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由 20堅持21 發表于 遊戲2023-01-29
簡介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句老俗話的字面意義,“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意思就是說如果既不聾,也不瞎,那麼你這個人就不配做當家人,換句話說,要想做當家人,必須得是既聾又瞎的人

山東話瞎是什麼意思

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綿長的歷史,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古話俗語多如牛毛,很多俗語由於時代不同,已經沒有了教育和現實意義。但是仍然有相當多的俗語老話閃耀著古人智慧的光輝,成為我們生產生活中的指導者和航標燈。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就屬於這個範疇內的,具有教育和指導意義,濃縮了古人對人際關係的真知灼見。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句老俗話的字面意義,“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意思就是說如果既不聾,也不瞎,那麼你這個人就不配做當家人,換句話說,要想做當家人,必須得是既聾又瞎的人。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當家”很好理解,往小了說就是一個家庭的戶主,一個家族的族長,一個村一個集體的帶頭人。往大了說,就是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決策者。難道這些當家人都是既聾又瞎的殘疾人嗎?這顯然是胡說八道,睜著眼睛說瞎話。如果一個當家人真的是又聾又瞎,他如何帶領一個集體,甚至一個國家發展?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其實所謂“不聾不瞎,不配當家”說的並不是當家人必須得是既聾又瞎的殘疾人,而是一種比喻。意思就是說作為一個當家人,不管是小家,還是大家,不要大小事務一手抓,一定要分清孰重孰輕,雞毛蒜皮的小事和事關集體榮譽,發展的大事,一定要分清主次。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在小事情上要學會裝聾作啞,睜隻眼閉隻眼,否則的話,大事小情一塊管,就算累死在工作崗位上,也理不清道不明,還顯得當家人沒有能力,沒有水平。

據說最早提出這句話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乾隆雖然喜好遊玩,曾先後六次遊玩江南。但是他在識人用人方面的確有一套。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就比如他重用大貪官和珅,其實和珅除了貪,還是有真本事的,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你以為乾隆皇帝不知道和珅貪汙受賄嗎,乾隆皇帝是誰,他又不是傻子,他深諳用人之道,熟知“人無完人”的道理。知道“利用人的長處,就必須要容忍這個人的缺點和毛病”的道理。

老俗話“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是什麼意思?當家必須要又聾又瞎嗎

民間有句老俗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是這個道理。要想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領域有所成就,有所建樹,你就必須學會裝聾作啞,該舍的舍,該丟的丟。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七七八八的事情都記掛在心,凡事必親力親為,就算為這些瑣事累死,也是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當家人或領導者。所以,欲成大事者,必須得有一個寬廣博大的胸懷,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閒事上,學會裝聾作啞,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不影響大局,就可以不予理會,一心一意做當家人該做的事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