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隨筆成書的激趣寫作教學探索

由 徐老師愛教語文 發表于 遊戲2022-09-01
簡介班級文集讀書會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出版委員會介紹成書過程、學生談個人作品寫作、對相關作者進行訪談、語文教師進行寫作故事分享、作品誦讀等環節可自由組合

語文文集怎麼寫

把隨筆變成書,將記憶裝成冊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隨筆成書的激趣

寫作教學探索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隨筆成書的激趣寫作教學探索

在所有的寫作活動中,學生最喜歡的大概就是可以自由書寫的隨筆了。在高一伊始,教師總會讓學生準備筆記本進行隨筆寫作。

對於教師佈置的隨筆寫作,起始階段,學生的寫作熱情往往較為高漲。因為言說和傾吐本就是作為群居動物的人的基本欲求之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寫作懈怠者、應付者也日漸產生——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具備源於寫作激情和熱情的內驅力。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學生感覺可寫的東西太少,二是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興趣沒有得到有效激發。《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的要求。“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來自學生良好的習慣,也與教師的激勵有關。當教師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時,學生就能夠保持書寫興趣和書寫動力,並且能逐漸養成自發自覺書寫的生活方式。就高中生的隨筆寫作而言,教師應當在“激趣”上多下功夫。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隨筆成書的激趣寫作教學探索

一、將學生隨筆變成班級文集,激發學生寫作樂趣

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對於隨筆寫作而言,將學生的隨筆變成班級文集便是對學生語言生命的“喚醒、激勵和鼓舞”。

在高中階段,學生在全國各類報刊雜誌,甚至在校報發表文章絕非易事,如若能夠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文集”,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必將帶給他們極大的鼓舞。

將學生作品整理為班級文集是將隨筆變成文集的較為常見的方式。班級文集既是班級形象展示的平臺,也是學生展現個人風採的舞臺。同時,成書的過程也是學生在編排文集這一綜合情境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班級文集的出版一般會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開始宣傳。

美國作家納塔莉·戈德堡在《再活一次》中說,寫得好壞不重要,寫出來的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坐下來寫,有沒有允許自己寫到心底去,讓“寫”這一個動作成為我們唯一的目標。由此可見,重要的不是寫作內容,而是寫作行為本身。提前告知學生要將他們的作品整理成班級文集這一訊息,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讓學生在寫作中滿懷期待。這樣,在文集出版之初,班級內便形成一種輿論引領,而學生也會積極寫作隨筆,創作出能夠代表自我水平的作品,以展示他們的寫作能力。

籌備班級文集出版委員會。

班級文集的出版是班級的大事和盛事,如若教師一手操辦,會降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喪失集體協作出版圖書的樂趣。班級文集出版委員會要做好分工和文集編排計劃,詳細說明班級文集的內容構成、命名方式、作品提交方式、作品編排方式、排版設計、印刷方法等相關構想,避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出版委員會的成員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我的發展成長。

學生提交作品。

學生提交作品環節是決定班級文整合敗的關鍵所在。為了體現集體性,儘量每一位學生都能提交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對於個別寫作“困難戶”,出版委員會可以選幾位學生幫助他們修改、潤色作品。在幫助他人修改文章的過程中,這幾位學生也可以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體驗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帶來的愉悅。提交作品也可以採用學生互推的方式,推薦作品時可以在文後附上相關推薦語。

修改完善作品。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教師要告訴學生,文集一旦問世,作品便無法修改。因此,對待作品要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學生選出自己的作品後,可以先自我修改,小到字詞標點,大到篇章結構,細細揣摩,多方斟酌,在修改中進行二次創作,體味自我提升的愉悅。在自我修改後,也可以進行交換修改和小組間相互點評,在互相品評中學習借鑑,實現共同提升。

出版委員會對提交的作品進行編排。

編排的重點是明確作品的分類方法。班級文集不同於專業的文學文集,這是學生特定階段的作品集合。在編排中,出版委員會可以按照學習小組分類,以展現不同小組的風采;也可以按照文章的內容分類,並冠以欄目名稱,如“校園生活”“人間真情”“詩路花語”“青春風采”“書齋隨筆”“思想蘆葦”“且行且吟”等。

