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ToB的生意真相,你看到幾個?

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于 遊戲2022-10-09
簡介國內多數ToB公司創業數年後,也還沒有達到生意的啟動點

to tp代表什麼

所謂真相,無非是各種嘗試之後還剩下的、尚未發現是錯的東西。

ToB的生意真相,你看到幾個?

一、確定你做的是ToB生意?

概念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SaaS公司,而使用者為企業的軟體公司都是ToB公司。同時具有這兩個屬性的公司,就是我們所說的ToB公司(應該稱為ToB SaaS公司),ToB生意即由此而來。

ToB生意模式的主要特點在於收入方式:其營收是依靠續費、增購和加購實現的持續性收入模型。只要在一個高度細分的業務領域做深做透,就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有該業務需求的使用者;只要客戶不離網業務,就能實現持續的躺賺。

傳統軟體無論是定製化還是純專案,都想往大里做;因為只有功能多和系統複雜,才能向客戶收取更多的費用。

但這並不是ToB的生意邏輯。很多ToB創業公司,再小的業務也要花很高的成本去做平臺、堆疊更多有用沒用的功能。這當然也可以按照上述ToB模式收費,但客戶並不會為功能多和系統複雜而買單。

這種ToB其實是把傳統軟體用SaaS重做了一遍,傳統軟體遇到和沒遇到的問題都會被遇到。它雖然也符合ToB的定義,但從生意角度來看,不會成為一個好的ToB生意。

二、大部分ToB都是“小”生意

Salesforce的成功故事告訴我們,ToB是個顛覆軟體行業的大生意;但十多年後的今天看,絕大多數ToB卻都是小生意。

不對吧?Salesforce、Workday、Slack等,這些耳熟能詳的ToB公司都是數百億美金的市值,怎麼會是小生意呢?

實際上,據估計美國的ToB公司有超過十萬家,IPO的迄今為止也就百家左右,大部分的ToB公司都在做“小”生意。

ToB生意的“小”有兩個意思:一是營收不算高,ARR大多在數千萬至上億美金的樣子(已經很高了);另一個意思是高度細分的業務,也就是業務顆粒度小。我訪問的美國公司有同時使用數十至上百個不同廠商的SaaS產品,足見產品業務顆粒度的小。

這個格局說明:

SaaS生態更像是由無數棵樹組成的森林;而不是傳統軟體時代的幾棵百年老樹為代表

這可能會令一些創業者和VC都不太容易接受:這麼小的生意,貌似既不能顛覆行業,也沒有多大的估值空間。

其實這才是考驗ToB生意認知的地方:朝著做大的傳統軟體方式去拼銷售額,很快就到了天花板。而堅持SaaS模式的“小”生意,反而是看不到天花板的,這也是ToB生意的魅力所在。

我們曾經看到,Salesforce剛上市時的產品也是極為簡單的,簡單到比當時國內CRM還簡單;這並沒有影響到它從一個“小”生意變成一家大公司。

一心要做大生意的ToB公司,總想用砸錢方式把生意擴大。這是ToC屢試不爽的套路:比如100億做個網約車,再砸100億就能砸出個順風車,實現了生意的擴張。但ToB業務沒有這種延展性,創業初期砸錢還可能把已成型業務給砸亂。

“小”生意才是ToB公司的常規形態。

三、ToB真的是個慢生意嗎?

曾經被創業者和資本非常看好的ToB,做到現在被發現原來是個“慢生意”。這多少表現出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一種增長無奈。

網際網路生意中找不到“慢生意”這個詞,或者說慢生意根本就不是個現實的生意。早知道它慢,創業者也不可能去做、VC也不會去投。

說ToB慢的根據,也許是發現美國的ToB公司,從“車庫”到IPO都要經過十年以上;國內多數ToB公司創業數年後,也還沒有達到生意的啟動點。

從資本角度看,這確實不夠快。

觀察大量ToB公司的營收增長曲線,發現存在著一個

生意的啟動點

;在此之前的收入增長緩慢,這個期間是所有生意都有的

生意的準備期

;而啟動點之後才是

生意的增長期

生意的好壞和快慢在啟動點發生分化:有的曲線快速上升、有的曲線變平甚至下降。

美國ToB公司的生意準備期約為4年左右,隨著SaaS生態的成熟,這個時間還會縮短。從啟動點來判斷一個生意的快慢更有意義,而不是依據IPO時間(當然VC還是得用)。

ToB生意4年的準備期,即使相對同行業的軟體生意,也是相當快了。至於在增長期內的停滯或負增長,應該是生意本身的問題,而不是說ToB生意就應該這麼慢。

一個生意的慢不是問題,不知道慢在哪裡才是真正的問題。

四、巨頭也會來分ToB一杯羹?

