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由 帥氣的琪琪 發表于 飲食2022-01-02
簡介譚延闓母親的出身譚延闓的母親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丫鬟,後來譚鍾麟見她聰明伶俐、十分惹人喜愛,便一眼看中了李夫人,將其帶到了譚府來照顧譚鍾麟的母親

及第是什麼意思

我國是在清朝滅亡後才正式擺脫封建主義制度,

這要比西方社會整整晚了兩百多年。

雖然封建主義制度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帶來的產物,

但是世間的萬物都有過時的那一刻。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一夫多妻制是封建社會最明顯的特徵,

一個男人在封建社會可以娶一個妻子和很多名小妾,數量具體多少,則根據男人的財產和意願決定。

正妻和妾有很大的區別,

在叫法上,妻子可以跟隨夫君的姓氏,如王夫人、張夫人等等。

在子女上,正房所生的孩子叫做嫡出,可以享受家裡最好的教育和待遇,而妾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庶出和嫡出地位也有很大的差別。

而且一旦成為妾,地位便很難翻身,

唯一的途徑只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所成就,來改變母親的出身。

最著名的莫過於譚延闓,譚延闓出生於1880年,

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書法家。

關於譚延闓母親的記載流傳下來的比較少,主要記載還是與譚延闓相關的部分。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所以歷史中也沒有譚延闓母親具體的姓名,只知道姓李,大家都將其稱作李夫人。

李夫人在譚延闓出生之前連家裡妾的地位都不如,只是一個普通的通房丫頭。

通房丫鬟的日常工作與普通丫鬟差不多,與其他丫鬟的區別在於,

她們能夠近距離服侍家裡的主子,這也給她們地位的提升帶來了契機。

譚延闓母親的出身

譚延闓的母親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丫鬟,後來譚鍾麟見她聰明伶俐、十分惹人喜愛,便一眼看中了李夫人,將其帶到了譚府來照顧譚鍾麟的母親。

因為李夫人的工作主要是照顧譚鍾麟的母親,

所以她與譚鍾麟見面的機會非常多。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久而久之,譚鍾麟便相中了李夫人,李夫人也十分喜歡譚鍾麟,畢竟譚鍾麟的出身很好,還很有才,誰會不喜歡一位多財、還很優秀的男人呢。

於是,李夫人受到了譚鍾麟的寵幸,但是因為李夫人的出身十分卑微,僅僅只是通房丫鬟,

她的狀況也並沒有隨著受到譚鍾麟的寵愛而得到提高。

但是李夫人卻並不在意這些,她的想法很簡單

,只是希望能夠跟隨在譚鍾麟身邊服侍他一輩子就好。

李夫人長得十分漂亮,所以受到了譚鍾麟的寵愛,

久而久之,李夫人懷上了譚鍾麟的孩子。

1880年1月25日,李夫人生下了一名男嬰,

取名譚延闓,譚延闓的出生,也讓母親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古代的大戶人家都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家裡的男丁越多,可以確保香火越旺盛,家族不至於衰敗。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甚至很多古代皇宮的妃子都希望能夠生下一名皇子來讓自己受到皇帝更多的喜愛。

所以李夫人的地位也隨之受到了提高,譚鍾麟正式將李夫人納為妾,

李夫人從此再也不用去承擔照顧人的工作了。

但是妾的地位在大戶人家的定位也十分清晰,妾是沒有資格坐上飯桌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的,妾只能站在一旁服侍老爺和正房。

李夫人也同樣如此,她這一站就是24年。

譚延闓的童年

譚延闓的父親譚鍾麟是晚清時期的官員,

所以譚延闓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了父親的薰陶,十分地喜愛文學。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雖然譚延闓不是嫡出,接受的教育遠不如嫡出,

但是譚鍾麟十分寵愛李夫人,所以譚鍾麟也很喜愛這位庶出的兒子。

譚鍾麟在政務不繁忙時,會抽空專門指點和審查譚延闓的學習,指出他的不足並且給出建議。

譚鍾麟對譚延闓的管理和要求十分嚴格,譚延闓在很小的時候就通讀和了解了諸多經典文學。

譚延闓也繼承了父親譚鍾麟優秀的書法功底,譚延闓和父親譚鍾麟都是晚清時期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在24歲時,譚延闓

參加了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並且成功考中進士。

譚延闓的名聲很快傳遍整個朝廷,譚鍾麟也對這個兒子感到十分地自豪。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李夫人的地位終於因為兒子的優秀而發生了改變,最終被譚鍾麟允許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飯。

李夫人此刻的地位雖然還是一名妾,但是已經超越了很多普通的妾,在譚家的地位僅次於正房。

譚延闓的不同

晚清時期的官員一直主張變法,希望透過變法來改變國家的狀況,但譚鍾麟是著名的反變法人士,他的思想十分老朽和落後。

譚延闓卻與父親不同,譚延闓從小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學,

深知變法的重要性,只有透過變法才能拯救這個早已走到盡頭的國家。

在父親譚鍾麟退休後,譚延闓成為了朝廷的重要官員之一,

晚清時期的變法也大多由他主持。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雖然最後的結局是變法失敗、清朝滅亡,

但是這並沒有改變譚延闓的思想和抱負,最後他成為了民國時期重要的官員。

因為受到教育的不同,譚延闓十分討厭很多封建思想,

他在娶妻後,便再也沒有納過妾,甚至自己的妻子去世,也堅持獨自一人生活。

在妻子去世後,譚延闓的主要任務是照顧早已年邁的母親,但是好景不長,李夫人在不久後也去世了。

由於李夫人是妾,在出殯時不能走家裡的正門,只能從偏門抬棺出去。

但是譚延闓對此卻不以為然,說道:“誰敢攔我!”,堅持從正門將母親的棺槨抬出,

讓母親死後沒有受到生前地位的影響。

作為妾室,她在飯桌前站了24年,兒子科舉及第後丈夫說坐下吃吧

譚延闓的故事告訴我們,出身並不能代表一切,

好的出身只能是後天發展的基礎,如果一個人的才能足夠傑出,就可以改變整個家庭和父母的境遇。

慶幸的是,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了幸福、和平的年代,

國人的思想早已擺脫了封建主義的束縛,社會也真正地實現了男女平等。

我們也不用透過努力去改變父母的地位,

但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義務和能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

透過我們的努力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他們有一個幸福穩定的晚年。

推薦文章