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由 文史老師 發表于 遊戲2022-09-24
簡介主旨情感:本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透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楊花落儘子規啼一句裡寫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第一首:《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作者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建安風骨的傑出代表,與其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代表詩歌《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

寫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少數民族,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屢次騷擾邊境,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凱旋途中路過碣石山,眼前波瀾壯闊的景象引發曹操萬丈豪情,寫下此篇抒發其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

詩文解讀: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意為:

向東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看蒼茫的大海。海面水波盪漾,山島高高地聳立著。

東:向東,往東

臨:到達,登上;

以:連詞,來

滄海:大海,這裡指渤海;

何:多麼

澹澹:水波盪漾的樣子;

竦峙:聳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意為:

(山島上)樹木鬱鬱蔥蔥,各種草類長勢很旺盛。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巨大的波濤不斷湧起。

豐茂:茂盛;茂密 ;蕭瑟:擬聲詞,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洪波:巨大的波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意為:

璀璨的日月星漢不停地執行,好像是從大海里起落的。(真是)幸運極了,讓我用詩歌來抒發我的志向吧。

行:執行

若:如同,像

星漢:銀河

至:達到極點

志:心意,志向

詩歌賞析

1。

“觀”字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詩人登山的所見所思。體現了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2。賞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中的藝術手法。

虛實結合,作者運用想象,寫出了自己的壯志情懷。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3。詩中的景物描寫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主旨情感:

這首詩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

第二首: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2. 第二首: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李白,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還有“詩仙”之稱.著有《李太白全集》。

寫作背景: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訊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文學知識拓展:

絕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也有六言絕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屬於

七言絕句。

詩文解讀:

標題解讀: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譯文

:在柳絮落盡、子規啼叫的季節,聽說你被貶為龍標尉,路過五溪。

楊花:柳絮

子規:布穀鳥,又稱杜鵑

龍標:指王昌齡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譯文

: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邊。

與:給予

夜郎:地名,懷化境內

藝術賞析:

1。賞析:

楊花落儘子規啼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含飄零之感,喚起讀者對王昌齡流落遠方的擔憂;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有離別之恨,觸發宦遊異鄉的人們的心頭的悽情;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2。詩人在“楊花落儘子規啼”一句裡寫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楊花,子歸鳥,

渲染了無限悲涼感傷的氣氛。

3。賞析:

聞道龍標過五溪。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以悲景襯托離情,表現出作者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深切同情。

4。

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其作用。

①擬人修辭,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

②奇特的想象,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郎西。

③情景交融(或以景傳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

主旨情感:

本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透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3. 第三首: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王灣(693~751)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作為唐朝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為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寫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留於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

江山”。

作者家住洛陽,旅於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裡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這首詩是寫鄉愁的。

文學知識拓展:——律詩

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的規格和要求。

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

詩文解讀: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譯文

:旅途在青山之外,(遊子)行舟於綠水之中。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順風而行,船帆高高懸掛。

青山:北固山

前:向前

闊:開闊

風正:風順(而和)

懸:掛,吊掛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家書送到什麼地方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

生:升起

入:進入

鄉書:家書

達:到,送到

詩歌賞析:

1。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的畫面。

早春時節,潮水湧動,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船帆因風而高高懸掛。

2。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景象:海上的太陽在殘夜中升起,江上的春天在舊年未盡時已至。

哲理:新舊事物更替,新事物將取代舊事物。

修辭:運用擬人修辭手法,“生”“入”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然理趣。

3。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體現了這種感情?

表現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思想感情。

主旨情感:

詩中詩人即景抒情,細緻地描繪了長江中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旅途中的思鄉之情,又寫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和博大胸襟。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4. 第四首:《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馬致遠(約1251—1321以後),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現在北京)人,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一生著有《漢宮秋》《青衫淚》《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寫作背景:

馬致遠在年輕時熱衷功名,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其政治抱負一直未能實現。 他半生都在漂泊無依中度過,也因此鬱鬱寡歡,困窘潦倒。在一次旅途中,時逢黃昏,靈感突襲,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詩文解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譯文

: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棲集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坐落著幾戶人家,古道上一匹骨瘦如柴的馬迎著(蕭瑟的)秋風向前行走。

枯藤:乾枯的枝蔓

西風:秋風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夕陽從西方落下,傷心斷腸的人(還遠)在天邊。

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

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的地方

詩歌賞析:

1。用自己的話描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的畫面。

深秋的黃昏,纏著枯藤的老樹上,烏鴉已經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村舍里人們正準備著晚餐,炊煙裊裊。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紛飛,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牽著一匹瘦弱的老馬,在古道上孤零零地走著。

2。“小橋流水人家” 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在全曲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動靜結合。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襯,更顯出環境的幽靜,襯托出天涯遊子孤寂悽楚的思鄉之情。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抒發了旅人怎樣的情感?

思鄉——面對昏鴉歸巢,小橋人家,孤獨的旅人愈加孤獨,思鄉之情也愈加強烈。多麼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卻遠離親人,浪跡天涯,漂泊在荒遠的他鄉。

主旨情感:

作者運用白描手法,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的深秋晚景圖,寓情於景,真切地抒發了天涯遊子的羈旅之愁和肝腸寸斷的念家思親之情。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四首》精講筆記 觀滄海天淨沙等四首

往期回顧:

漫畫解讀:七言律詩《黃鶴樓》崔顥背景故事 重要知識點 一看就懂

漫畫解讀: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全文解讀,一看就懂

微課影片: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漫畫解讀 一讀就懂

初中語文常用典故的出處及含義彙總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必考題型賞析類題型的解題方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