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由 東家APP 發表于 遊戲2022-12-06
簡介明 呂紀《南極老人圖》區域性 圖自北京故宮《西遊記》裡的土地設定成老頭,除了民間傳統形象外,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重要原因

氣什麼萬什麼詞語

很多時候,一線基層員工

比如《西遊記》裡的各路土地

他們的形象永遠和「風流瀟灑」不沾邊

/ 文末有小彩蛋 /

《西遊記》中的土地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去性化。

換句話說,就是和「性魅力」不搭邊。

想想也是,一共出場二三十個土地,每個都是長鬚白髯的老頭,矮小佝僂,手持柺杖,走路搖搖晃晃,有的還衣衫襤褸。

很難讓人心動。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土地都是老頭呢?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一個不可忽視的直接原因:這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形象。

《西遊記》並不是第一個將土地塑造成老者形象的作品。

最遲在宋代就已經形成這種敘述設定。

比如洪邁《夷堅志·南豐知縣》中的“一白鬚翁”,還有李昉《太平廣記·周邯》的“有一老人,身衣褐裘,貌甚古樸”,都有類似描述。

民間信仰裡則把土地和山神捆綁在一起,塑造成一文一武的形象。

不晚於明代出現的“紙馬”(又叫“甲馬”),是一種多以宗教信仰為題材的民間版畫形式,土地山神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現物件。

紙馬上所塑造的山神以武將的形象出現,

對比之下,土地的文弱老者形象就更鮮明瞭:長髯、拄杖、戴文生冠巾。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紙馬中的土地山神形象 圖自/沈泓《俗神密碼—— 民間紙馬中的祭祀神像》

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文生形象的土地公性格也和我們印象裡的老弱文人如出一轍:善良怯弱,任勞任怨,逆來順受,樂於助人,是標準的受氣包、老好人,不過偶爾也會溜鬚拍馬、見風使舵。

比如《西遊記》第五十四回,孫悟空打退青牛精後,金兜山土地甚至還把齋飯熱好了才送來,人情世故方面足見老道,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文人書生愣頭青。

但通觀整部《西遊記》,乃至整個古代史,

土地的形象始終都是正面的,都是善神。

這點上,土地的形象和古代傳統的“農民”形象非常相似。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明 張翀《春社圖》區域性 圖自/網路

其實土地的神格,原本就來自於社祀。

《說文解字》:“社,地主也,從示土。”《禮記·郊特牲》:“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

從祭祀土地而來的神格,土地一開始就和黃土、大地、農民等等難以分開。

只是,早在先秦時期,土地原本叫土地公,所謂“公侯伯子男”,其實是五爵之首。

之所以演變成底層受氣老頭兒的形象,也是唐宋以後迅速發展的民間文學,相對於精英文學的一種表現,“要神下地”,接地氣,必須將它降格,變得不那麼高高在上。

於是,就從「土地公」,變成了「土地公公」。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明 呂紀《南極老人圖》區域性 圖自/北京故宮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西遊記》裡的土地設定成老頭,除了民間傳統形象外,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重要原因。

說之前,不得不提土地在整個故事裡的作用——NPC,或者說是孫悟空的Siri。

只要孫大聖拿金箍棒在山林裡隨便打幾下,喊一聲土地老兒,就會立刻有土地現身:我在呢!

隨叫隨到,百試百靈。

而且孫悟空叫來土地,不問別的,就問當地的風土妖情。

很顯然,作者安排土地的作用,就是給主角一行人提供地圖副本相關的線索資訊。

各路土地的業務也很熟練,每次都能提供重要情報。

用學術話語來說,這就是“地方性知識”。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86版《西遊記》劇照 圖自/網路

儘管土地掌握的“地方性知識”對取經團隊十分重要,但從整個天庭來說,卻實在不值一提。

所以土地在神界的地位,基本是最低的一線基層員工,不僅職權範圍小,而且人數眾多。

光是去西天的這一路上,孫悟空就至少和二三十個不同地方的土地有過業務交流。

正因為人微言輕,土地在《西遊記》裡一直是唯唯諾諾的形象,對待孫悟空時的態度,無一不恭敬謹慎,知無不言,甚至還有點過分怯懦。

那麼,回到開頭那個問題,為什麼土地就一定是老頭呢?

