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白寶:漫話清明節

由 雪絨花原創文學 發表于 飲食2022-04-08
簡介當晉文公得知介子推隱居綿山之因,羞愧莫及,便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出山

百家姓楊姓排名第幾位

漫話清明節

文/白寶

白寶:漫話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酒家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清明節,總是先想到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首千古絕唱《清明》。“清明”在我國的二十四個節氣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最有文化底蘊的節日。所以說“清明”既是一個節令,又是一個節日。談到清明文化的起源,當數位於山西南部的綿山。

傳說,在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帶著幾個近臣流亡國外。流亡途中,走到了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又累又餓,別說走路了,就連站都站不穩。隨臣們急的四處尋找食物,找了好半天,也沒找到一丁點兒可以吃的東西。正當大家萬分焦急之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煮了一碗“肉羹湯”讓公子喝了,喝了羹湯的重耳漸漸地恢復了精神。當重耳得知“肉”是介子推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時,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東山再起的重耳,終於當上了晉國的國君,也就是歷史上“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即位後的晉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當年“割股奉君”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平時最看不慣那些爭功討賞之人。爾後,他打點好行裝,揹著年邁的老母,悄然隱居到了風景秀麗的綿山上。

白寶:漫話清明節

當晉文公得知介子推隱居綿山之因,羞愧莫及,便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出山。然而,綿山樹木茂密,山高路險,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啊!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了整個綿山,也沒見著介子推的身影兒。待大火熄滅後,人們發現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老柳樹下。晉文公見狀,慟哭不已。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了一封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燒死介子推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家家戶戶不準生火。正是因為這一把“火”,才失去了一位忠君的愛臣。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認為這顆柳樹是介子推的化身,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要求晉國百姓在“清明節”這天,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山踏青。

白寶:漫話清明節

綿山孕育了清明文化,清明文化光大了綿山,兩者相得益彰。後來,人們乾脆將綿山的所在地“界休”改為“介休”,寓意介子推在此“休矣”!2600多年來,清明節的發源地綿山,越來越彰顯出其歷史文化的魅力,越來越顯現出更多的文化內涵,成了山西旅遊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

回過頭來,再來談談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唐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身為安徽池州刺史的杜牧,到任之初就聽聞池州杏花村的黃公廣潤是當地最有名的釀酒師,早有品嚐之意。於是,他在清明這天,冒著紛紛細雨,前往池州西郊秀山門外的杏花村;一是踏青賞春,二是尋訪黃公酒肆。當看見三三兩兩側身而過的掃墓者,有感而發,口占成絕,流傳千古。然而,好多人把杜牧寫安徽池州的“杏花村”,誤認為是山西臨汾的“杏花村”。其實造成人們誤傳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山西杏花村的酒要比安徽杏花村的酒名氣大得多。

白寶:漫話清明節

現在我們知道,先有寒食節後有清明節,而不是後有“清明”節氣,清明這個節氣要遠早於“清明節”。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如今的寒食節,其實是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統稱“清明節”,使人們漸漸淡忘了“寒食”這個節日。古代寒食節這天,儀式感很強,家家戶戶禁止生火,只吃現成的食物,故名“寒食”。在唐代,到了清明節這天,頭一天的寒食禁火已過,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正如《寒食》寫道“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日五侯家。”這首詩出自於唐德宗年間的韓翃之手,是當時最受推崇的一首描寫“寒食和清明”的佳作。是對寒食之後皇都開始生火習俗的真實寫照,全詩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以至於在唐德宗招賢納士之時,欽點“韓翃”者入朝,而當時中書省呈上來的名單中,竟有兩個同名的“韓翃”,德宗親筆御批“朕要的是那個‘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一段因詩得寵的佳話便由此而生。

宋代詩人王禹偁的《清明》一詩,則又是另一種意境。“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這首短短的七絕是作者早年讀書時的真實寫照:清苦、寂寞、孤獨,為了前程,為了功名,過著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節,也沒有像平常人那樣外出踏青,去欣賞山花爛漫的春景,更沒有邀朋約友飲酒作樂。君子慎獨,作為讀書人,倒是沒有忘記民俗傳統,寒食禁用煙火。禁忌菸火的期限一過,馬上去鄰居家討來新燃的火種,點燃自家的油燈,在靜靜的寒夜裡,臨窗攻書,發奮苦讀,直至拂曉。

白寶:漫話清明節

行文至此,又想到了與清明節有關的一件事,那就是為先祖墳頭立碑。墳頭立碑,一般是豎式墓碑,內容從右至左,自上而下,豎排刻寫。墓碑正面通常由“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抬頭主要寫逝者的生死日期,如“生於X年X月X日,逝於X年X月X日”;正文主要寫立碑者對逝者的稱謂及逝者姓名,如“先父XXX大人之墓”;落款主要寫立碑者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如“長子 XXX,於X年X月X日,敬立”。如有“碑文”者,則可以寫在墓碑的背面,碑文一般是記述逝者的“生平業績”。

然而,不知從何年何月起,在立碑“落款”的部分,出現了有別於傳統“落款”的做法,丟三落四,不倫不類。僅僅刻寫了立碑者的稱謂,丟掉了立碑者的姓名,如“長子,於X年X月X日,敬立”。這裡落款中的“長子”,姓甚名誰,沒說清楚。這種做法既失去了傳統墓碑文化的意義,也是對父母生前給立碑者所起的“名字”大為不尊,從而失去立碑的真正意義。立碑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隨著歲月的流逝,墳頭越來越小,祭奠者無法辨認,墓碑則是墳頭的最好標誌,俗話說“上墳找不見墓堆”是也。二是家譜系列的傳承,如“落款”不刻寫立碑者的姓名,家譜系列如何傳承?試想,再過幾代,為逝者立碑之人的“姓名”就無人知曉了,人為的造成了家族“斷代”,將立碑的原本意義大打折扣。

筆者生於塞外,居於鄉野,處在文化沙漠之邊緣。少時讀書,條件不具,生活不易,求學更難,每得一冊,便夙興夜寐,宵衣旰食。透過發奮,雖一改面土背天之祖業,然祖訓難忘,忠孝兩全,其實就是祖輩優秀品德所致。故,每逢清明之時,必回鄉祭祖,告慰先父,續寫人生,楷模後輩。雖寫不出杜牧、韓翃、王禹偁之作,亦有與其共鳴之處,效仿前賢,偶有塗鴉,撫慰心靈。

2600多年的清明文化,始終滋養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滋養著華夏大地的讀書人,更滋養著我“清明”的心靈!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雪絨花原創文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