確定書名,初步定稿。

班級文集的書名是最終成果的代稱,是學生編排心血和創作才華的集中體現,是班級形象和班級文化內涵的展現。為此,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班級文集的書名,然後在班級內投票決定;也可以學生自行推薦,在班級內先闡釋書名意義,而後發起學生投票。書名確定後要寫文集序言。序言的寫作可以由班主任、語文教師、學生代表進行,也可以在出版委員會組織下,由全體學生共同書寫,還可以請學校領導或者當地文化名人題寫書名併為之作序。

舉行文集面世讀書會。

文集的出版面世並非學生作品做成文集的終極目的。出版文集是為了在班級內營造濃郁的寫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日漸養成主動寫作、積極動筆的良好習慣。為此,在文集面世時應進一步擴大宣傳,使學生在品讀涵詠中體悟文字的情感力量,感受語文之美,激發寫作熱情,引導學生愛上寫作。班級文集讀書會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出版委員會介紹成書過程、學生談個人作品寫作、對相關作者進行訪談、語文教師進行寫作故事分享、作品誦讀等環節可自由組合。

《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建議:“應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做好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設計、引導和組織,注重學習的效果。”在把隨筆變成書,將記憶裝成冊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可以在隨筆成書的過程中聯通語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世界,打通課內課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整體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隨筆成書的激趣寫作教學探索

二、將個人隨筆變成個人文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管建剛在《我的作文教學革命》中說,如果寫作教學從一開始就不斷地強化學生的發表慾,這對於他們寫作上的成才必將大有助益。這句話對我們的隨筆寫作教學有重大啟示。在高中生的隨筆寫作中,將個人隨筆變成個人文集是“不斷強化學生的發表慾”的有效方法。

運籌帷幄早規劃,激發寫作期待感。

開學第一課,教師要告訴學生,本學期每位學生要完成一本個人文集的書寫,這本文集由每週所寫的隨筆構成。“個人文集”的遠期構想無疑能夠激發學生強大的寫作內驅力。為了強化這種熱情,教師可以將這種遠景目標進行具體的結構安排:筆記本先留出四頁,平常的書寫活動從第五頁開始——扉頁要寫個人文集的書名,第二頁要寫序言,第三和第四頁要寫目錄。寫作之初,便制定好長遠的目標,這會讓學生對隨筆寫作充滿期待。

形式多樣寫隨筆,激發書寫之樂趣。

自由寫作帶給學生自由書寫的空間,他們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思考和才華。王棟生老師認為,當前作文教學之所以沒有生氣,關鍵是沒能讓學生自由地思、想。所謂寫作的自由首先應當是思想的自由。葉聖陶先生曾為《作文選讀》題詞:“作文課是練習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他在《作文論》裡又指出:“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沒有自由書寫何來富有生氣的作文教學和學生寫作?筆者認為,不拘一格、不限形式和字數的寫作,定能激發書寫之樂趣。

書名序言細斟酌,自主活動增奇趣。

在隨筆寫作進行幾周、學生有了一定量的作品後,就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文集取一個溫暖、富有藝術感和美感的名字,這是一件大事。遺憾的是學生並沒有為圖書取名的經驗,而這一問題恰是教師可以發力的重點。教師可以將為隨筆文集命名設計成一個活動任務。在命名活動中,學生透過自主的課外搜尋、比較思考、命名技巧專題學習等方式,實現自身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整體提升語文素養。序言寫作亦如是。

增添目錄出成品,裝飾美化增雅趣。

圖書目錄的存在是為了方便閱讀。與將學生作品編輯成班級文集的形式不同,個人隨筆在成為個人文集之前,都是按照筆記本頁碼的先後順序來寫作的。因此,在個人文集目錄的編排中,無須按照相應欄目重新組合文章,只要寫清楚文集中的作品題目和對應的頁碼即可。個人文集的出品依託的是學生書寫隨筆的筆記本,為了使成書的效果更美觀,可以進行適當裝幀。當然,有條件的學生也可以打印出來,或者聯絡網路出版發行。

