡嫩,酥香可口,因為此餅出自老婆婆之手,就有一個“婆餅”之名。婆餅的美味很快風靡羅陽,當地流傳著一句俗語:“羅陽太平橋,飯鑊倒裝燒。”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快要煎好的婆餅

婆餅攤吸引了眾多食客,也引來了各種美食攤位。溫州才女張鳳慧在一首《羅陽竹枝詞》中寫道:“轅門口與太平橋,食物無如此地饒。”清代時期的太平橋就以美食豐饒而聞名,是居民吃早餐與夜宵的好去處。每到正月時節,人們觀花燈必到城隍廟,品小吃則愛去太平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張鳳慧《羅陽竹枝詞》中說

太平橋“食物無如此地饒”

在老一輩的居民的回憶中,太平橋中間橋板供行人通行,而兩側的長凳則擺著各種攤位,有煎婆餅的,有蒸九層糕的,有做糯米嫩的,有炊米麵層的,有賣花生米糖的,有賣水果的,還有各色南貨,如炒米、糕點、麻花、餅乾、白糖等。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羅陽登雲橋內景,太平橋內部構造與此相似,

兩側長凳上擺著各色美食攤位(李永在 攝)

孩童們總是纏著大人到太平橋逛一下,和藹可親的攤主在削梨時,常會把一卷卷梨皮遞到小孩手中。孩童嘴裡甜滋滋地咀嚼著梨皮,眼睛卻直勾勾地看著那瑩潤得冒水的梨肉。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泰順小吃:米麵層、九層糕

像太平橋這種把美食攤位擺到橋內,顧客可以約上一二好友,在這裡點幾樣小吃,甚至於喝上幾杯美酒,這在泰順其他廊橋中幾乎沒有的,說太平橋是“美食一條橋”毫不為過。太平橋雖然沒有北澗橋的華美、仙居橋的氣勢、三條橋的孤傲,但卻很接地氣,它融入了縣城繁華街市中,迴盪著陣陣叫賣聲,縈繞著縷縷香氣,板壁留下煙薰過的痕跡,世俗而真實,平實而親切。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泰順糯米嫩、麻花(油繩)

建造石亭,路通仙陵

太平橋因縣城建設而生,亦因街市改造而變。1957年,太平橋在擴建街道時卸下高昂的簷閣,橫展身軀,蛻變成一座鋼混T型橋,舊日的卓然風華在車水馬龍中漸漸淹沒。自此,太平廊橋殘留在當地人的記憶中,那橋畔的芳名碑也無處尋蹤。清嘉慶年間的《羅陽胡氏大宗祠記》中有一句話:“看月太平,橋畔猶存修橋祖名。”可見,明清時期太平橋畔還樹立著銘刻修橋知縣及仙居張氏等人的芳名。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1975年太平橋東端,此時廊橋

已經改建為T型橋(蕭若駒 攝)

那時候,泰順縣東南部的百姓進城一般從東門進入,行人到東門外的皇華館參觀,可看到銘刻張璉事蹟的石碑;徑直入城到達太平橋頭,能看到橋碑上記錄張氏三代人前赴後繼造橋、修橋的事蹟;走過橋西,腳下就是張瑄捐資鋪就的石路。這條直街留下仙居村張氏參與縣城建設的印痕。若原路返回東門,出城東行數里,過三垟坪,則能看張氏帶頭建造、至今猶存的另一座建築——羅陽石亭。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清中期《泰順縣城圖》中的皇華館

泰順建縣後,修築泰順至溫州大路,五里一亭,十里一鋪。正德十年(1515),張瑄與嶺下村林廷俊(林俊)捐資在縣前鋪與赤坑鋪之間建造一座石亭,供行客避雨休憩。除了椽子、檁條、簷瓦之外,都採用石構件。亭子的外牆、照壁砌以塊石,而內部柱樑插拱、石凳柱礎則採用青石打製。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羅陽石亭

張瑄、林廷俊為了讓亭子更加堅固美觀,請來平陽、泰順等地的工匠採石繩墨。說是青石建築,看那橫樑、月梁、泥鰍梁、石柱、柱頭、插拱的外形與民居的木質構件無異,構件鑿以榫眼,互相穿插,一柱一梁、一刀一刻無不暗合著木工細活。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亭子石樑上刻著“張瑄”“林俊的名字”

石件具木件的精雕之美,卻比木件多壽,不懼日曬雨浸、蟲蝕火煅,歷經五百多年風雨滄桑,石亭仍傲立道旁。亭下是去往仙居等村的嶺下古道,仙居才子張天樹多次往返於石亭,寫下詩句:“羅山日暖春花吐,迎春門接仙源路。三陽過處是石亭,楊柳灣深鎖煙霧。”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石亭樑柱構件仿照木工的做法

這是古時行人出城去往溫州途中第一個休憩的路亭,無聲靜候,輕輕蔭庇。林廷俊多行義舉,縣裡為他申請為義官,張瑄也被知縣延為鄉飲大賓。兩人生前名字刻在石亭的左右橫樑上,死後墳墓在嶺下村的古道旁比鄰而坐,一個在古楓的右邊,一個在古楓的左側,能永遠“對望”古道,想來也是他們生平夙願。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嶺下村林廷俊、張瑄的明代古墓,

相距只有幾十米

若是以仙居村為起點,明代張氏到石亭,過太平橋,步石鋪路,繞城牆而行,這是他們入城的次第順序,也是參與修建的公益設施的先後順序,更是一個從小我到大我的昇華過程。

太平橋,以前是“美食橋”

▲羅陽石亭去往三垟坪、縣城方向的古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