悲觀者說:中國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繞不開和躲不過BAT,似乎ToB也難有出頭之日;而樂觀者說:BAT不可怕,因為它們沒有ToB基因(一直沒搞懂啥是基因?)。

那到底是怕還是不怕呢?別慌。

首先,掙慣了大錢的BAT看不上ToB這種小生意,它們既不可能參與其中、也不可能現在就收割到什麼成果。其次,即使BAT在ToB領域有投資,

它們感興趣的只是ToB的產出資料和可連線的商機,

而不是ToB公司本身。

所以,BAT的ToB與我們所說的ToB並不是同一個生意,當然也不在同一個層面取利,也許大多數ToB公司一生與BAT都不會有啥交集。

如果說BAT沒有ToB基因,用友、金蝶等傳統ERP公司總會有吧。二十多年的行業積澱與對企業客戶的理解,並非ToB創業公司所能企及。

從行業和專業角度上來看,它們似乎具有絕對優勢;但這種優勢的轉化,並非簡單把ERP用SaaS架構再做一遍那麼簡單;

而根本上是兩種生意模式的轉化

,往大里說叫轉型,這就複雜了。

首先,技術架構和資料消費理念等技術資產,幾乎沒有任何可繼承的優勢。其次,ERP的業務顆粒度太大,大到了系統級,觸及不到有更細分業務需求的客戶,這些問題都不能透過簡單SaaS化解決。最後,才是更接近生意真相的:轉型會直接影響營收和報表,上市公司不能像創業公司那樣燒錢去嘗試,有股東利益在其中。

ERP公司最重要的貢獻是:構建了中國企業資訊化的基礎,培育並提升了企業資訊化水平, SaaS才有了發展的可能。同時,ERP系統下的再細分業務,成為了眾多ToB生意機會。

五、交易實現能力,才是ToB生意的護城河

一個良好的生意環境,代表著商品的需求旺盛與合理成交。在中國的企業資訊化市場,這兩點似乎都不太OK,尤其是ToB生意更難做。

中國企業真的沒有需求嗎?

中國ToB的市場遠遜於美國,原因常被歸結為中國企業的問題,諸如:企業不重視管理、資訊化發展水平低、企業壽命不長等,這些被認為是導致ToB需求不旺盛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些因素都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果真如此的話,ToB的創業就成了毫無意義的堅持。

我調查了一些客戶,發現影響需求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上面所列那些。

中美ToB市場有差距,是由於企業的“IT依賴度”不同。

也就是說:需求的強弱取決於企業對IT依賴程度。因為ToB產品可以涵蓋企業所有業務,找出依賴度高的業務,即所謂“單點提升”,就有可能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

依賴度對產品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影響:

你的產品是業務必需,還是可有可無;

你的產品被持續使用,還是新鮮一時;

產品的“認知價值”,是物有所值,還是不值得購買。

依賴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啥對標美國SaaS賽道不靈的原因:如CRM、HCM等在歐美企業是營業必備;而在中國企業沒有它們也照樣能開門。

影響ToB交易的主要障礙是什麼?

生意的所有交易最後都得落實到價值與價格上,所謂合理交易是一種理想狀態:低風險、成交順暢和買賣雙贏。

我們習慣把ToB的交易障礙推到客戶身上,認為中國企業的“付費意願”差,恨不得所有ToB都是免費才對。

至少在我接觸的企業客戶中,還沒有說希望完全免費的。這說明企業客戶的付費意願是有的,只不過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

所謂的“付費意願”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

高成本試錯,擔心買了用不了和用不好,會承擔IT投資失敗的責任;

認知價值低,就目前能看到的作用,可能不值這個價錢;

現實的風險,初創公司有可能會倒閉。

我們看成熟的ToB市場,是如何面對這些問題的。

首先,購買需求是產品的使用者,也就是使用者提出的,而不是公司要購買,這是一個自底向上的方式,責任自擔與他人無關。其次,這並不能視為一項IT資產的投資,只是一種服務的租用;因為使用目的明確和認知價值高,就能接受較高的價格。最後,不用等到廠商倒閉,用得不好隨時解約,快速轉到其它廠商的同類服務。可以看出,這基本是一個合理交易。

在對待風險問題上,一些國內ToB公司不是降低客戶的交易風險,而是進一步推高,比如:資料遷移介面的開放問題和“多年單”問題。特別是後者,核算下來比傳統軟體還貴,給客戶感覺還是一筆很大的IT投資。

真正影響合理交易的是定價問題,大部分ToB公司還是沿用成本核算的軟體定價機制,使客戶感覺太貴和不值。

先定一個高價(萬一搞定了呢),實在不行再狠打折成交,這是國內ToB公司的常規玩兒法。

“認知價值”是價格經濟學的一個概念,認知價值產生價格過程叫認知定價法;即根據購買者對產品的認知價值來制定價格的一種方法,這更能讓ToB產品靠近合理交易。

ToB生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合理交易的實現能力。忽略了這點,其它行動也很難起作用。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k5Q4KsFp_epSM1tpx2RSAQ

本文由 @ToBeSaaS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