個人文集作品展,各領風騷生殊趣。

個人文集完成後,班級可以舉行一場個人文集作品展。在閱讀、欣賞他人文集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思考他人寫作的亮點、自身的不足,這對提升自身寫作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了增強活動的參與度和趣味性,還可以在作品展上舉行最美文集、最富個性文集、最富思想性文集、最多彩文集、最精緻文集等評選活動。

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隨筆成書的激趣寫作教學探索

三、將個人寫作變成互動寫作,激發學生寫作佳趣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當一個小組、一個班級,甚至許多班級的學生結伴寫作時,當他們在互動中、在彼此的陪伴和激勵中共同書寫隨筆時,可以預見,隨筆寫作會滋生更多的樂趣,也更讓人嚮往。

1.生生互動,點評跟帖

皮亞傑認為,最有益的社會互動發生在具有社會性對稱(知識、權利)的同伴之間。社會學家也提出,夥伴的語言對孩子語言學習的影響巨大,遠遠超過成年人,甚至超過學校的學習。為此,黃厚江老師提出了“生生共生”的寫作教學理念。所謂生生共生的寫作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夥伴效應”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慾望,用學生自己的寫作感受和寫作體驗啟用同伴的寫作感受和寫作體驗,生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啟用,互相碰撞,互相豐富。在這樣的寫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學會寫作。

無疑,“互相交流,互相啟用,互相碰撞,互相豐富”的關鍵是生生互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採用生生互動、點評跟帖的寫作方式可以實現將個人寫作變為互動寫作,從而達成“互相啟用,互相碰撞”。在學期之初佈置隨筆寫作的時候,教師便告訴學生隨筆寫作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自我的隨筆寫作,二是其他學生在隨筆之下的評論跟帖。

生生互動、點評跟帖的寫作方式豐富了隨筆寫作的動態過程——作者不再是脫離了讀者的作者,讀者也不再是置身於作品之外的讀者。為了獲得更多的跟帖,或者說為了使自己的文章能夠擁有更多的“粉絲”,從作品立意、整體構思到具體行文,作者均需精雕細琢,用心揣摩,以便能夠不斷“吸粉”。這樣帶有適當壓力和動力的寫作無疑會極大地提升作者的寫作能力。讀者也並非單純的讀者,參與評論的讀者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作者,評論也是一種書寫,而且這些評論也可能會被別人閱讀而成為被評論的物件。所以,讀者在跟帖評論時,首先也會努力尋找恰切的評論點,然後再組織語言進行評論。

這種“生生互動,點評跟帖”的隨筆寫作增強了學生深度參與寫作的意識,打通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壁壘,從而在互相交流的基礎上實現技法的借鑑、思想的碰撞。

2.師生共寫,交流互鑑

師生共寫、交流互鑑也是激發學生隨筆寫作熱情和興趣的重要方法。引領隨筆寫作興趣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要抓住影響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關鍵問題,高度重視自身的閱讀與寫作,在閱讀與寫作上多下功夫。只有自己能夠閱讀、喜歡閱讀、善於閱讀,才有可能切中肯綮指導學生的閱讀;只有自己敢於寫作、能夠寫作、善於寫作,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地指導學生寫作。

教師參與學生的寫作,或與學生一起寫作,在這一師生彼此鼓勵、各自發展的師生寫作共同體中,師生同時參與了文學創作和自我寫作水平提升的過程。在開放、自由、互動的寫作才華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習得了知識和技能,學會了尊重與合作;教師既提升了自身文學創作的水平,同樣也收穫了理解與尊重。這種模式必然會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激趣重於寫作,寫作興趣的激發是寫作行為的先導,教師在學生的隨筆寫作中應當將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重要任務。王棟生老師說,寫作的至高境界是熱愛,一個人能愛寫作,視寫作為一種基本生活方式,寫作對他而言是生活中必要的內容,這樣的寫作已不追求所謂的“成功”,而成為生活的樂趣,是真正為人生的寫作。學校的寫作教學也應當引領學生向這種境界靠近。

我們把隨筆變成書,將記憶裝成冊,以隨筆成冊、隨筆成書的形式,在個人寫作、生生共寫、師生同寫中,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在常態化的寫作練習中逐漸形成對寫作的“熱愛”。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因文筆飛揚,指向性明確操作性強,分享出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