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秦兵馬俑三號坑是什麼?為什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呢?

由 文化藝術報 發表于 遊戲2021-06-29
簡介根據陶俑排列和鹿角、獸骨等遺蹟分析,北廂房很可能是指揮部中設立的戰前占卜、祭祀、祈禱的場所

銅殳是什麼

秦兵馬俑三號坑發現於1976年5月,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兩座坑相距25米,是三座兵馬俑坑中發現最晚的一個。1989年9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三號俑坑面積最小,只有520平方米,未經焚燒,是自然坍塌,但坍塌前曾遭人為的破壞,陶馬、陶俑殘破嚴重。從考古發掘情況來看,三號俑坑出土陶俑68件,陶馬4匹,木質戰車1乘,兵器34件。經考古專家分析,三號俑坑應當是統帥秦兵馬俑軍陣指揮部的象徵。做出這種判斷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其一,從位置來看,三號俑坑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二號俑坑西邊,處於兩座俑坑的庇護之中,地位相當重要。

其二,三號俑坑的建築形制與一、二號俑坑不同。一號坑、二號坑的建築形制是按照軍隊陣列構築的,三號坑的形制則劃分為北廂房、南廂房、車馬房三個單元,車馬房和門道正對,便於車馬的出入。

其三,北廂房呈倒“T”字形,由廊道和後廳組成,廊道內沒有陶俑,後廳有陶俑22件,出土時破損嚴重,已成碎片,現在未作修復,仍按出土原狀陳列。據分析,22件陶俑原來應分作左右兩縱列,每列11件作面對面夾道式排列。廳內還發現1件鹿角及少量獸骨等遺物。根據陶俑排列和鹿角、獸骨等遺蹟分析,北廂房很可能是指揮部中設立的戰前占卜、祭祀、祈禱的場所。

其四,南廂房平面呈“土”字形,從東向西分為廊道、甬道、前堂和後室四部分。南廂房內有鎧甲武士俑42件,出土時同樣破碎嚴重,多數陶俑的頭已不知所蹤。考古工作者對南廂房的陶俑進行了修復和復原陳列,這些陶俑均環繞牆壁作夾道式相向排列。《尉繚子》一書中有“內向所以顧中也”的記載,說明這些俑應當是保衛室內統帥的警衛隊,南廂房的正廳可能是指揮部中的議事廳。

其五,三號俑坑出土銅殳[shū]30件,應當是俑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銅殳是一種裝著木柄的短筒形的無刃兵器,屬於儀衛性質的兵器。《詩經·衛風·伯兮》中有“伯也執殳,為王前驅”的詩句。儀衛兵器銅殳的使用,從側面說明三號坑的武士俑應當是擔任警衛的衛隊,或是作為禮儀性的儀仗隊。

其六,車馬房呈方形,左右兩側分別與南北廂房相通。房間內出土有四匹陶馬、一輛木質戰車遺蹟,以及4件武士俑。四件陶俑中有中級軍吏俑1件、御手俑1件,甲士俑2件。車箱上有髹漆彩繪,級別較高,車上乘4人,古代稱之為駟乘車,屬於指揮車的級別。其職責是負責傳達軍令,向敵軍致戰,也可輔佐主將掌握金、鼓。

在三號坑北廂房、車馬房和南廂房各發現腐朽的門楣一根,其上有等距離的帶柄銅環。分析其用途,可能是用來懸掛帷幕,以帷幕將三個區域隔開。古代將軍出征,因為沒有固定的住所,只能臨時張幕為府,因此也把將領的居所稱為幕府、軍幕、帷幄,或簡稱幕。三號坑各區發現的懸掛帷幕遺蹟,有可能是出征軍隊張幕為府的象徵,故而也可將三號坑稱作“軍幕”。

三號坑的性質

秦俑三號坑

編輯:慕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