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為什麼大腦總能從日常事物中看到人臉?都怪人臉空想性錯視!

由 前瞻網 發表于 遊戲2022-10-11
簡介在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同事科林·克利福德教授進行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當一個人看另一個人時,大腦中提取重要社會資訊的機制是否也會在我們經歷人臉空想性視錯時被啟用

什麼中什麼物體像人臉

為什麼大腦總能從日常事物中看到人臉?都怪人臉空想性錯視!

如果你傾向於注意到周圍無生命物體的面部表情,比如一幢房子看上去愁眉苦臉,一個驚訝的保齡球,或者一個喜笑顏開的蘋果,那麼你並不是一個人這麼覺得。

“人臉空想性錯視”——在日常用品中看到人臉的現象——是一種非常人類的狀況,與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連線的有關。現在新南威爾士悉尼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處理這些“假”人臉的大腦視覺機制和處理真人臉的大腦視覺機制是一樣的。

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心理科學學院的首席研究員科林·帕爾默博士說,在日常物品上看到人臉是很常見的,這一點在網際網路上的許多meme(類似表情包)和網頁中得到了突出體現。

他說:“Flickr和Reddit等網站的頁面已經積累了成千上萬張日常用品的類似人臉的照片,這些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用者提供的。”

“這些物品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它們不僅看起來像人臉,甚至還能傳達出一種個性感或社會意義。例如,房子的窗戶可能感覺像兩隻眼睛在看著你,而辣椒的臉上可能有一種快樂的表情。”

但是為什麼會出現人臉空想性錯視呢?帕爾默博士說,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面部感知包括什麼。雖然人類的臉看起來有點不同,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徵,比如眼睛和嘴的空間排列。

“我們的大腦對這種定義人臉特徵的基本模式特別敏感,也可能正是這種特徵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空想性錯視的物體上。但是面部感知不僅僅是注意到一張臉的存在。我們還需要識別那個人是誰,從他們的臉上讀出資訊,比如他們是否在關注我們,他們是高興還是沮喪。”

帕爾默博士說,這個過程依賴於我們大腦中專門從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中提取這類資訊的部分。在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同事科林·克利福德教授進行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當一個人看另一個人時,大腦中提取重要社會資訊的機制是否也會在我們經歷人臉空想性視錯時被啟用。

他們用被稱為“感覺適應”的過程來測試這一點,這是一種視覺錯覺,人的感知受到最近所看到的事物的影響。

帕爾默博士說:“例如,如果反覆向你展示一些朝你左邊看的面孔的圖片,你的感知實際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所以這些面孔看起來更向右。”

“有證據表明,這反映了大腦中的一種習慣化過程,當我們反覆接觸到注視特定方向的面孔時,參與檢測注視方向的細胞會改變敏感度。”

舉個例子,那些反覆面對向左看的面孔的人,當面對一張直視他們的面孔時,他們會說對方的眼睛有點向右看。帕爾默博士說,這種現象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被注意到了。

他說:“我們發現,反覆接觸那些傳達了特定注意力方向的幻想性錯視的面孔(例如,看起來‘朝左邊看’的物體),會導致人們對人臉正在看哪裡的感知發生變化。”

“這是神經機制重疊的證據,當我們經歷人臉空想性錯視時,和當我們看到人臉時,神經機制活躍。”

這意味著什麼?研究人員說,如果你覺得看著你的空想性錯視物件或傳達某種情緒,“這可能是因為物件啟用機制的功能在你的大腦,是為了從人臉讀取資訊。”

“所以我們認為人臉空想性錯視是一種視覺錯覺。我們知道這個物體其實沒有大腦,但我們還是會把它看成是具有心理特徵的物體,比如‘注視方向’,因為當我們的視覺系統檢測到一個具有基本面部特徵的物體時,它就會變得活躍起來。”

進化優勢

帕爾默博士認為,人臉空想性錯視是人類進化的產物,他指出,研究已經在猴子身上觀察到了這一現象,表明大腦功能是從靈長類動物那裡遺傳過來的。

“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化到促進社會互動,這就形成了我們看待周圍世界的方式。在識別人臉方面做得很好或者很有效是有進化優勢的,這對我們的社會很重要。它在探測捕食者方面也很重要。所以如果你已經進化到非常擅長識別人臉,這可能會導致誤報,有時你看到的臉並不真實。另一種說法是最好有一個對識別人臉過於敏感的系統,,而不是一個不夠敏感的。”

除了確認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處理面部表情之外,這項研究還會對我們對與面部識別相關的認知障礙的理解提出新的問題。

帕爾默博士說:“當你考慮到一些狀況或特徵時,比如無法識別面孔的面孔失認症(face prosopagnosia),以及可能包括無法從他人的面孔中讀取資訊的自閉症譜系(autism spectrum),比如他們的情緒狀態,那麼理解面部感知就很重要。”

“因此,這類研究的長期目標是瞭解面部感知和日常社會功能方面的困難是如何產生的。”

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更詳細地研究參與從另一個人的臉上“讀取”社會資訊的特定大腦機制,以及這些機制是否會對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作用。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brain-everyday。htm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