除了傳統形象塑造外,大概是土地在整個神界的身份地位決定的——他們是整個神界的基層人員。

問題是,憑什麼基層人員就一定是沒有魅力的乾癟老頭形象呢?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恐怕要說,很多時候,我們會按照地位來分配能力、道德和顏值。

而往往,基層員工與風流瀟灑從不沾邊。

儘管《西遊記》並不是一個講才子佳人浪漫愛情的故事,但全書塑造的一些正面角色,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讓人血脈賁張的激情與魅力。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86版《西遊記》劇照 圖自/網路

比如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自信張揚、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驕傲英武,甚至連一些妖怪也有情有義。

這種魅力激發了荷爾蒙,未必是戀愛的悸動,但一定會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但這些在土地身上統統沒有。

而唯一一位截然不同的土地,是在三借芭蕉扇中出場的火焰山土地。

他“身披飄風氅,頭頂偃月冠,手持龍頭杖,足踏鐵靿靴”,身後還跟著一位隨從。

不僅形象做派上截然不同,就連面對孫悟空時的態度,也是不卑不亢,有理有節。甚至在和牛魔王交涉時,也頗有談判技巧,把事情的利弊剖析到位,還拿捏住了牛魔王顧家的弱點。

這樣一位土地,之所以不同於一般土地的形象,完全是因為他大有來頭。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86版《西遊記》劇照 圖自/網路

一般土地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人死後升任的,從人變神,理論上屬於高升。這位火焰山土地,卻是從天上貶下來的,屬於降級。

火焰山土地原本是兜率天宮的守爐童子,太上老君身邊人,被孫悟空連累才下貶做土地的。所以他面對孫悟空,非但不戰兢,反而非常理直氣壯,就連孫悟空也不自覺放緩態度。

而火焰山土地和別的土地不一樣的地方還在於,他有升遷的機會和空間,不會一輩子只當個基層員工。

有底氣有靠山,也有前程和希望。

所以他成了整個《西遊記》裡唯一倖免於刻板形象的土地。

可見一斑。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86版《西遊記》劇照 圖自/網路

當然,作為一部群像小說,必然不可能每個角色都是形象飽滿的立體人物,也必然有一些臉譜化的扁平人物。

土地就是這一類。

質問《西遊記》裡的土地為什麼都是老頭,頗有一些抬扛的意思。

但認清背後隱藏的邏輯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土地不可以是如二郎神一般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英俊青年?不可以是如嫦娥一般美麗溫柔、翩然輕盈的妙齡女子?甚至不可以是如太上老君那般清癯勁瘦、道骨仙風的世外高人?

是的,不可以。

因為在文學塑造技巧之外,美貌、瀟灑、從容、自信這些美好的詞語,也是絕不會浪費在毫無背景的底層群體身上的。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與之相對的,主角之一的唐僧,則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圖自/86版《西遊記》劇照

土地只能是衣衫襤褸,有些慘兮兮、又有些可憐兮兮的喜劇角色。

被取笑、被戲弄,被孫大聖“伸出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

但他們又是貫穿整個取經行程的重要輔助,是孫悟空的Siri,是提供地方性知識的活百科。

很難說,作者在塑造土地這一類角色的時候,是否加入了一些隱晦曲折的春秋筆法,藉以暗指現實。

只是,當底層群體被當作標準NPC來塑造,去性化,去個人魅力,很難不讓人打抱不平。

很難不讓人問一句,《西遊記》裡的土地為什麼都是老頭?

【小彩蛋】

在《西遊記》問世之後,土地的形象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到了許仲琳的《封神演義》裡,出現了土行孫這一角色,給土地賦予了武力值,變得強大。

而等到明清時期,出了一本專門以土地為主角的說唱故事《先天原始土地寶卷》,把他塑造成和孫悟空一樣的大英雄角色,上天入地,大鬧天宮、抵抗神兵,甚至比孫悟空更厲害,即使最後肉體被消滅,精神也不滅。

可見,很早就有人和我一樣,為土地鳴不平了。

附錄:《西遊記》土地形象整理

《西遊記》神仙體系的基層神仙,為什麼都是“沒有魅力”的老頭?

圖自/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盧靖《土地何在——論〈西遊記〉中的土地公》附錄一

撰文:子之

審稿:初戀、古一翻、大力

圖片:除特殊備註之外,其他圖片均來自攝圖網

參考文獻:

1、馬曠源《論土地神話——西遊記考證(之五)》,楚雄師專學報,1992年第2期

2、盧靖《土地何在──論〈西遊記〉中的土地公》,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

3、吳南濱《〈西遊記〉土地神形象的民俗考察》,民俗研究,1994年第3期

4、姚小鷗、盧翮《“紙馬”與中國古典戲劇中的土地和山神》,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