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由 藥王谷程靈素 發表于 遊戲2021-06-23
簡介這時導演將鏡頭晃動的幅度大大加強,幾乎令人炫目,造成一種觀影的不適感,從而引起觀眾內心雙重的觸動:一重來自對觀影不適感的宣洩,一重來自對贊恩及其妹妹命運的慨嘆

困獸猶鬥意思是什麼

文 | 天蠍愛唱歌

古語有云,“困獸猶鬥,何況人乎?” 意思是連野獸也會在困境之中選擇搏鬥,更何況是人呢?然而,在充斥著暴力、性虐和貧窮的嫩巴黎,好像“逆來順受”與“忍氣吞聲”才是大家預設的行事準則。

大家口中唸叨著真主,抱怨著貧窮,生下孩子、卻將他們賣掉以換取金錢。他們將自己的情感寄託於宗教,明知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卻妄圖透過宗教這種方式來麻痺自己,可悲可嘆可憐又可恨。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他們緘口不言,沉默不語,張嘴奉神卻又不敢承認自己的罪行。到頭來,卻是贊恩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站了出來,控訴這個地區裡絕大多數的父母自欺欺人的行徑。

《何以為家》由嫩巴黎本土導演娜丁·拉巴基耗時五年拍攝而成。該片算是半個紀錄片,因為片裡的許多情節都曾真實發生過——它來自主演贊恩的親身經歷,這讓觀眾看完後內心更加震撼。

本部影片以贊恩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透過樸素的故事和紀實的鏡頭語言,描繪出當今世界底層人民的現狀,同時也透過贊恩的視角,深刻探討了“只生不養”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展現出娜丁導演濃濃的人文關懷精神。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一、巧妙細緻的鏡頭語言

鏡頭是構成一部電影的最基本單位,也是能最直觀表現出主角感情寄託的視覺傳達。

在影片中,大多數的素材都是隨機拍攝的,並非導演事先設計,但通過後期的組合與互動,也為觀眾呈現出不一樣的情感效果。

“電影書寫的影片,籍影像來表達,而非靠(演員或非演員)動作和聲調的模仿,它不分析,也不解釋,它重組。”—— 羅伯特·佈列松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手持鏡頭幾乎貫穿了整部影片,不同程度的晃動,表達出了不同的情緒。它的作用是還原情景的真實感,由此使觀眾與主角的內心產生共情。

這一點在拍攝主角贊恩的時候顯得尤為明顯。在贊恩想要帶妹妹離開家的一整段戲中,都是運用的手持鏡頭。

贊恩下樓去買生活用品時,晃動的鏡頭著力表現的是他的緊張、期待和祈禱,還有內心的那一點點激動,很自然地將觀眾帶入情節。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後來贊恩追逐著妹妹的那段鏡頭,表現出來的是內心的痛苦、憤恨和對命運的極力吶喊。此時的贊恩就如困境中努力想要去搏鬥的野獸。鏡頭配合著他情緒的爆發,撕破之前種種平靜的假象。這時導演將鏡頭晃動的幅度大大加強,幾乎令人炫目,造成一種觀影的不適感,從而引起觀眾內心雙重的觸動:一重來自對觀影不適感的宣洩,一重來自對贊恩及其妹妹命運的慨嘆。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這樣的鏡頭感,輕而易舉地就抓住、進而煽動,直至改變觀眾的內心情感。

本片寫實鏡頭居多,卻能生動描摹出嫩巴黎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細細繪出贊恩的內心,牽起觀眾為他的搏鬥而振奮與感動的情緒,給予觀眾深深的思考。

二、意味深長的構圖畫面

“構成影片的不是畫面,而是畫面的靈魂。”由此可以看出畫面構圖對於一部電影的重要性。”—— 法國著名導演阿貝爾.岡斯

在《何以為家》中,導演精心安排了許多意味深長的構圖畫面。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電影前半段,贊恩和他妹妹站在舊樓上,望著整座城市的時候,他們被導演安排在了構圖右半邊的一角里,大片破舊的樓房立在腳下,左邊也是大片的空餘,給人一種渺小的感覺。結合後來妹妹還是被逼著嫁了人,最後死於難產,這裡的構圖似乎是在告訴觀眾改變命運的不可能性。

還有黑人母親餵養她兒子的時候,

導演用了一個微仰拍,

而且黑人母親佔據了電影正中間的位置,形成一個對稱構圖,這個構圖呈現出來的畫面讓人聯想到那幅著名的聖母瑪利亞繪圖。聖潔和偉大就透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構圖呈現出來。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影片中,大量的鏡頭都是採用的低角度拍攝畫面。這種拍攝方式,一是產生代入感,能讓觀眾融入電影劇情;二是著力表現出贊恩的渺小,用以反襯出其堅定的內心。

這些構圖豐富了片中人物的形象,也包含了導演個人的情感。她用一個又一個精心佈置的構圖,凸顯出她對嫩巴黎底層人民的同情,也同時展現出她對贊恩那種雖渺小但敢於奮力一搏的高度贊同和讚揚。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三、意蘊豐富的敘事結構

首先,

她採用的是非線性敘事

,透過在法庭上的審訊過程,插入贊恩的回憶,從而串起整個故事。​

黑人母親和孩子這一條充滿溫情的線,出現在贊恩的敘述中。這一條線先是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二則有利地渲染出故事的真實性,傳達出世間美好和人性本善的理念;三則加強最後高潮片段與觀眾的共情感,讓最後贊恩控訴父母的感情爆點更加震撼也更加令人心酸。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同時,

導演對敘事空間的把握也是恰到好處,

最特別的是在敘事過程中對時間鏡頭的省略。

在妹妹被嫁走到死去的那整段戲中,觀眾只能看到贊恩在後面的追逐和後來獨自的離家出走。妹妹之後到底怎麼樣了,又收到了怎樣的虐待,導演並沒有交代,給觀眾留下了無限遐想。妹妹悲慘的命運深入到每一個觀眾的內心,任由觀眾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各自心中去描繪她所遭受的一切。

這樣的敘事結構生動而不拖沓,卻便於觀眾儘快融入故事,從而與主角產生共情,看到嫩巴黎這個被貧困和落後所圍住的牢籠,和裡面唯一敢於做出反抗的贊恩。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總而言之,《何以為家》透過細緻巧妙的鏡頭語言、意味深長的畫面構圖和意蘊豐富的敘事結構為觀眾展現出一個底層家庭真實的現狀。

“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能像電影一樣解剖我們的道德,直觸我們的情感並且深深照亮裝載我們靈魂的暗黑空間。”——布里奇

《何以為家》:生而不養,用盡全力的絕望

娜丁導演在影片中展現出她身為一個藝術作者而擁有的濃濃的人文關懷精神。她設計出贊恩這樣一個充當著“搏擊者”的主角形象,給予了電影一絲光明,也同時給予現實世界一點希望,真正使本部影片達到了“哀而不傷”的境界,著實為一部難得的佳作。

圖源網路,侵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