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解困,背後的“神秘力量”是TA

由 科技日報 發表于 飲食2022-04-19
簡介擱淺的“長賜”號和正在作業的救援船(圖片來自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解困,背後的“神秘力量”竟是潮汐

人們是怎麼利用潮汐發電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埃及當地時間3月30日清晨,擱淺的巨型貨輪“長賜”號已完全擺脫擱淺狀態,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

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通道。近一週來,“長賜”號貨輪擱淺被堵多日,貨輪解困進展牽動全球目光。

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解困,背後的“神秘力量”是TA

擱淺的“長賜”號和正在作業的救援船(圖片來自蘇伊士運河管理局)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解困,背後的“神秘力量”竟是潮汐。

據《紐約時報》報道,28日晚上,“長賜”號貨輪終於得到了比任何現場機器都強大的力量的幫助:月亮和潮汐。救援方面的負責人表示,隨著水位一夜間飆升,船慢慢恢復了浮力。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水受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而引起的漲落現象。”國家海洋資訊中心研究員劉克修3月30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太陽距離地球太遠,它對潮汐的影響不如月亮那麼明顯。在滿月和新月這兩個階段,潮汐最大,這些大潮被稱為朔望潮。

朔望潮期間,“高”潮汐很高,“低”潮汐異常低。當相對於地球,太陽和月亮彼此成直角時,這時會產生小潮——也就是高潮和低潮之間差異最小的時期。

正因如此,本次疏堵選擇了滿月這一時機——可藉助海水上漲的最大力量,向上浮動貨船,幫助貨輪解困。

地球是一個充滿水的“藍色星球”,但29%的地表都被陸地覆蓋。海灣、海峽和其它地貌特徵也會干擾潮汐。這些地貌特徵有可能加強潮汐,也有可能減弱潮汐。

大多數沿海地區每天出現兩次漲潮。劉克修告訴記者,蘇伊士海域屬規則半日潮,每個潮汐日約為25小時,這期間將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平均潮差為116釐米,平均大潮差達142釐米,平均小潮差也有87釐米,平均漲潮、落潮歷時分別為6小時15分鐘、6小時10分鐘。

人們利用潮汐做了很多事,最典型的是潮汐發電。

潮汐發電是在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建築一座攔水堤壩,形成水庫,並在壩中或壩旁放置水輪發電機組,利用潮汐漲落時海水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透過水輪機時推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潮汐的作用不囿於此。

黃驊港是河北省沿海的地區性重要港口,也是我國的主要能源輸出港之一,如今20萬噸級船舶進出黃驊港已實現常態化。黃驊港引航站高階引航員楊炳棟介紹,為保障20萬噸級船舶長航道乘潮作業需要,黃驊港創新採用了逐點乘潮理論,跨航海、海洋、測繪三個學科用複雜演算法實現了大型過載船舶乘潮進港。同時,應用實時觀測資料修正預報資料,保障船舶安全,大幅提升船舶進出港效率。

潮汐有時候也會帶來麻煩。漲潮期間,與海洋接壤的低窪地區會比以往更頻繁地出現洪水氾濫。2000年至2017年間,美國由漲潮引發的洪水頻率增加了50%。這種洪水阻礙了道路,損毀了基礎設施和備用的暴雨排水溝。

“長賜號”在當地時間3月23日陷入擱淺。起初,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和阻擋視線的沙塵被認為是罪魁禍首。但是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說,這不是這艘船擱淺的唯一原因,可能還存在技術或人為失誤。楊炳棟分析,貨輪之所以難以拖動,是因為船體透過運河時,遭遇了“岸壁效應”,導致船體兩頭牢牢地“卡”在了岸上。由全程AIS回放可以看出“長賜”輪在航行過程中航行不穩定,所以該貨輪還存在人與人、人與船配合不協調的情況。不過,蘇伊士運河當局方面表示,在船舶脫淺後將對本次事件的起因做出調查。所有最終結論都要在經過最終調查後得出。

編輯:張爽

稽核:王小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